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
“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汇报
暨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案例发布大会
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创院)举行
42项代表湖北科技最高锋芒的成果
集中亮相
其中,由大冶特钢研制的
应用于全球最大18米级盾构机的特种钢
作为“高端装备”与“先进材料”领域的
交叉典范
尤为引人注目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隧道施工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其能否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无坚不摧、稳定运行,主轴承被视为“心脏”,承受着巨大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对材料的纯净度、均匀性、强韧性及疲劳寿命要求达到了极致。
长期以来,用于制造大型盾构机主轴承的高端特种钢,特别是超大尺寸的坯料,其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进口依赖度高,不仅价格昂贵、周期漫长,更对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自主可控与产业链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面对国家所需、产业所困
大冶特钢牢记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
将盾构机用超大尺寸轴承钢的研发
作为“尖刀”项目进行重点攻关
如何保证70吨级钢锭内部组织的均匀性与致密性,避免缺陷产生,是横亘在大冶特钢人面前的最大挑战。该项目负责人,大冶特钢总工程师周立新介绍,大冶特钢就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从研制、试制、产业化到应用,形成整个链条创新的模式。
突破的背后,是大冶特钢构建的创新机制。历时两年,大冶特钢研发团队扎根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围绕材料设计、纯净熔炼、超大锭型铸造、锻造开坯及热处理等全流程,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技术攻关。他们成功突破了特大型轴承钢锭的凝固核心技术,掌握了确保材料高均质、高致密的关键工艺,最终研制出巨型轴承锻件。这一突破,不仅意味着尺寸上的超越,更标志着“大冶特钢造”解决了我国高端装备领域一项长期的“卡脖子”难题。

此次亮相“尖刀”展的成果
正是这项攻坚战的结晶
本项目主轴承达三项世界纪录
直径全球最大(8.61米)
全球单体最重(62吨)
轴向承载力全球最高(10万千牛)
应用于18米级盾构机
可连续挖掘10公里以上
这一应用
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盾构机的
自主研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标志着我国在
高端装备核心基础材料领域
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
关键跨越
从“谋尖刀”的战略布局,到“砺尖刀”的潜心攻关,再到“亮尖刀”的自信展示,“大冶特钢造”在盾构机领域的成功应用实践,是湖北省“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实施成效的缩影。
该工程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金融支持”的创新机制,正如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所言,通过“一个‘尖刀’产品、一个应用场景、一家应用机构、一个接力部门、一家投资机构”的协同发力,有效加速了“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大冶特钢正是通过这种“研制、试制、产业化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确保了重大装备材料的自主可控。
展望未来
大冶特钢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助力湖北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持续贡献不可或缺的“特钢力量”
发钱了!黄石这些人群可领!即将截止
全国百强榜发布!大冶再进位!
黄石人抓紧洗晒!下一波大风+降温就在......
编辑丨徐婉 实习生 吴涵丁
来源丨东楚晚报
校对丨钟海涛
审核丨李 娜
终审丨梁坚义
监制丨陈轶群
发布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