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按照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武汉、襄阳、宜昌围绕产业之“芯”,构建起最具特色和创造力的“湖北造”。
(点击观看视频)
01武汉:中国信科集团实现Pb/s级三超光传输
今天下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又传来喜讯,我国光通信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1.06Pb/s超大容量单模多芯光纤光传输系统”实验。
记者 吴彤:我手中拿着的这根细到快要看不见的光纤玻璃丝,很难以想象,它其中还包含19根普通光纤,这可以让它的传输容量提高10倍以上。这些重要元器件的国产化以及关键系统的突破,让我身后的整个光传输系统,可以在一秒钟之内传输130个1TB硬盘所存储的数据。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经过联合研究攻关,在国内首次实现1.06P比特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实验,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再次迈上新台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此次实验所使用的的核心光芯片以及光纤,都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系统研究室副主任 贺志学 :解决大数据汇聚时信息传送的瓶颈问题,来实现大容量的传输,这些新的技术会应用在整个通信领域,来提升整个通信领域一个技术的变革和发展。
这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将会在未来促成我国光纤光缆的整体更新换代,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
02襄阳:耐用绝高技术绝缘子产品
50天已获8000万订单
打造产业之“芯”,襄阳以台基半导体、万洲电气、合成绝缘子等企业为基础,发展机车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产业。
在襄阳国网合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最新的一笔高铁线路绝缘子装备订单。今年以来,不到50天的时间里,他们已接到8000万元的订单合同。
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生产部主任 蔡传兵:产值跟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 合同额今年还会大幅度上升。
依靠创新,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所生产的机车特高压绝缘子装备,已经处于国内领先。瞄准国家铁路和电网的大建设机遇,企业正在研发出多款线路避雷器,延伸产业市场。
国网合成绝缘子公司避雷器产品部主管 张博:我们的芯组和复合外套,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老化性能比传统装备耐用20年到30年。
03宜昌:国内最薄电子玻璃
成功抢占国内市场
宜昌今年重点将围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谋划项目。市政府拿出800亿元,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和技改升级。
记者 姚涛:走进宜昌南玻光电玻璃的生产车间,三条支线的9台机械手正在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工作,他们生产的0.33毫米超薄电子玻璃将发往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而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这里也一直在进行生产。
作为高端显示器和手机广泛使用的精密器材,南玻光电的超薄玻璃一直对标国际先进。去年底,南玻光电通过技改,在国内率先完成0.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的量产,成功占据国内市场,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
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 张红军:从这两天的生产情况来看,现在的产量比前段时间有提升,我们也一直在做提升产量的计划。
宜昌南玻光电生产部熔化工程师 韩子龙:我们今年主要目标是在研发投入方面,我们预计投入6700万元,通过设备的升级改造,使产品设计系数,气泡数量,及波纹度改善各方面性能提升。
湖北新闻官方出品 | 原创精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徐嵬毅 姚涛 杜瑞雪 聂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