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医共体建设出实效!

黄州医共体建设出实效!

发布时间:2019-09-11 12:20:06    来源:今点黄州

9月9日

黄州医共体建设上《人民日报》了!

全文如下

村民看病不再难

我当村医40多年了。过去,村民怕生病、病不起。村里卫生室设备和药物都不齐全,遇到大病上县城,山路难走,常常贻误黄金治疗时间。

我们村800多口人,贫困人口239人,因病致贫的比例超过六成。这几年,党中央为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下了大力气。作为村医,我深有体会。如今,小病没负担,大病能兜底。在我们这儿,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

村里缺医短药的情况也改善了。现在我有了一间独立的卫生室,配备了健康签约一体机,能做心电图,快速检测血糖等指标。村民只要刷身份证,数据可以直接上传到黄州总医院大数据平台,病情严重的患者还能直接向上转诊。

现在,小病找我,大病急病转诊大医院,医药费大部分报销,有了这些好政策,村民不再为看病发愁了。

讲述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李家湾村村医李永林

老村医李永林说,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生大病。到城里医院,路途远,挂号难,医药费不菲。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发展有明显短板,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成为群众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攻克的堡垒,更是践行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

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大病报销比例……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村民生活越来越踏实。

记者观察

▲ 远程会诊

看了上面《人民日报》刊登的村医李永林的自述我们由衷感受到黄州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得到缓解那么黄州区是怎么做的呢?

8月29日,在全省推进健康湖北行动暨医改工作会议上,黄州区交流医改经验,其中提到:

突出医共体建设发展重心,全面重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实现组织重构、体系重建、服务重造。

一是以建设现代化医院为目标。整合17家公立医疗机构、98家村卫生室资源,吸收湖北智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社会力量参加,建立横向紧密联合、纵向一体贯通的医共体,实行药品采购、财务、设备、后勤、业务、人事“六统一”管理,全面推行人事制度和薪酬机制改革,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形成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

二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区域数据中心基础医疗卫生信息系统,9台微医云巡诊车全面覆盖乡村,上连省、市三级医院,下达基层院、中心、室,横向与卫健、医保、财政等监管部门相通,通过临床检验中心、影像诊断接入、远程会诊、健康门户等功能模块,实现各类卫生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市区三级专家高质量诊疗服务。建立“大数据”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今年上半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住院量分别同比增长23.59%和69.18%。

三是以大学科建设为内涵。整合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才、设施设备、专业技术等资源,引进急需和紧缺人才50名,组建内科、外科、医技、特色专科等大学科组及医疗组,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骨干医师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下沉,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形成村(社区)15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去年以来,区总医院共向基层派驻专家37人,累计服务群众33800余人次。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熊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