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英山又获得了一项国家级荣誉!

喜讯!英山又获得了一项国家级荣誉!

发布时间:2019-10-17 13:09:07    来源:英山旅游

昨天

一条好消息传来!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名单公布!

包括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50处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湖北两次古墓葬入选此次名单。

其中英山“毕昇墓”榜上有名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发〔2019〕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62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50处),现予公布。

各地区、各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的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既要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要注意合理利用、发挥效益,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认真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确保文物安全特别是文物消防安全,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

2019年10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英山毕昇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而说起印刷术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毕昇,因为他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出生于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史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昇墓的位置

毕昇墓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北41km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的东北坡上,西北距五桂墩村村部约600m,东南距222省道200m,东距英山县东部最大河流东河约350m。毕昇墓碑于1990年9月发现, 随后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文物部门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勘探面积约20000㎡,通过考古调查和勘探,确认了毕昇墓碑原存地点和墓冢、墓穴的具体位置。

毕昇墓的发现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夏天,当时时任湖北英山县草盘镇信访干事的黄尚文,在路过五桂村的时候意外在水沟中发现了一块石板。经过仔细辨认石板上有“神主”两字,经过用水清理泥土后看到有“毕昇”二字,而且还可以看出中间两行阳刻大字,石板周边有花纹,由此黄尚文判断这可能是块墓碑。而我们的邻国韩国一直认为印刷术是他们发明的,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持怀疑态度,并进行了申遗,对于我们发现毕昇墓碑韩国专家却表示绝不可能。

毕昇其人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关于他的生平历史记载却少之又少,仅仅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关于毕昇的记载,但也十分简略。千百年来,关于毕昇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年月等一直都是悬案,而关于毕昇的生平籍贯人们也是众说纷纭。后来,当时专家多次对毕昇墓碑进行实地考察,墓碑高1.13米,宽0.7米,中间阳刻有两行字:“故先考毕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两边阴刻有“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佑四年二月初七日”等8字。

墓址的佐证

北宋仁宗赵祯于庆历九年之后改元为“皇祐”(1049年至1053年),由此专家判定皇佑四年即1052年,这个时间是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数年后,而且和《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所处时间一致。考古专家研究后发现,毕昇墓碑出土附近至今存在比价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据说这一带曾是生活着毕、李两个大姓。因此,专家断定毕昇的籍贯是淮南路蕲州(现在的湖北英山县),他的妻子李氏也是本地人。后来,文物界、史学界组织专家教授对毕昇墓碑进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根据毕昇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及碑文内容考证,确认此碑是北宋皇祐四年(即1052)所立。墓主即是我国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墓,也进一步证实该地即是毕氏家族的故里和墓地所在。

古墓的修护

1996 年,根据考古调查、勘探成果,英山县博物馆对毕昇墓冢进行了修缮,将毕昇墓碑复制品安放在墓冢前,在毕昇墓冢的后方砌筑了弧形护坡。修缮后的毕昇墓墓冢为长方形,后部为园角,墓冢四周分别砌筑 青砖墙,顶部由青砖砌为券顶。墓冢长 4m、宽 2.6m、高 1.8m。墓碑为褐灰色麻岩石质,圆首(亦称笏头碣),通高 1.13m、碑宽0.7m、厚 0.09-0.16m,碑正面边框雕饰卷草花纹,为唐代常见的忍冬花纹之演变;碑顶部边框,作尖券形式,为宋以前建筑门框习用装饰;碑心上刻浮雕火焰宝珠华盖,下刻莲瓣底托图案,中间阳刻“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之墓”两行宋体楷书;右上方阴刻“日”字,下刻“孝子毕惠、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左上方阴刻“月”字,下刻“皇佑四年十二月初七日”。碑文书体与宋刊本印刷体相近,继承了汉隶(如《校官碑》)写法。碑座长方形,长 0.09m、宽 0.39m、高 0.29m,座面中部挖长方形凹槽,与碑身下方凸形榫头卯接。

多年的进展

1994-1995 年,湖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先后将英山毕昇墓碑鉴定为馆藏一级文物;

2008年,毕昇及其毕昇家族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 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精粹本)》“毕昇”词条注录,毕昇为湖北英山人。

2016 年根据湖北省文物局的批复和相关设计单位的修缮方案,英山县在毕昇墓冢正面修建了通往山下的台阶步道,对毕昇墓地实施了绿化工程。

经过多年研究,英山发现的毕昇墓就是我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之墓的观点,得学术界广泛共识。毕昇墓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科技进程史、文明发展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希望更多的古迹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英山“毕昇墓”点赞

推荐阅读

秋分 | 秋高气爽,不妨如此游英山

遇见,英山十二时辰

这里是英山!

有一种风景,叫武英高速

秋意渐浓,红叶初淀,我在桃花溪等你!

▌制 作: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713—7020887

▌电子信箱:ysly7020887@126.com

▌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

谢谢阅读,喜欢请点赞,真爱请分享~

长按解锁带你开启更多精彩内幕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