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荆州现战国古井挖两米不见底 楠木掏空用来护井(图)

发布时间: 2012-08-10 11:00   来源: 楚天民报   进入电子报

 

  挖了两米不见底,直径一米的木井圈像一棵被掏空的树,外圈看不到接口。昨日,考古人员在纪南镇拍马村对楠木水井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不少谜团。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将楠木古井发掘到地下两米深的位置,出土了部分陶器,已露出的木井圈形似一棵大树。

  圈口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有1米,需两人才能合抱。厚度约为5厘米,整体结构非常结实,肉眼看不到接口。木井圈还有部分埋在土里,整体长度不得而知。

  荆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长刘建业介绍,木井圈是一个整体,古人在开挖水井时,将大树刨成弧形,放进井里,保护井壁。

  据了解,目前已知最早的木圈井出现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战国之后多以陶圈井和砖井为主。国内考古史上少有发现木圈井。

  这么大的树是古人就地取材还是从外地运来?“引江济汉”荆州段施工现场数百口战国古井中为何只有这一口木圈井?木圈井与其他古井有什么区别?考古人员表示,待古井发掘完后,将解剖其结构,以揭开谜底。

(本文来源:楚天民报 编辑:李欢)
关键词:荆州;战国;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