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酥油茶香里,浸润着千里援藏的医疗坚守。18年来,一条医疗援藏的“心路”,从长江之滨蜿蜒至雅砻河畔,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7000多名员工的心,与西藏各族同胞的健康紧紧联系在一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始终牢记使命,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大力开展医疗援藏工作。
今年9月15日-19日,湖北省卫健委监察专员郑树青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恺带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骨科、皮肤科、眼科等专家团队再上高原,在西藏山南、日喀则等地,开展巡回义诊、学科帮扶、爱心赠药等活动。
自2007年开始,医院持续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并派出多批次的援藏医疗队,积极参与山南地区儿童先心病筛查与诊治、大骨节病救治、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筛查与诊治、肺动脉高压疾病筛查与诊治等专项援助活动,并接受多批次西藏山南先心病患儿、重度乳腺疾病患者到武汉进行手术救治。

“医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援藏指示精神,为续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篇章贡献新力量。”该院党委书记黄恺郑重承诺。
20名藏区先心病患儿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功“补心”
9月16日,是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集中宣传日,山南市洋溢着浓浓的鄂藏情谊。在这一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山南市卫健委和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共同举办的“鄂藏携手送健康 义诊惠民践初心”大型义诊活动,为高原妇女儿童健康贡献力量,续写鄂藏医疗协作深情。

义诊活动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们为群众开展心血管内科、骨科、皮肤科、眼科的常规检查,同时提供免费测血压、血糖,提供用药及健康指导。居民们冒雨前来,或咨询健康问题,或领取宣传资料与福利,现场互动积极,暖意融融。这场雨中的义诊,用专业与关怀,为山南市群众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孩子之前的心脏手术很成功,只需定期复查即可。”义诊活动中,藏族大叔土旦带着8岁的女儿到义诊现场咨询,听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对孩子的健康评估后,他悬了很久的心终于如释重负,激动地连声道谢。




土旦的女儿2岁时,被湖北援藏医生筛查出先天性心脏病,随后前往武汉接受手术。土旦表示,他的女儿是湖北医疗援疆举措的受益者。
因高海拔、缺氧等因素,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针对这一突出病状,自2012年起,湖北省每年组织援藏医疗专家对山南市先心病儿童实施免费筛查,并安排部分适合手术的患儿来汉进行免费手术。作为湖北医疗援藏的重要力量,从那时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即开始免费救治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先心病患儿。
2017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受命牵头负责该年度的山南地区先心病患儿的筛查工作。当年6月,医院组织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超声影像科等医疗专家,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西藏山南地区,在乃东、曲松、琼结、加查四县开展先心病儿童筛查。
凭借着“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援藏精神,专家们忍受着因缺氧而产生的针扎般的剧烈头疼,坚持一边吸氧一边为疑似先心病患儿进行筛查——通过仔细查体、认真听诊,结合B超结果,逐一确认疑似患儿是否患有先心病。
当年9月,12名经筛查确诊的西藏山南地区先心病患儿,在家人的陪同下抵达武汉,并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补心”手术治疗。手术由中国心脏外科最高奖——“金刀奖”获得者、该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维教授亲自主刀。手术团队特意为患儿选择高难度的“美容补心”术式,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手术切口在腋下,比传统开胸手术极大减少了创伤和手术疤痕。
术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心布置的温馨病房里,10岁的德庆曲珍抱着护士送的娃娃爱不释手。她的母亲索朗曲珍虽有些疲惫,但兴奋之情仍溢于言表,“这趟出门,从上车开始,我就什么都不用管。女儿还能免费治病,感谢伟大的党,感谢湖北医生!”
此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接受了两批次的藏区先心病儿童来汉免费手术治疗,共为20名患儿成功“补心”。如今,这些藏族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捐赠20万元药品
精准服务西藏同胞健康需求
西藏山南地处高原,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是当地卫生健康工作的核心,优质医疗资源的补充至关重要。从2007年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累计派出6批次产科、儿科专家,在山南地区开展妇幼健康服务。
9月16日下午,湖北省卫健委监察专员郑树青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恺一行,还为山南市妇幼保健院捐赠价值20万元的药品,为高原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山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次仁央宗表示,此次捐赠的药品精准匹配山南市妇幼健康服务实际需求,不仅是物资上的及时支援,更传递了湖北医疗界对西藏同胞的深切关怀。
多年来,根据山南地区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不断深化“组团式”援藏工作,陆续派出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心内科、骨科、神经外科、精神科、检验科、超声科和信息中心等多学科专家,通过手把手的“传帮带”接续发力,让湖北优质医疗资源的技术和经验,在这片雪域高原生根发芽,全方位帮扶当地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专家团队手把手指导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同行开展胎儿早孕期规范化筛查,协助完成国际NT测量技术权威认证;灌输全程质量管理理念,首次将准确度验证纳入考评计划,帮助提升检验科质控水平和检测能力;帮助技术骨干掌握HIS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等技能,帮助当地医院信息中心实现从依赖外援到独立运维……
“西藏各族同胞的健康需求,
就是我们帮扶的方向”
该院党委书记黄恺介绍,精准施策,推动医疗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援藏工作的鲜明特点。
西藏是我国大骨节病多发地区,不少当地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湖北对口支援的山南市,2015年后没有发现大骨节病新发病例,但受制于医疗人才、地方财力等因素,对存量病例的救治难度较大。
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积极参与湖北“救治大骨节病,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多次选派骨科、麻醉科专家参与山南地区大骨节病救治。医院援藏医疗队在两年间先后4次进藏,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寒地区,治愈40余例患有大骨节病的藏族同胞,助力实现当地存量患者愿治尽治、应治尽治。
医院援藏医疗队还通过现场教学、操作示范、教学授课等方式,帮助当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为当地培养一支“不走的湖北医疗队”。目前,在当地医护人员和湖北援藏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之下,山南市的大骨节病病例基本可以实现自主治疗。
2017年8月,医院乳腺外科专家龚益平教授随队在西藏那曲地区索县开展爱心义诊活动时,得知当地村民、37岁的旦增卓玛和54岁的阿吉,因患乳腺癌无力救治想要放弃治疗的困境,决心帮助姐妹俩走出“患癌阴霾”。
当年11月,姐妹俩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龚益平教授及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精湛的医术顺利切除患处,并采用局部皮瓣修补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痛苦。医院还为他们进行爱心募捐,解决了他们在院期间的生活问题。爱心救助藏族同胞的感人事迹,被《西藏日报》大幅报道后,在藏区引起强烈反响,为湖北医疗援疆的品牌增色不少。

今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灾后重建情况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9月19日,黄恺教授一行专程从山南赶赴日喀则,在定日县措果乡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为灾区群众送去及时的健康服务。
医者仁心照雪域,汉藏情深谱新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用十八载医疗帮扶的坚守,传递着鄂藏两地心手相连的深厚情谊。在雪域高原见证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继续以仁心仁术续写医疗援藏的温暖故事,让民族团结之花西藏大地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