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志 | 揭秘!神农架松柏镇地名起源

地名志 | 揭秘!神农架松柏镇地名起源

发布时间:2019-05-10 17:14:42    来源:神农架旅游

松柏镇位于神农架林区东北部。东部和东北部与阳日镇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盘水相连,南部与宋洛乡毗邻。林区人民政府设此,是林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 图 陈金武

松柏镇坐落在巍峨的送郎山南麓,青杨河自西向东流过全镇(青杨河因其下游南岸的青杨山而得名,上游接盘水河,下游汇合古水河后注入南河。全长18.5公里,蜿蜒流经松柏镇9.5公里),南岸是雄伟的大垭和碑垭,两岸高山对峙。中间是狱长而开阔的平坝。境内最高点是送郎山主峰张公院,海拔2134米,最低点是镇东林家湾以南的河床面,海拔790米左右,平均海拔约1300米。地势一般是北部略高于南部,逐步由西向东缓降。

▲ 堂房沟700多年的枫杨,入选“中国最美古树”

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驻地松香坪,地处白花坪以东、赤马灌以西、南靠青杨河。因狮子背山与船仓垭(亦名象鼻子)对峙,古时得名狮象坪,又因坪内曾有苍松挺立、油脂溢香,清代名称演变成松香坪。解放后乡人民政府设于松香坪内的玉皇阁,玉皇阁的天井院内有参天松柏各一株(现已毁)而命名松柏乡。1958年改称为盘水公社松柏管理区。1962年体制下放,改称为房县盘水区松柏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成立神农架林区松柏镇。

▲ 图 陈金武

松柏镇不仅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而且山青水秀、风景秀丽。送郎山主峰张公院,据《房县志》云:“张公院在南山举厂,离城百四十里,山峰独立,翠耸云霄。登眺则众山俱俯,顶有方丈地,尚存基址,其磉石围丈余,相传张子房修行处,去院二十余里许有白云庵,亦云子房修行处”白云庵(堂房一队)遗址尚存。清、民时代除庙堂之外,还有“江西馆”及街坊,曾一度成为商旅繁华之地,1931年被外地土匪烧毁。三里荒桥头有古树铁坚杉至今挺拔苍翠,树龄约600多年。还有千年天师栗(梭罗树)其果是药物。观音沟有珍贵植物抱茎铁线莲。松香坪古代为一繁华小镇,后被山洪淹埋。现在的松柏城镇,就建在原松香坪旧址上,建筑房屋占地而积约1平方公里。松柏镇四周青山环绕,碧水长流,气候宜人,环境幽丽,是一座新兴的林业城,有林海石城的美誉。

▲ 滨河新城

2018年,在法国米朗德举行的2018年世界慢城联盟年会上,湖北神农架林区松柏镇获得“国际慢城”称号,这是中国第9个、湖北省首个国际慢城,也是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项殊荣后,神农架斩获的又一张世界级名片。

境内主要地名及由来

堂房沟--处松柏镇西北3公里,因从前沟口设有公堂而得名。

三里荒--位于堂房沟西侧1.1公里,因该村从前三华里荒无人烟得名。

黄秧沟--位于松柏镇西侧,由于所处的沟内生长一种黄秧杆(药名虎杖),故名“黄秧沟”。

白花坪--位于黄秧沟西侧,该村春季四周开遍白色野蔷薇花,故名“白花坪”。(注:现改名“百花坪”)

鱼泉湾--位于青杨河南岸弯曲处,河畔有一泉沟,春雷初响时涌出鱼群,得名“鱼泉湾”。

高 桥--位于松柏镇东侧,因境内有一座石砌高桥得名。

赤马灌--赤马灌北倚送郎山,南对磨埫(海拔957米),俯临青杨河峡谷,东侧有一山包(海拔l043米),人称“珠包”。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山梁,似“二龙夺珠”之状。东侧一股清泉从豁口流出,汇入青杨河。赤马灌,面积一平方公里,山环水淌,良田农舍,绿树掩映,山边有一天然池塘,约二亩,有鱼、荷菱。相传,塘边住着一户财主,喜养马,一马瘦小,主人不悦,从不刷洗。远来一买马人,欲买瘦马,一言成交,把瘦马牵至池塘边刷洗,瘦马随之长大,洗出一匹火焰千里驹来。财主反悔不卖,买马人赶忙骑马飞奔而去,一气赶到保康县境内一河边,方敢歇息,后来,那条河得名“歇马河”,当日洗马的塘水至今不涸,可灌农田,得名“赤马灌”。

五峰山--位于堂房村的东面,因一道山梁上排列着五座山峰,便将这座山统称为五峰山。在中间山峰的下面,还有一座小山峰,海拔1480米。山顶上,有一座庙,叫五峰山庙,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

资料来源: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地名志》

1982.10月版

出品 | 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 | 赵 阳

主编 | 田玮玮

总编 | 易   伟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