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规模!在湖北实现了

全球最大规模!在湖北实现了

发布时间:2024-06-14 00:04:28    来源:武汉发布

10秒扫描上传,

2秒内诊断,7天拿结果,最高峰1天阅片5万张……

近日,

来自武汉的可移动“病理科”

亮相第20届欧洲数字病理大会。

在第20届欧洲数字病理大会上展示的微型“病理科”——便携式智能扫描仪。柯志刚 摄

无论身处何地,

只要使用这种便携式智能扫描仪,

就能将病理细胞数据上传到

全球最大宫颈癌AI数字

病理云诊断平台进行诊断。

“这个‘全球最大’平台在中国湖北。”

在会场,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兰丁”)

董事长孙小蓉骄傲地

向来自60多个国家的

600多位顶尖病理学家介绍:

“在2022年启动的

湖北适龄妇女宫颈癌

免费筛查项目中,

我们采用智能扫描仪+

AI云诊断平台模式,

两年内完成526万名妇女的筛查。”

兰丁5G+AI细胞病理云诊断平台。柯志刚 摄

宫颈癌是最有可能防治的癌症,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

然而缺乏检验设备和病理医生、

检测速度慢、费用高等问题

一直是大规模疾病筛查的

世界性难题。

如何让大规模筛查成为可能?

湖北率先探索,

2017年起连续3年应用AI技术

开展全省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

2022年又计划用3年时间对

1267万名35—64岁的城乡妇女

进行免费筛查。

江汉区妇幼保健院医生对宫颈癌筛查中发现的HPV感染者进行复查。余丹夏 摄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AI宫颈癌筛查试点项目

汇编材料中这样评价:

在6000万人口的大省

实现宫颈癌免费筛查全覆盖,

在全球属首次。

“令人震撼!”

在第20届欧洲数字病理大会上,

来自瑞典、美国、瑞士、

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等

多国的顶尖专家

对湖北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为世界消灭宫颈癌

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长江评论

人民至上写在生动实践中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2022年,湖北省计划用3年时间,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省1000多万名城乡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筛查。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526万名妇女的筛查。也就是说,无论是住在大山深处、偏远乡村,还是住在繁华都市,只要在筛查范围内,适龄妇女都能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医疗福利,远离“宫颈癌”的威胁。

通过先进医疗技术造福妇女,这是中国重视人权的重要体现。城乡医疗资源并不均衡,乡村和偏远地区的检查预防、治疗手段等都远不及城市。但是,人工智能技术消弭了物理距离,在一个足够庞大的云端数据库下,医疗资源因地理分布带来的不均衡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改善。

科技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工具怎么使用、用在哪里,取决于使用它的人、制度和价值理念。这一次湖北运用新技术开展大规模宫颈癌筛查,不但让所有适龄妇女都享受到了平等快捷的医疗服务,而且全免费,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红利、发展的成果,生动体现了中国之治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是党和政府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治理实践中一次又一次的生动践行。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普惠服务、免费服务之所以得以实施,是价值取向而不是技术决定,是政治选择而不只是经济理性,是由把什么摆在最高位置、以谁为中心所决定。当科技带来改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更多人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这就是中国之治的价值坐标,人民至上就这样真真切切写在一件又一件的具体实事中。

两年526万名城乡妇女

同等受益

“全球超大规模的宫颈癌免费筛查,

为什么只有中国做到了?”

欧洲数字病理大会上,

一位国外专家追问孙小蓉。

“因为中国政府

最舍得为人民健康投入。”

孙小蓉不假思索。

人工智能数字病理工作站。柯志刚 摄

1996年,

在海外求学的孙小蓉

加入加拿大一家研究所,

研究肿瘤早期检测技术。

2001年,

孙小蓉放弃国外高薪,

带着技术和设备

回到家乡武汉,

成立国内首家癌症早期诊断

和检测的专业服务机构,

并将企业命名为兰丁。

AI一站式完成扫描、上传、阅片工作。柯志刚 摄

2001年5月,

汉南对全区育龄妇女

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

采用了兰丁研发的设备。

多年来,汉南区坚持将

宫颈癌筛查列入政府实事。

2017年在湖北省的一次调研中,

专家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

帮助汉南基本消灭了宫颈癌。

这个好办法随即向全省推广。

2017年至2019年,

湖北省政府连续3年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开展全省贫困妇女

宫颈癌筛查项目,

累计完成212万例。

2022年1月,

湖北省又决定:

2022年至2024年,

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省

1267万名35—64岁城乡妇女

进行宫颈癌免费筛查。

居民在江汉区宫颈癌筛查点前排队做检测。

6月5日,

家住咸宁市通山县的

48岁农妇刘丽(化名)

在家门口的卫生院

做了免费宫颈癌筛查取样;

同日,

37岁的企业白领陈珍荣(化名)

在武汉市江汉区妇幼保健院

做了免费筛查。

两人的样本数据被上传到

兰丁宫颈癌

AI数字病理云诊断平台。

一位身处偏远山区,

一位住在繁华都市,

两人虽然所处地区的

卫生资源完全不同,

但是在湖北省政府城乡适龄妇女

宫颈癌免费筛查

这一普惠项目中,

享受了同质筛查诊断服务。

病理学医生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

2022年1月,

湖北省下发全覆盖式的

《开展城乡适龄妇女宫颈癌

免费筛查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求:

“利用人工智能、云诊断、

大数据等新兴前沿科技手段”,

并提出“积累全省妇女

宫颈细胞的大数据样本,

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库,

留待后续公共服务性研发利用。”

2023年,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副主任尹岭表示,

湖北实践破解了

大规模病理筛查的世界性难题,

通过技术“平权”,

让城乡妇女都能获得

价廉、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对推动全国甚至全球妇女的

宫颈癌防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神农架红坪镇,

林区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

走进山村为妇女进行筛查;

十堰市竹山潘口乡龙王沟村,

妇女委员上门

向育龄妇女做筛查动员;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

宫颈癌免费筛查车开到商圈

向育龄妇女宣传……

宫颈癌免费筛查车开到花楼水塔街道。

2年多来,

在湖北境内针对一种癌症

最大规模的免费筛查全面展开。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湖北已查出癌前病变妇女6817人,

均接受了妥善治疗。

据统计,

在及时治疗的前提下,

癌前病变妇女

仅需花费少量医疗费用

便可避免发展成晚期宫颈癌,

按每例晚期宫颈癌需花费

20万元治疗费用的保守计算,

该项目可为社会和家庭

节省医疗开支超过10亿元。

据了解,

目前全国已有140多个

县域借鉴湖北实践,

建成了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

更多的城乡妇女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增进了健康福祉。

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闵小丽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发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