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场人来说
每天最期待/最犯愁的事,
莫过于“干饭”了!
但你知道吗?
黄焖鸡、红烧排骨、猪脚饭、鱼香肉丝…
这些大家常吃的外卖美食,
大部分是“速食包”“预制菜”!
可能一年前就做好了,
成本最低只要3元多!
网上曾热传的“揭露速食包黑幕”视频,
不少人直呼“看吐了”…
用速食包做成的食物到底安全吗?
怎么在线查看商家卫生情况?
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料理包的“外卖时代”
速食包的蓬勃发展和外卖平台的兴起有很大关系,有数据显示,中国有70%的外卖商家都在使用速食包,无论是街边小店,还是一些大型知名快餐店里,都有它的身影。
速食包,其实是一种“预制菜”
所谓的“预制菜”,就是提前把蔬菜、肉类等食材加工好,人们可以开包即食,或者简单处理下就能吃。
根据食用方式的不同,预制菜可以分为4种: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等。其中,外卖常用的“速食包”就属于“即热食品”,食用前,只需要用微波炉或热水简单加热下。
速食包为何受外卖商家“宠爱”?
长期以来,中式菜品需要煎炒烹炸蒸煮炖,菜品加工太复杂,出餐效率低。速食包只需要提前解冻、加热、保温,商家可以很快出餐,提高经营效率和顾客体验。此外,在工厂规模化生产的便利下,速食包的原材料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餐饮门店不用雇那么多厨子(甚至不要专业厨子)和切菜洗菜工,人工成本降低了,门店不需要那么大厨房,门面租金也节约了。
几个方面的叠加,才能让你在原料、人工、租金都大幅上涨的前提下,吃到相对物美价廉的饭菜。
料理包卫生、安全吗?
曾有媒体发布一个揭秘廉价外卖速食包生产的视频,满是污渍的生产间,过期腐坏的食材继续使用,掉在地上的肉片捡起来直接腌制,员工直接用手搅拌酱汁…
↓↓↓
对于速食料理包,很多人最担心的便是其安全问题!
其实,只要是规范制作,速食包的食品安全风险远小于门店现场制作菜品的风险。餐饮业最大的食品安全风险来自微生物,速食包在前端是热加工,到门店还要做复热处理,只要热透了,哪怕门店经营环境没那么干净也不用担心食物中毒。而且速食包的模式总体上使餐饮从业人员减少,食品安全风险自然也会减少。
速食包真正的风险主要来自包装,比如用的塑料袋是否是合规的材质,有没有塑化剂污染等;其次是物流和仓储环节,因为如果温度失控,原料(尤其肉、蛋、水产)可能会变质。至于公众关心的“劣质原料”,其实主要是食品品质以及诚信问题,倒不一定真有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知识,你知道多少?
刚过期一天的食物还能吃吗?
保质期说到底,就是商家对于食品品质的一种「保证」。保证这个期限内食品品质不出问题。保质期内如果品质不好了,商家就要承担责任。但如果过了保质期再有品质问题,商家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短保质期食物,「过期一天」食品安全风险远远升高,建议过期就扔掉。长保质期食物,「过期一天」和「还有一天过期」无显著差异。
食品添加剂吃了会中毒?
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几乎是找不到的。我们最常见的食物,比如:面包、果汁、冰淇淋、酱油、腊肉……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纯天然等大多是商家广告宣传的噱头。
但一般来说,只要是国家已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安全性评价的。
外卖卫生状况,可在线查!
你知道“餐饮脸谱”吗?绿脸(笑脸)为良好、黄脸(平脸)为一般、红脸(哭脸)表示较差↓
实际上,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上,也可以看到餐厅的“餐饮脸谱”。以饿了么为例,具体查看方法如下:
1
// 在外卖平台找到商家
2
// 选择“商家”标签查看安全信息
来源:申工社、新民晚报、就医160、果壳、丁香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