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它既表征为一种物质,又凝炼成一种精神。酒,刚烈、豪放、热力四射,一种喷薄欲出的炽热力量。冲杀于枪林弹雨,戍守于祖国边陲,军人,肩负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军人,是男人中的男人,热烈、率直、义薄云天。茅台名将酒与军人,具有相同的气质,二者契合,惺然相惜,茅台名将酒无疑更能焕发并彰显军人自然本真的豪情。茅台名将酒,彰显军人的悠久传统和独特文化,是对千千万万豪情军人的展现,是对千千万万豪情男儿的功勋表彰。
    在军营,最亲近的人是朝夕相伴的战友;在战场,生死与共的人是朝夕相伴的战友。战友之间的感情,是世上最真挚的感情!军人的这种情谊,深沉而内敛,暗隐在内,酝酿在心,但遇到难关考验时却能肝胆相照。这样的情谊,需要倾吐,这样的情谊,需要释放。
    而茅台名将酒正是最好的纽带,给予友情最温润、和煦的滋养,它是军人表达情感的最佳媒介,也是最好的情感渲泄。杯盏寄情,酒香蕴情,战友间的深情厚谊,随着杯盏碰撞下的那一抹温暖弥散的酒香,一切已在不言中。茅台名将酒,凸现军旅文化,搭建起了战友心灵间的桥梁,也沟通和拉近了上下级间的关系,营建了军中和乐融融的亲切氛围。
 
 
    军人,不仅豪情,更有柔情。他们,是父母含辛茹苦养育的儿子,是妻子长日牵挂的的丈夫,是子女日思夜盼的父亲,他们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但军人更看重自己的职责担当——保家卫国,他们是国家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为了神圣而庄严的职责,他们总是勇于舍“小家”,保“大家”,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私人情感,付出了本该与家人同享天伦的宝贵时光,乃至于是生命。
    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应该得到人们的崇敬。这种崇敬,不仅仅是荣誉与奖励,而是一种感情,一种发自人民内心最真实的感激、关爱之情。
    茅台名将酒,体察军人的内心世界,融聚着军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最理解军人的酒。
    茅台名将酒,是人民奉献给为保祖国安全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的礼物,是人民对军队的崇敬之意,是军民鱼水情的真切表达。
    奉上一杯茅台名将酒,献给最可爱的人。
    从士兵到将军,每一个军人都希望能成为一代名将。
    茅台名将,英雄功勋的见证。

酒瓶通体呈现国旗红,
红色强力弥漫出的热辣与
豪情更将军人气质
作了进一步展现。
瓶身整体呈现梯形,
不仅体现一种沉稳、厚重,
梯形由下至上渐渐拔高,
更是军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面貌的一种象形体现。
酒瓶瓶体的突出部分,
正如古时军人
铠甲上的纽扣,
让人联想到
古时“沙场秋点兵”的
豪迈阵势。
酒盒采用红黄两色,
这是属于军人的颜色,
鲜明而不失厚重,
与国旗、军旗一脉相承。
包装前后两面开启,
红色底上以烫金工艺
表现诗仙李白的
《司马将军歌》,
诗歌的意韵,
激荡起万丈豪情,
使得在未喝酒时,
那浩然豪情已升腾于胸。
在包装正面
“名将”标识采用镂底烫金,
营造出强大的
视觉感染力和
强烈的感情亲和力。
酒盒整体为长方体,
方正持重,彰显了军人刚正不阿的气节。
 

     酒,表征为一种物质,彰显着一种精神。它细微体察着军人的内心世界,融聚着军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935年3月,红军三渡赤水河来到茅台,茅台村的人民,捧出最好的茅台酒慰问红军。著名作家、红军老战士成仿吴同志回忆说:“我们有些同志本来想尽兴多喝几杯,但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用来擦脚,恢复行军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交口称赞。”
    红军从遵义走到了茅台、从茅台走到了延安、从延安走到了北京,无数的红军战士从士兵当上了将军,为新中国做出巨大贡献,成为一代名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流名将,名将风流,茅台名将酒伴风流名将永垂不朽。

 
自述者:何某
年龄:42岁
学历:大专
职业:转业军人,武装部部长
    酒啊,可真是个好东西。在我印象里,我们营里最能喝酒的还算是副营长老吴。这家伙,现在想想也了不得,可算是我们的偶像了。当时他30出头吧,山东人,长得那叫一个壮实,酒量气度没得说。大概那时是1984年4月底,我们还在老山前线,当时我们是攻占老山主峰的一支分队,老吴带着我们这一拨侦察兵。你知道老山那个条件,又热又闷的憋在猫耳洞里,水可是稀奇得很。那时别人的军用水壶装的都是水,一点一点的喝,存着以备后患。老吴倒好,灌了满满一壶老白干。攻下一个点,他就仰脖子灌两口酒,就这样打一路喝一路,战斗越来越频繁激烈,他也杀得性起,越战越勇,喝得也更尽兴了,任务完成了,壶里的酒已全部到肚子里了。我们对他实在佩服得很,都形容老吴是“醉打老山”。后来,一次战斗中,老吴受伤住进了医院,首长看望时问他有什么心愿,他报告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喝一杯茅台酒。
 
    1935年3月,红军长征转到茅台一带,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当时国民党的一些报纸就大造舆论,污蔑红军在茅台酒池中洗脚、洗澡。黄炎培当时身居国民党要职,知道这是国民党在诋毁共产党,便写了一首《茅台诗》发表,同国民党唱反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炎培率团访问延安,遇见陈毅和《茅台诗》手迹,两人很高兴,讨论诗歌、论古说今,十分投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1952年春节前后,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听说黄炎培北上途经南京,特意从上海到南京宴请先生,借酒叙情。
    两人相见甚欢,亲密无间。席间,陈毅夫人张茜打开茅台酒,陈毅触景生情,便提起了黄炎培的《茅台诗》,并即兴创作“金陵重逢饮茅台”二章。
    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
    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金陵重逢饮茅台,为有嘉宾胃雪来。
    服务人民数十载,共祝胜利干一杯。
    黄炎培也满斟一杯茅台一饮而尽,并依韵和诗一首:
    万人血泪雨花台,沧海桑田客来去。
    消灭江山龙虎气,为民服务共一杯。
    酒助诗兴,诗中说酒,一瓶茅台转眼就见底了。陈毅大笑道:  “前人有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负天。’我们中国人爱酒,天地都不亏啊!  ”


版权为荆楚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为达到最佳效果,建议使用800x600或1024x768分辨率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本站地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内
Email:webmaster@cnhubei.com
新闻 中心:(027)86772689     网站建设部:(027)86795141
业务拓展部:(027)86791923    无线增值部:(027)86774503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