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光谷沃土 紧握教育脉搏
建校3年的华一光谷
最近又迎来重磅利好消息——
学校高中部正式获批
今秋将迎来首批共160名高中生
华一光谷秉承“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塑造学生必备品格、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办学理念、“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方法,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理思维、语言能力、体艺素养和良好习惯”为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兼顾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的教育平台,立志办成一所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学校。
学校校区建设投入资金8亿人民币,净用地230亩,位于光谷未来科技城核心地段,离地铁11号线东段未来三路站仅1公里,毗邻中国地质大学新校区、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存储器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氛围浓厚。
校区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配建有小学、初中、高中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音乐厅及各种教育设施。
目前,学校有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九年级共2000余名学生,今年9月高中部开学后,学校将成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日制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截至2010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共有高中在职教职工382人,其中在岗特级教师15人、高级教师189人、硕士以上学历92人;初中在职教职工110余人。
在岗特级教师:陈美英、殷希群、周鹏程、鲁志祥、党宇飞、张传江、袁汉杰、严育开、陶涛、叶新年
全国优秀教师:周文涛
湖北省优秀教师:吴洪涛、徐惠
湖北省骨干教师:张祝华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科带头人:张真
湖北省名师:严育开、杨国红
2002年7月,学校创办国际部,以此为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交流活动。
2006年,学校正式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基地”,开通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学生到国外留学的直通车。
2009年,学校与德国歌德学院签订了“学校:塑造未来伙伴”项目合作协议,并于9月开设德语课程。
2010年7月,学校与德国浮士德文理中学合作申办的海外“孔子课堂”正式成立,这是中德两国在中学间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孔子课堂。
2010年8月,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创办了华师一附中国际留学实验班,引进国际AP课程,实现国际部的重大转轨。
2012年,学校将国际留学实验班集中管理,组建了新的国际部。
2015年起,国际部学生将从平行部中选取。
2016年高考,理科平行班694人参加考试(不含出国、体育生、艺术生),最高分刘灿同学701分;690分以上28人;680分以上56人;670分以上96人;660分以上174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25.1%;600分以上594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85.6%(以上数据均含已保送北大、清华14人)。文科平行班84人参加考试(不含出国、体育生、艺术生),最高分何亚伟同学638分;620分以上10人;600分以上29人,占参加考试总人数的34.5%。全校文、理科600分以上共664人(含已保送北大、清华14人)。
学校招生代码:180
招生咨询电话
027-87707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