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襄阳,
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
看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襄阳,每天不一样!
襄阳城市化进程中,
住房越来越成为
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从最初的筒子楼到单元房,
再到如今的商品房;
从福利分房到买卖商品房,
再到租购并举,
襄阳城镇居民住房面积
由人均不足4平方米
增长至近40平方米……
航拍东津新区。全媒体记者谢勇摄
今天,跟小编一起来回顾
那些年襄阳经历的“房改”
17年前,
襄阳首次拍卖公房获成功
1992年10月20日上午,市区直管公房出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原樊城宾馆二楼大厅举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市首次直管公房拍卖大会。
台上坐着主持人、拍卖师和公证员,台下坐着竞买者和他们的“参谋”,还有来自各个部门的观摩人员及群众代表。
当时拍卖的房屋,分别位于大庆路中段、定中街及其东方红大道(中山后街),4处房屋均处于市中心商业繁华地段,交通便利,市政设施配套齐全,潜在的商业价值巨大。正因为如此,拍卖公告发出后,有23家参与竞买,17家为个人购买者,其中有一家是长期在襄阳做生意的上海人。
主持人介绍4处被拍卖房屋的情况、公证人员作出公证说明后,当天上午9点整,拍卖师开始叫价拍卖。第一处是原大庆中路40号的二层楼房,以30万元起价,有9人应价;经几轮拍卖,到100万元时,有2人应价,直到112万元才一锤定音,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之后的3处房屋,经过一番角逐,分别以4万元、5.6万元、6.4万元的价格成交。这4处公房总成交价为128万元。公证员当场宣布这次拍卖真实、合法、具有法律效力。
整个拍卖历时35分钟。
全媒体记者沈明晶翻拍
对于这次拍卖,
当时的《襄樊日报》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并配发了编者点评,
认为这次拍卖实质意义
不在于回收了可观的资金,
而在于从中看出
襄阳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尤其是17家个人购房者,
敢与实力很强的国有单位展开竞争,
这一情况说明他们敏锐地看到
房地产市场的潜在优势和价值。
听听亲历者怎么说?
亲历者说
原市房管局物业科科长李红奇:
拍卖直管公房是房改的突破口
1992年拍卖直管公房,目的是加快房改步伐,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实现住宅商品化、社会化。市领导称这次拍卖是“房改的突破口”,希望由此“探索路子、积累资金、总结经验,为房改做好准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沿海发达地区开始进行房改探索。1991年,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成功召开,住房制度改革被提上日程。但在襄阳,房改依然是一个新鲜事物,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存在一定的顾虑和担忧。
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首次举办此类活动,起初我们这些组织者还担心搞不起来,谁知道公告发出后,报名者比较踊跃,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最终事实证明拍卖比较成功,社会反响也比较热烈。
对于这次拍卖,当时的《襄樊日报》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并配发了编者点评,认为这次拍卖实质意义不在于回收了可观的资金,而在于从中看出襄阳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尤其是17家个人购房者,敢与实力很强的国有单位展开竞争,这一情况说明他们敏锐地看到房地产市场的潜在优势和价值。
这次拍卖取得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市场法则面前,竞争是绝对的,而只要敢于竞争,就有取胜的机会。《湖北日报》将这次拍卖称为“房改第一炮”。
从拍卖直管公房
到住房租赁新政
襄阳构建了租购并举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房地产买卖、典当交易中,经纪人抬价压价、私立契约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房屋多是砖木结构,甚至是草木结构。
1955年,市政府成立房产交易所,制定房产交易办法和交易须知,并陆续对市区的旧房、棚户区实施改造,拆迁旧房屋,新建砖木、砖混结构房屋。
同时,政府采取财政拨款,企事业单位自筹、个人集资及鼓励私人建房等形式大力兴建房屋,群众的居住条件和旧城区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放后,我市房地产综合开发事业发展加快,基本完成幸福、毛纺两个居住小区的配套建设。截至1985年底,襄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53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102%。
1984年,襄樊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由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直接下达年度商品房建设计划和销售计划。
同年,市政府制定向个人出售公有住宅暂行办法,对个人购买住宅给予补贴,其中职工个人购房,采取个人、单位和政府分别承担1/3的办法,但由于财政压力过大,该政策没能持续执行。
随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襄阳开始实行房改,结束福利分房时代,逐步建立多主体供给商品房制度,建设了一大批商品房小区,让市民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同时增加保障房建设,扩大保障覆盖率,完善住房供应结构。
近年来,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我市根据国家政策及本地房地产业发展实际状况,适时推出楼市调控政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2017年12月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襄阳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责任分工方案》,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赁体系,扩大租赁市场有效供给,支持住房租赁消费,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房改”这些年,
你都经历了什么?
评论区里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