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颁奖仪式现场
图为:市民政局长叶建斌为最佳征名奖获得者宋传军(右)颁奖 记者卢亚明 摄
楚天快报讯(记者冉小平)今起,请叫我东津大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汉江五桥昨起正式命名为“襄阳汉江东津大桥”。
今年6月24日,本报联合市内外环线指挥部、市民政局和市福彩中心推出“福彩杯”汉江五桥征名活动。短短17天时间,共收到各类征名信件615封,征得桥名482个。
7月14日,市民政局组织地名评审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读者评委,对符合地名命名规则的桥名进行评审。经反复论证、评审,8名评委比较青睐浩然大桥、庞公大桥、东津大桥、凤雏大桥和鱼梁坪大桥等5桥名。
7月底,市民政局综合专家意见和市民提议,向市政府上报了“浩然大桥”、“凤雏大桥”、“东津大桥”和“庞公大桥”。基于地名命名规则,同时考虑到即将建设的东津新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批复汉江五桥取名东津大桥。
昨日,主办单位举行“福彩杯”汉江五桥征名活动颁奖仪式,并对外发布五桥桥名。根据评审标准,市民宋传军获得最佳征名奖,潘晓坤等5人获优秀征名奖,他们分别得到2000元和500元奖励。
市民政局副局长叶建斌表示,汉江三桥和汉江五桥征名活动,倾听了民声,集中群众智慧,创新了地名命名方式。
市民政局纪检组长朱成珍则表示,楚天快报借征名契机,探访五桥周边部分名人遗迹,充实了本次活动的内涵。
陈家驹详解东津大桥寓意
凤雏、浩然、庞公、鹿门……482个桥名,为何选中东津大桥?昨日,市规划局原总工程师、地名评审专家代表陈家驹详解东津大桥寓意。
陈家驹解释,“东津大桥”有四重含义:一是导向性强,取名东津大桥,地标指向非常明确;二是东津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名人辈出,欧阳修就写过“东津绿水南山色,梦寐襄阳二十年”;三是通俗易懂、上口。此外,这个名字稳定性强。他说,襄阳部分道路曾被命名“东方红大道”,因市民接受程度低,没过几年又改了名。
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最终敲定“东津大桥”,多是从东津新区发展这一角度考虑的。目前,我市已确定打造“六个城市新区”,“东津新区”名列其中,五桥建成通车后,东津新区发展后劲十足,取名“东津大桥”,起到了宣传东津的作用。
宋传军:为取名查阅十余种资料
据统计,为五桥取名“东津大桥”的共有24人。因在征名首日14点48分发来电子邮件,时间最早,寓意较为全面,市民宋传军获得了最佳征名奖。
宋传军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平常十分关心襄阳的建设和发展。
回顾起名经过,他介绍,当天上午看到本报的征名信息后,就来了兴趣,他当即查阅十余种文史地理资料,并对地名取名进行研究,几经推敲,想出“东津大桥”这个名字。
宋传军还是本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每早报纸一到,他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热衷参加本报组织的活动,还是本报“好吃团”成员。
潘晓坤:最小获奖者年仅18岁
6名征名奖得主中,数潘晓坤年纪最小,18岁,在襄阳四中读高三。他取的桥名为“浩然大桥”。
潘晓坤介绍,五桥征名是他第一次参加媒体组织的活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参加了“十件实事”征集活动、“报刊亭拆除保留讨论”活动。
“十件实事”征集中,他提出教育上要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还提议公交线路优化。他举例说,23路公交车可延伸到邓城遗址,带动景点发展;541路公交车应绕走荣华路,填补线路盲区。
移动:
湖北手机报:发送 HBSJB 到 10658000
楚天都市手机报:发送 CTDSB 到 10658000
湖北惠农手机报:发送 HBHN 到 10658365
电信:
湖北早晚报:发送 CZW 到 1065970107
湖北早晚报短信版:发送 88 到 1065970100
天翼健康生活手机报:发送TYJK到1065926858
联通:
联通手机报-湖北日报:发送 HB 到 106558666
联通手机报-楚天都市报:发送 Z 到 106558226
联通手机报-楚天金报:CT 88 到 10659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