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鄂州|脉动鄂州之铁路篇

大美鄂州|脉动鄂州之铁路篇

发布时间:2019-08-25 17:15:34    来源:鄂州日报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自2009年开工建设,到今年已经10周年。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2013年12月28日开通;武汉经鄂州至黄石、黄冈两条城际铁路,2014年6月18日开通;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2016年12月1日开通……

高铁建设加快飞奔“脚步”

交通为实业之父,铁路为交通之母。回顾过去10年,我市铁路建设突飞猛进,鄂州境内铁路全长172公里,其中城际铁路长73公里(武石线约54公里、武冈线约19公里),武九铁路干线43公里,疏港铁路14.5公里,企业专用线41.5公里;境内铁路车站共10个,其中客运站6个、货运站4个。

鄂州火车站,是全国第一个二条铁路垂直交汇、两站合一的车站。站在站台上,你会见到这样的情景:从武昌站飞驰而来的火车在此暂歇后,经武九线一路向东至九江,可达杭州、上海;同时,从武汉站疾驶而来的城际高铁列车,则如离弦之箭沿武黄线向南奔往黄石、南昌。

据悉,该站是中国第一个“站上站”,也是第一个U形结构的火车站。所谓“站上站”,是在不影响普速武九线鄂州站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高铁车站与普速车站立交而融合一体,解决武石城际铁路与武九铁路垂直相交带来的旅客换乘难等问题。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车站空间资源,减少了平面铁路枢纽所必需的大量铁路到发线,为国内首创。

截至2019年6月,全市城际车站停靠车次共有70对(140趟),其中高铁车次53.5对(含G、D、C字头车次共107趟),普速车次16.5对(33趟)。2018年发送总客运量280万人次,其中鄂州站发送186万人次。

目前,鄂州站可直达南昌、福州、厦门、杭州、温州等东南沿海城市,以及宜昌、成都、重庆、西安、兰州、郑州等西线、北线城市,可快捷直达庐山、婺源、千岛湖、武夷山、洛阳、华山、黄山等60多个旅游城市和景区。此外,经停鄂州站的普速列车有33趟,可直达北京、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上海、宁波、深圳、汕头等城市。毫不夸张地说,鄂州铁路的“脉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交通硬支撑。

2017年9月21日,武石城际铁路升级为武九客运专线。武九客专是全国铁路网中的客运干线,是国家规划的“八纵八横”综合运输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武石城际和昌九城际串联,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共同构成高速客运交通走廊。由此城际铁路开行跨线车,增开高铁(G)和动车(D)车次,与国铁融合发展,有效提高了城际铁路的利用率。

撑起鄂州轨道交通“骨架”

7月29日,备受关注的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武汉市首条延伸至市域外的地铁线路,也是湖北省地级市第一个地铁项目,预计2021年上半年投用。该工程促进了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网的融合,方便市民绿色快捷出行,对提升葛店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能力、推动武鄂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按照《省发改委关于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5年)及“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建议的函》要求,我市结合“三城一化”建设实际,着眼于进一步完善铁路交通网络,推进多式联运,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共规划铁路线4条,线路总长约100公里,总投资180亿元。

武鄂市域铁路,线路连接武汉、鄂州、黄石三市。起点为武石城际铁路葛店南站,沿吴楚大道展线,经鄂州机场后继续向黄石市延伸。鄂州境内全长50公里,估算投资约100亿元。该项目已列入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武鄂同城化轨道交通线网衔接规划,对促进武鄂黄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莲湖轨道交通,由武汉地铁30号线向东延伸,已纳入武汉市轨道交通(2018—2049)线网规划,力争纳入武汉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

鄂州机场高铁专用线,线路从武黄城际铁路(武九客专)鄂州东站沿吴楚大道向东北延伸至鄂州机场,与鄂州机场客运航站楼及顺丰速运超级转运分拣中心无缝对接,再向南延伸与花湖站连通;预留连接武杭高铁黄(州)黄(梅)段的条件,打造国家铁路网在江南的高铁物流中心。新建线路长约32公里,估算总投资45亿元。该线路可使武汉天河机场至鄂州机场航空客货双枢纽的铁路线贯通,客货兼顾,有利于打造亚洲首个空铁物流枢纽。

三江港集装箱铁路专用线(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二期工程),依托鄂州北站及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一期工程,新建集装箱及笨重货物等铁路专用线,解决三江港集装箱码头与铁路联运的问题。项目占地430亩,投资约5亿元,铺轨长度约12公里,是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及三江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葛店经济开发区打造区域铁路枢纽,三条高铁和三条轨道交通聚集。三条高铁:一条为武汉到九江客运专线(武石城际),途经葛店经济开发区;一条为武汉经葛店、黄冈到杭州的武杭高铁,其黄(州)黄(梅)高铁已开工;一条为武西高铁,从新汉阳站引入葛店南,建成后葛店可直达西安。三条轨道交通:分别是武汉地铁11号线,预留了继续向东南延伸3公里的接口条件,武鄂黄市域铁路、武汉地铁13号线葛店段。

多式联运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

三江港区国际物流铁水公空一体化多式联运项目于2018年11月获批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今年1月10日,1750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从停靠在三江港岸边的货轮转运至火车,先后经鄂州北站、鄂州西站后,抵达鄂钢厂区。自今年初始发以来,三江港—鄂钢铁水联运的班列已由每天2班增加到4-5班。日装卸量由6000吨提升到1.3万吨,截至8月22日,累计转运133万吨铁矿石,减少公路载重货车9万次(双程),减排二氧化碳1200吨,减排粉尘800余吨。

运行初期,这条铁水联运线路主要承担鄂钢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运输,以及所需钢材经长江的铁水联运任务,年运能500万吨,后期将进一步开发集装箱、件杂货物、建材及冷链运输等多式联运。

随着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三江港新区在跨入“高铁时代”的同时融入“海洋时代”。三江港新区负责人表示,未来新区还将对接航空枢纽,“水港”与“空港”互动,协调发展,成为进口产品目的地、大宗商品集散地、出口产品通关地、新型材料生产地和绿色生态宜居地。

三江港是国务院批准的一类水运开放口岸,市发改委还将积极争取申报三江港铁路开放口岸,组织申报三江港枢纽国家B类物流保税区,积极开展物流业招商引资,不断创新“三城一化”实践,推进我市早日建成功能齐全、独特的多式联运交通枢纽,早日开通“鄂新欧”国际班列,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为贯彻落实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鄂州力量。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兮 戴曾婕

见习记者 王奕晨

通讯员 吴文华 刘剑

责任编辑 刘洋

扫码了解更多资讯主办单位: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李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