1毫克即可致死,你家厨房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

1毫克即可致死,你家厨房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

发布时间:2025-10-17 00:14:48    来源:湖北日报

“还没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

近日,黑龙江省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而罪魁祸首,就是“酸汤子”。酸汤子是一种用玉米粒水磨发酵后制作的粗条状食物,是东北的一种传统食物。此次聚餐中中毒的 2 人,均摄入了来自酸汤子的“米酵菌酸”,初步定性为食物中毒事件。

那么这种毒素到底是怎么来的?此类食物还能放心食用吗?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一种长链脂肪酸结构的细菌毒素,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可引起食物中毒甚至死亡,26℃~28℃是最佳产毒温度。

除了此次事件中的酸汤子,常见的米粉、米线、木耳等等,如果保存、泡发不当,就可能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并产生米酵菌酸,人食用后会导致中毒。

米酵菌酸毒性很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没有能够解毒的解药,临床上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无法完全缓解。所以中毒后的死亡率极高。

中毒后常累及肝、肾、脑、心、肺等实质器官。轻则导致中毒者腹痛、呕吐、腹泻、乏力、烦躁,严重时可迅速引起肝肾损伤并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酸汤子 图片来自中国新闻网

关键是,被它污染的食物无色无味,不好辨认。米酵菌酸不仅不怕烹煮,耐热性还极强,即便是高温高压都不能将它分解,目前对于米酵菌酸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物。

米酵菌酸毒素进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也有少数人在 1~2天后才会发病。它会攻击人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症状重的人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症状。

如果怀疑自己发生米酵菌酸中毒了,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然后尽快催吐,尽量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身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如何预防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日常生活中,有3大类食物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分别是:

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皮;

泡发的木耳、银耳;

使用发酵的玉米面、糯米面、高粱面、糯小米粉、玉米淀粉等制作的食品,如酸汤子、汤圆、糍粑、凉粉等。

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制作时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发酵,这个长时间的潮湿环境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让米酵菌酸毒素大量聚集。

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注意以下这几点:

1. 选择正规餐馆。

2. 尽量避免自制发酵面食。

3. 注意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 散装商品少量购买。

5. 不食用受潮米粉、木耳、银耳等食物。

6. 泡发前先清洗干净。

7. 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来源:新华社微信、科普中国

编发:黄伟 鲁天舒

审核:唐晓煜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