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圣母院失火看古建筑保护

从巴黎圣母院失火看古建筑保护

发布时间:2019-04-16 14:40:58    来源:咸宁闲游

古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沉淀和结晶。旅行中,人们游览古建筑,不单是欣赏古建筑的壮美,更是为了探寻其中的文化之奥妙。

属于世界的瑰宝——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于法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起火。这是最近人类最伤心的一天,有着80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玫瑰花窗已经没了,顶部结构已经坍塌,标志性的塔楼也被焚毁,目前火情还没有被控制,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据法媒报道,起火位置位于巴黎圣母院顶部塔楼,其房顶房梁皆浴火燃烧,20时之前塔尖倒塌。火灾发生后,游人被迅速疏散,巴黎消防队派出大量人力并安排空中升降机控制火势。目前尚无人员伤亡记录。巴黎消防队指挥官让·克洛德·加耶表示,现在的紧要任务是将教堂中艺术品的损失减至最低。

现场视频

这座塞纳河畔辉煌雄伟的教堂,始建于1160年,花了整整一百年时间,才在1260年完工,其房梁建于12世纪,是全法国最古老的建筑,距今约760年历史。

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希望艺术品别再被火灾吞噬。

现今,古建筑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激发了政府和民众对古建筑保护的热情。在文旅融合进程中,如何完整地保护和发展古村落,传承文化,留住乡情乡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的原则,更新保护观念,创新机制措施,积极推进古建筑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促进了古民居保护可持续发展。

古建筑是我市重要的文物资源。我市古建筑数量、规模、价值在省内首屈一指,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古建筑管理、保护、利用,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对推动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底,《咸宁市古民居保护名录》正式公布,全市85处非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列入名录。此次公布的咸宁市古民居保护名录年代主要是清代,其余有一处明代,另一处则为民国时期。这些古民居主要分布在全市5个县市区。其中,咸安区28处、通山县39处、通城县6处、崇阳县8处、赤壁市4处。

以下为完整名单↓↓↓

序号

名称年代地 址1大屋金老屋清咸安区双溪桥镇汤垴村12组金家湾2洪口龙家老屋清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5组上星屋龙家村庄3黄伯敬老屋清咸安区双溪桥镇高铺黄伯敬4曾家老屋清咸安区汀泗桥镇大桥村7组曾家5张家老宅清咸安区汀泗桥镇马鞍村 1组上新屋6岩西徐家宗祠清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17组(岩西徐)7梧桐胡老屋清咸安区汀泗桥镇古田村15组胡家8新屋垅民居清咸安区桂花镇白沙村新屋垅9镇通益民居清咸安区马桥镇吕铺村镇通益10金有春当铺清咸安区桂花镇万寿桥村9组(顾家)11洪口赵家民居清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1组赵家岭村庄12新屋陈老屋清咸安区横沟桥镇杨畈村26组新屋陈13枣树下老屋清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5组枣树下村庄14张炳松老屋清咸安区双溪桥镇双溪村4组大屋张15艾家老屋清咸安区横沟桥镇长岭村6组新屋艾16余夏民居清咸安区高桥镇白岩泉村余夏2组17三泰行民居清咸安区汀泗桥镇汀泗古桥旁18石壁下民居清咸安区桂花镇盘源村7组石壁下王家19下高屋老屋清咸安区横沟桥镇鹿过村11组下高屋20细屋孙老屋清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细屋孙21刘庚老屋清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8组刘庚22溪桥饶老屋清咸安区高桥镇刘桢村13组溪桥饶23顾民主老屋民国咸安区桂花镇万寿桥村9组(顾家)24吴家湾老屋清咸安区浮山镇太乙村吴家湾25八斗畈老屋清咸安区高桥镇黄铁村7组八斗畈26岩西徐家老屋清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16组(岩西徐)27望花周民居清咸安区汀泗桥镇大桥村望花周28大屋阮老屋清咸安区大幕乡南山村15组大屋阮29老宗屋明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4组30成氏老屋清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4组31沙堤上新屋清通山县通羊镇沙堤村7组32北乐官厅清通山县黄沙铺镇柏树村10组33廖氏宗祠清通山县厦铺镇厦铺村2组34盟介张新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高桥头村8组35上唐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高桥头村5组36刘家老屋清通山县大路乡洞口罗村1组37嘴头谢中门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株林村10组38部堂陈氏宗祠清通山县九宫山镇韩家村2组39内熊新屋清通山县九宫山镇彭家垅村4组40孙家湖正屋清通山县厦铺镇厦铺村5组41仓山四房老屋清通山县燕厦乡理畈村9组42厦铺周家大屋清通山县厦铺镇厦铺村4组43上阮下新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村1组44湾头老屋清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8组45下吴四房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晓泉村8组46虎坑新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高桥头村13组47阮家当铺清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8组48上阮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村1组49南庄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新丰村10组50艾氏祖祠清通山县黄沙铺镇毛杨村5组51何家老屋清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3组52楼下新屋清通山县慈口乡下泉村1组53菖蒲塘看屋清通山县闯王镇界牌村5组54会堂公老屋清通山县黄沙铺镇中通村1组55下郑中屋清通山县通羊镇李渡村6组56吴世黄屋清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7组57青山湾老屋清通山县厦铺镇青山村2组58沙田老屋清通山县通羊镇泉港村6组59朱氏宗祠清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1组60下头徐上屋清通山县厦铺镇桥口村4组61郑家大屋清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1组62孔氏祖祠清通山县慈口乡下泉村3组63南黄新屋清通山县南林桥镇湄溪村7组64谢立补老屋清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村5组65部堂民居清通山县九宫山镇韩家村2组66仓下新屋清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5组67管家老屋清通山县厦铺镇厦铺村7组68许家大屋清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2组许家自然村落中心69葛家大屋清通城县麦市镇麦市村2组许家自然村落中心70石门山六房大屋清通城县马港镇潭下村2组71上屋黎家大屋清通城县大坪乡来苏村6组上屋黎家自然村落中部72吴氏老屋清通城县关刀镇关刀村2组辛安塅73石门山正屋清通城县马港乡镇潭下村2组石门山自然村落中部74周家坪老屋清崇阳县金塘镇东岳村8组周家坪75饶师垄包家大屋清崇阳县白霓镇纸棚村5组76熊家排老屋清崇阳县白霓镇纸棚村4组77杨家垅王家屋清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杨家垅78王佛炳故居清崇阳县青山镇华陂村6组79邓家老屋清崇阳县桂花泉镇三山村6组大屋门邓家80下细市老屋清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3组(下细市)81姜家老屋清崇阳县金塘镇葵山村9组枧头下屋82文兴余老屋清赤壁市中伙铺镇中伙村16组83黄沙老屋清赤壁市官塘镇黄沙村3组84周家老屋清赤壁市赵李桥镇百花岭村5组85雁塔名家清赤壁市官塘镇葛仙山村10组21号

你还记得

你记忆中的家乡老屋

如今是何模样吗?

大屋金老屋

大屋金古民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汤垴村12组,317省道路旁,老屋位于大屋金村中央。大屋金村落建于元末明初,始祖从金牛迁徙于此,金氏第十五世祖金公昭训,召集四面八方之能工巧匠修建成七重古民居。

刘家桥古民居

刘家桥古民居始建于明崇祯三年,清朝乾隆年间扩建。为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兄弟彭城王刘交后裔刘元武始建。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有老屋、下厂、上新屋和下新屋等四处古民居,计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通过一座廊桥和一座独木桥(后改为石板桥)连成一个整体。刘家桥古民居采用特点鲜明的徽派建筑,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

老屋依山从下而上成阶梯形建筑,其它则依山伴水而建,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模式。房屋皆为两层建筑,屋内,一进几层,石凳、石沟、石天井。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房厢相接,廊道相通,楼道深巷迂回曲折,可谓是“行至幽厢疑抵壁,推门又见一重庭”。屋外,青砖到檐,石门、石窗、石板路。青瓦盖顶,垛墙斜伸,从外观看,门庭严谨,高墙耸立,俯视屋顶,屋宇绵亘,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羊楼洞明清古镇

这里是湖北乃至全国罕见的具有浓郁茶文化气息的旅游景区——羊楼洞古镇,羊楼洞古镇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羊楼洞镇。明嘉靖初,古镇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旅店铺。现存古街全长约1000米,街道最宽处6米,另有三条丁字巷,街道整体保存完好。

古街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街面全部以青砖石铺设,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据说那个年代邻近的乡镇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碾轧而成的,可见当时茶市的兴盛,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中国制茶业的缩影。

虎头冲曾家古民居

虎头冲曾家古民居群位于崇阳县白霓镇,地处崇阳县城东北部,幕阜山西段的南麓,隶属白霓回头岭村,距县城约15公里,离王世杰故居2公里。因座落在山冲之头,其地形似进山老虎,故名虎头冲。

虎头冲曾家古民居建筑由东向西,呈长方形阵型排列,自上而下,依冲而建,栋栋相通。正堂屋一进两幢,侧屋向两翼延伸。清一色的青砖墙体和黑色布瓦,硬山式的屋顶耸立着突出的马头墙,特高的外墙上安装着雕刻精细的石窗,醒目的黑白檐灰百余年色泽不退。大门高大空旷,堂屋雕梁画柱,民居规模宏大,颇有气势。

王世杰故居

王世杰故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大约建于清朝中期,约有300年历史,属于湖北省和崇阳县文物保护单位。王世杰何人?他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冶金科,后留学英、法两国,回国后与胡适一起创办《现代评论》周刊,进入政界,历任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教育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长、秘书长、行政院政务委员、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该故居坐南朝北,一进三重,共有大小房屋二十余间,侧墙有封火山墙,面积约500平方米。故居的大堂和房间屋顶虽有部分破损,后经相关人士的呼吁与保护,已最大程度地保留故居原貌。

长夏畈古民居

长夏畈古民居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境内,为本地夏氏家庭集居地,是古代湘鄂赣边贸中心集市。始建于明仁宗年代(约公元1420年),清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建设,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是咸宁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商贸古街市。

高耸的马头墙、巨大的实木屋梁、精美的镂孔栓马石、悠长的石板商铺街,与同时期其他以单纯居住为主的民居相比,商业元素更明显。现代商业的气氛消失殆尽,古代商业的影子如影随形。石门村经改建,村落内步步成景,白墙彩绘、彩稻种植、七彩果园……又添一旅拍绝佳地。

王氏老屋

王氏老屋位于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建于清代,距今已有180余年,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江源村进士王迪吉与富甲一方的大财主王迪光兄弟等人所建。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面阔共8间,深四进,占地1404.36平方米。

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也掩饰不住曾经这座古宅的主人的富有和气派。好几家门楼上写着“业振琅琊”,琅琊为王姓郡望,郡望是某个区域和范围的名门大族,可见曾经这里有多风光。

王明璠府第

王明璠府第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自然湾,是清末知县王明璠的府第,1901年王明璠因功授受封四品“朝议大夫”,其大门额书有“大夫第”的门匾之故。

王明璠府第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建成于同治时期,是湖北仅存的“县太爷”宅院之一,是湖北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民宅,享有“湖北第一宅”、“江南第一宅”、“楚天第一大夫第”之称。

这些白墙黛瓦、石墩红梁的明清古民居现今结构保存较为完好,全都离不开咸宁人的对家乡古民居的保护和呼吁。希望今后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宣传和努力,保护家乡的每一处历史留下的文化瑰宝!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