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传心授 关山街让古琴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口传心授 关山街让古琴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19-06-11 09:25:15    来源:洪山大学之城

古琴是汉文化中历史最悠久、

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

也被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

6月8日晚,

不少市民就享受了一场

古琴艺术的视听盛宴。

6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8日晚,洪山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展演之古琴音乐会在洪山区文化大厦400剧场举办。

整场音乐会以古琴合奏《神人畅》开场,以古琴独奏《离骚》圆满落幕,琴歌、琴香舞、琴箫合奏等12个精彩节目的表演引发现场观众共鸣,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主办单位表示,呈现给大家的古琴音乐会,是在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支持下,由洪山区文化馆与关山街文化站共同承办,它充分展现了关山街非遗传承工作取得的成果。据悉,一直以来,关山街高度重视非遗工作,秉承“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工作,至今已申报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协办单位恺元堂古琴社,以传承并发扬广陵琴派精神为使命,将中国古琴文化带向全世界为愿景,于2009年8月创办于武汉大学珞珈创意园,是当代顶级斫琴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派)国家级传承人马维衡先生创办的南风琴社的武汉分社、汉风古琴制作技术研究所武汉咨询点。

2018年,关山街办事处将广陵派古琴艺术成功申报为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琴社成立了广陵派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传播国粹之经典、口传心授广陵派琴艺,使古琴走进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良宵引组合,琴、香、舞融合呈现,以杨闻娜老师优美的香道手法为灵魂,琴声映衬出宁静平和的氛围,用以中国舞柔美的姿态,为这一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画面增加了动感。观众全神贯注,为之心醉。

诗经弦歌《伐檀》、《关雎》,在陶健老师和彭玲老师、彭艳霞社员的琴声带领下与莘莘学子的歌声产生共鸣。琴箫合奏《平沙落雁》、琴歌《阳关三叠》、合奏《神人畅》等,为音乐会注入了多元化、多曲风的艺术感染力。

天气预报

11

星期二

2019年6月

农历五月初九

预计天气阴,东南风,最高温度31℃,最低温度22℃。

主办 | 中共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汪万军(通讯员 范容)

美编丨梁光琼  责编丨夏旻鸣

统筹 | 张宾  审稿 | 王娟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熊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