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
都有几条老街
街边的每一栋房屋
脚下的每一块砖石
都见证时光荏苒
延安路
曾经是黄石轻工业的聚集地
它见证了黄石工业发展的辉煌
记录着几代人的梦想
延安路西起花径路,东至沿江大道
沿线与湖滨大道、黄石大道等道路相交
是黄石港区的交通要道
拓宽后的延安路
你记忆中的延安路是什么样子?
是纺织工人们的自行车和铁饭盒?
是盛夏傍晚的小龙虾?
还是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面庞?
一场初雪过后
记者重走这条老街
穿越时光,去触摸黄石发展脉络
捡拾城市繁华记忆
“小红楼”里的红色故事
冬日的江边,江风浩荡
记者跟随晨练的市民沿江而行
走过黄石江滩公园朝阳阁
没多久
一栋砖木结构、欧式风格的
小洋楼映入眼帘
这里便是毛主席曾经视察过的地方
又称“小红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红楼”
围墙内
灰色的水泥墙上镶嵌着红色的十字门窗
阳台上的罗马柱栏杆
是那个时代“洋房”的最鲜明标志
铁门紧锁
仿佛锁住了百年的时光与记忆
据门外指示牌上的文字记载,小红楼建于1880年左右,是英国人修建的天主教堂,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如今,围栏里只保存有一幢主楼、一幢附属设施。但时光倒回到过去,这里曾经是由五栋两层楼构成的教会建筑群。
鸦片战争后,英国教会开始派传教士进入我国内地大肆修建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重镇黄石港成为他们的必选之地。
黄石文化名人张实介绍:“现在我们看到的小红楼,曾经是传教士的生活区,也是黄石港一带最老的西式楼房。其余的四栋楼分别是看病的门诊部,和一所名叫‘成德’的小学。”
张实告诉记者,他曾在《彭德怀自述》中看过一段有关小红楼的故事:“红三军团成立后,群情振奋,士气高昂……我军乘胜追击,进据黄石港、石灰窑,设司令部于黄石港江边天主教堂内(现为小红楼)。郭之残部靠帝国主义的军舰作掩护,渡江逃至江北。”
红军占领黄石港后,黄石地区的工农群众积极配合红军工作,表现了良好的素质和高度的觉悟,给彭德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彭德怀自述》中记载:“在黄石港宣布没收帝国主义的洋行、商店,成千成万农民组织成搬运队。这样大的行动,没有破坏纪律政策的行为,这样好的工作真是不容易的。我在这里真正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农民挑着铜币、银元,一担一担送红军司令部,也没有发现短少。”
新中国成立后,小红楼建筑群成为黄石市委机关办公室。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第二次来黄石视察,在视察大冶铁矿后,中午就在小红楼用餐。1988年以后,市委搬迁,小红楼建筑群部分被拆除,建成市委机关干部的宿舍。
延安路沿线商贸业发达
轻工业一条街的繁华岁月
碧波荡漾的青山湖与小红楼之间
是一条名为
“老市委树林路”的幽静小路
小路直抵黄石大道
走过延安路与黄石大道交叉路口
眼前出现一幅车水马龙的热闹画面
延安路南侧,一栋颇具年代感的旧厂房与周遭环境略显格格不入,灰色的铁门有些歪斜,上面依稀可见“黄石橡胶厂”几个大字。
老厂是曾经繁荣的化工轻工业和几代人美好记忆的缩影。作为黄石曾经著名的轻纺工业区,上世纪50年代起,延安路上的化工、纺织业可谓规模宏大、效益颇丰。
橡胶厂门楼依然被保留
“曾经的延安路,沿线建有针织厂、麻纺厂、橡胶厂、印染厂、轮胎厂、饮料厂等工厂,形成了化工、纺织工业品一条街。”黄印村社区党委书记黄朝著说。
1986年,黄朝著到黄石三橡胶厂上班,企业破产后,他先后到位于延安路东西两头的黄石港社区和黄印村社区工作,对这条路有着很深的感情。
黄棉俱乐部见证了延安路曾经的辉煌
沿延安路向西而行
每隔几百米
就有一条南北向的小巷
与延安路交叉形成“十”字
依次被命名为:
纺织一路、二路、三路和五路
随机选择一条走进去
狭窄的巷子里
一栋栋红砖房里
凝结着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筒子楼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这些小巷都曾是工人住宅区,刚开始是简易平房,上世纪70年代后建起了二至四层楼房,到了80年代,平房和低层楼房被改造,建成五至七层楼房。那时大家都以住在这里为荣。”黄朝著介绍,工厂的建立带动周边住宅区发展,一度成为黄石港最繁华的商业区。
循着早餐的香味,记者走进纺织五路。在这里,面馆、包子铺、烧饼摊等各种早餐店鳞次栉比。窄小的门面没有过多装饰,但各种食物的香气汇聚在一起,吸引着来往的食客。
“老板!还是老三样,不要放葱!”“好咧!一碗热干面,一笼包子,一碗蛋酒!进去找位置坐!”
简单的几句闲聊,便是老街独特的温情时刻。人潮涌动不休,买卖声此起彼伏,形成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影像,展现着朴实而美好的生活愿景。
烟火气十足的早点街
活力商圈的便民生活
提起延安路
可能很多黄石人更习惯叫它“虾街”
“虾老四”三个醒目的大字
只看一眼,就能让“好吃佬”们
肚里的馋虫大闹五脏庙
一到夏季的傍晚
延安路两边挤满了吃虾的人群
几盘龙虾、几杯啤酒下肚
学业、工作的压力都烟消云散
2000年后,市场竞争加大
延安路周边的企业逐步改制或破产
经济一度萧条
然而阵痛之后
出现了民营经济的新生
许多下岗工人看好商机
在延安路两边摆摊设点
生意一度红火
“当时的个体经营户达300多家,经营龙虾生意的就有十几家,生意好时,要营业到凌晨,延安路是市民公认的‘吃虾一条街’。”黄朝著说。
2015年7月,黄石港万达广场开业,万达广场商圈带动区域经济、商业、娱乐业全面发展,已成为黄石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延安路及周边的建筑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2019年,历时两年的黄石港区黄棉片棚改拆迁工作全面完成。今年4月,延安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原有的双向两车道被拓宽为双向四车道。
青山湖边小树林
行走在新刷的柏油马路上
路面整洁宽敞
道路两边银行、医药公司、普仁医院
工贸家电、中商平价等
各类服务业和商业
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利
顺佳四季花城、宝石名城
建发和玺等众多规模小区
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延安路沿线教育资源丰富
沿线还建有市委机关幼儿园、黄棉幼儿园、中山小学、老虎头小学、黄石十八中、黄石七中等多所学校和幼儿园,孩子们不出这条街就能从幼儿园一直上到高中。延安路上留下了学子们求学奋进的足迹和青葱岁月。
市民李飞洋说:“中山小学和黄石七中是我的母校,同学大都住在附近,大家一起学习、玩耍,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一条回忆盈满的老街
是一张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
沿线的新老地标
留下了老黄石人的珍贵回忆
如今,工地上机声隆隆
商业街和商住楼建设场面热火朝天
不久后,延安路将以全新的面貌
吸引更多人前来解锁老街新玩法
品味黄石老故事
本期“黄石推荐官”
许健:延安路兼具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
许健,1966年出生,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黄石书画院院士,九三学社黄石书画院艺术家,艺术批评人,中国著名行为艺术小组SHS小组成员,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他先后创作过多幅作品,记录黄石港繁华景象。
他推荐的“到黄石街头走走看看”线路为:延安路。
许健说,延安路原名“段家窑路”,后改名“西安路”,又改名为“延安路”。从昔日的轻工业一条街到如今的繁华商贸圈,延安路作为黄石老街,既富有历史文化,又极具生活气息,是几代黄石人共同的温暖记忆。
@所有人
本报“到黄石街头走走看看”大型融媒体报道暨“我是黄石推荐官”策划活动正在进行中。诚邀各位读者担任“黄石推荐官”,推荐“到黄石街头走走看看”的理想点位和最美路线。
无论是一个地点、一段路,还是一条街道、一条线路,都记录了你与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你的分享会让更多人看到日新月异的黄石,也会有更多人跟着你走过的路线去体验,去遇见他在黄石的“小美好”。推荐热线:0714-6537777。
赶紧加入进来吧,你就是黄石最佳“推荐官”。
(记者 石教灯/统筹 万泰然/文 熊峤/摄)
编辑丨熊科香
来源丨东楚晚报
校对丨钟海涛
审核丨柳文娟
终审丨吕旭辉
监制丨石教灯
发布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