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里的湖北】曾侯乙编钟

【邮票里的湖北】曾侯乙编钟

发布时间:2019-05-27 09:50:07    来源:湖北之声

央视国家宝藏第二期,曾侯乙编钟登场亮相。如今,编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符号和对外交流的桥梁。

2017年央视热播的《国家宝藏》里,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惊艳亮相,古老曾国的厚重卷轴随着“国宝守护人”王刚的讲述缓缓展开。

任何语言在它面前都显得贫乏,你站在那里,就和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在对话,时空的交汇,这大概就是文物的魅力吧。千古编钟,让世界聆听中国,国家宝藏,我来了。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墓,墓中出土的十二律俱全的编钟震惊了世界。1987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枚《曾侯乙编钟》小型张。这枚小型张在印刷上首次采用了一种新技术。武汉市集邮协会学术部部长陈波:

曾侯乙编钟小型张采用了雕刻版,这种在一般邮票上用的不多,通过特殊的印刷工艺印出来,所以邮票的实物非常有质感。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图为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现场。

“曾侯乙编钟”小型张邮票发行后,迅速成为国内外集邮爱好者收藏的珍宝,小小的邮票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陈波:

当时有很多集邮的朋友做成邮品寄到海外,编钟演奏乐曲录在唱片上,让海外的朋友也来欣赏一下中国古代青铜器演奏出来的音乐。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于1987年12月10日发行的,志号为T.122M的特种邮票小型张。

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上,一首由编钟乐开启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将泱泱大国的气度,传向了世界。而敲响编钟第一声的人,就是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教授谭军。谭军开设了迄今为止,全国高校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的编钟古乐演奏课,还创办了一个青年编钟乐团。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就十五六个人,勉强可以弄响,刚开始慢慢好玩,哪怕是穿件古装啊,长袍短褂就觉得好玩,但是真上了舞台,灯光一打,下面观众一看的时候,你立马就觉得自己有种使命感,我们在传承文化。

谭军教授(第一排右四)和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

在这些90后、00后的手中,已经2400多岁的编钟焕发出了不一样的青春朝气。而在古老的编钟面前,这些年轻人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朱廷杰:

就是我们出国演出时候,国外的人都是目瞪口呆的。我们谢幕了之后,他们都会跑上来,就说,中国能有这样的神器,太了不起了。然后就是与编钟照相嘛,一定要照相。那次,我就感觉,嗯!还是有底气,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自信。

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一同聆听了曾侯乙编钟的千年回响,编钟再次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符号和对外交流的桥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雷文洁:

它代表国家礼仪,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声玉振、激荡人心,展示了庙堂重器的庄重威严和绝世风范。

2018年4月27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期间,共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并观看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呈现的编钟礼乐《凤舞楚天》

《邮票里的湖北》

由2019世界邮展执委会

与湖北之声、长江云联合出品

出品人:任永信

总策划:洪燕 简然

编审:刘征 向秀

作者:刘成璐

播音:李曼

音频制作:杜佳奕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