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住了,我必须要干点什么

坐不住了,我必须要干点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17 10:57:18    来源:武汉广播电视台

对于每一个武汉人来说,2020年的初春格外漫长。

突然被按下暂停键的城市里,原本应该热闹的春节,车停了,街静了,城市鸦鹊无声了;原本该谈论的年饭压岁钱,变成疑似了、确诊了、住院了……我们经历着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

十余年前曾经采访过刘浩,当年的他,还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利用假期参加一场汽车集结赛。十多年后再见他,他又是在开车,只是这回换了一个身份,疫情期间,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接送病人的转运车志愿驾驶员。

和万千志愿者一样,刘浩只是一名普通的武汉人。如果不是疫情突然降临,他们原本会快乐地淹没在1000多万人口的芸芸众生。

人类世界,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这是一个凡人的挺身而出,虽不惊天动地,却也十足精彩。

我是记者陈波

今天,我向你推荐抗疫志愿者:空警刘浩。

口述实录

我叫刘浩,今年41 岁,就职于中国东方航空武汉公司,也是一名中国民航空警总队八支队的一个警员。我家里目前一起生活有四口人,包括我,老婆孩子,还有外婆。

图为:空警刘浩

“突然感觉这个城市被病毒影响很深”

我1月22号出差之前,大概就听说有这个传染病的存在,当时对这个病毒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这个病毒的传染性有多强。当时是1月22号我出差了,去上海执行航班,原计划是 24 号,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回到武汉。后来23号封城,回不来了,就隔离在了浦东。

首先还是担心家里情况,因为这个病毒从武汉发生的,迅速的传染,这么快的速度,武汉已经采取封城的这个措施了。据我所知在人类历史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封城这是第一次。首先对家人担心,也想着什么时候能回去?回到家人身边,作为家里唯一的一个男性,得保护她们啊。然后一直到了28号凌晨,按照公司防疫工作的安排吧,把我们这些隔离在外的机组人员调回武汉,28号回来以后就居家隔离了。

回到武汉之后对这个新冠肺炎这个病毒的认识就很深了,因为这个风暴的中心就在武汉,各路的媒体的报道,然后就知道这个病毒确实发展得很快、越来越快,每天的新增病人也很多。跟每一个武汉人的感觉都差不多,肯定有一些恐慌啊、担心啊,不知道这个病毒通过什么方式就传染到人身上了。

那时候大众的心里都这样,我们也一样。不能出门,在家隔离着,家里需要物资,需要生活用品的时候那肯定是我出去。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街道上看不到车,看不到多少人,各种商铺全都已经关门了,突然一下感觉到这个城市啊,被这个病毒给影响得很大很深了。

基本上每天都中央13台,新闻频道,手机上面的头条新闻啊,腾讯新闻啊,各类官方的一些报道,都在注意这个,每天关注这个,新增病人疑似病人的数量的变化。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个隔离的时间可能会拉长,当时我也有这个感觉,因为这个病毒发展这么快。

“坐不住了

我必须要干点什么”

我是2月5号那天,我记得很清楚,2月5号看到网上发布的一个江岸区招募机动车驾驶员志愿者。他们的要求,就是根据这个疫情需要,街道有一些新增的转运病人的车辆,急需机动车驾驶员,驾照最好是B照以上的,手动档。当时大概全区需要100名左右吧。

我看到这个公告以后,其实我从28号上海回来以后,没有两天我就有点坐不住了。首先这个疫情发展特别快,太快了。然后呢看到国家出动了国防力量,部队、军医,全国城市的医疗队伍都在往武汉赶。

医护人员,好多年轻的人,而且网上有很多触动我的点。我记得有一个盐城的一个市委书记给他们送行的时候声音都哽咽了,他说你们一个都不能少的得回来。很多感动人的地方,那时候我坐不住了。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又是个老党员,又是个警察,又是个国企员工,然后“膘肥体壮”的,现在正是干事的年龄,多少也对这个城市做点贡献呗,能够帮助到别人,做点善事。

很巧的是这次他是招一个机动车驾驶员这个志愿者,我是96年考的B照,比较喜欢驾驶,算一个自驾的爱好者吧,所以说对自己的驾驶的技术心里比较有底。这十来年也自驾跑过很多地方,各种路况,还算平稳吧驾驶起来,开转运病人的车,应该可以胜任。

刘浩成为机动车志愿驾驶员

其实心里就一直在盘算着,盘算着第一怎么跟家里人开这个口。当时我考虑过,如果我出去做志愿者,如果在一线的话,可能有感染的风险,我就不能跟她们再住在一块了。那正好我有一个出租房空着在,就是给女儿陪读的房子,二中附近,属于永清街道。心里在就这么盘算着,没两天就看到这个公告了。然后我就试着问了一下我老婆,我说我想出去做志愿者,行不行,她没沉默一会儿,马上就答应了,她说——那句话印象太深刻了——她说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做点什么事。

说实话我回到家里以后跟她们在一起的时候,因为看到新闻上面这么多感人的地方,再加上对疫情的发展的这么快的这种担心啊,心情也不大好,我老婆也是每天在家里时不时就抹眼泪。我想我一个大男人,与其在家里每天抹眼泪啊,不停的叹息啊,担心这事还不如出去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做一个志愿者,去帮别人,帮这个城市早点康复。

我没想到她回答得这么快,但是她回答之后我觉得特别放心了,她是支持的。跟女儿也说了,女儿这个时候也是糊哒哒的,傻傻的说爸爸你是要出去做英雄吗?我说不是英雄,是去帮助别人。

这个事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激我老婆。我老婆也跟我说两件事:每天要报告你的情况,如果身体有不舒服、任何的不舒服,马上得说,不能撑着。行,我答应了。

其实也是两难的一个选择,首先自己有家人有小孩,如果你万一被感染上了肯定对他们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换一方面来说的话,如果面对疫情每一个人都在等着别人能不能上,自己不动,那这场疫情的战斗肯必然就是败的,肯定要有人上。两难的决定你必须得妥协一方啊,所以选择把感染的可能先放一放再说。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你一个人在工作,街道的人每天接触的都是这些。

社区工作人员跟我说

“不敢坐下来,一坐下来就会睡着”

永清街道办一共有5个志愿者司机做发热病人的转运工作,我是其中之一,其他的四个年龄从72年到78年,我在里面年龄还算小的,最大的一个老哥是72年的。跟我们交接这个志愿者工作的是街道办的一个公共事务管理科,科长叫胡喜元,对我们志愿者确实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跟服务。每餐的饭都是他亲自送到我们手上。

这个公共事务管理科的科长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因为我在报名的时候我是直接联系到他的,接电话的就是这个科长。我说我在你们永清街道这边有一个出租房,我可以一个人住那儿。我说你只要跟我说你确定是不是需要像我这样的一个志愿者,因为我把我的资料什么的也发给你,你也看了。

他听到我说这个,声音有点不大对头,他说我们非常需要,我们现在这里压力很大,非常需要人。可能看到我的简历啊,驾照时间比较长,又是党员又是警察的,他可能也对我比较感兴趣。然后他说非常需要,那个时候我就坚定了我一定要来。

来了两天以后我老看见他就站着,不停的晃,到处走动,我每次见到他的时候我说你坐一会儿,歇一会儿。这么累了,你还站着干嘛啊?歇一会儿吧。他的回答是我不敢坐,因为我一坐下来我就会睡,我实在是太累了,我只能站着。

疫情刚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爆发的那段时间,街道的工作人员确实是非常辛苦,基本上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三四个小时,他们的工作量特别大。

他们就那么一个办公室,大概二十个人左右。听到最多的就是他们在不停的打电话,接到求助的电话,能不能安排就诊,能不能安排医院。那时候他们也很难,医院的床位紧张,核酸检查这一类的效率还没有提起来那时候,他们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还得平复他们那些人的情绪。

“他们低着头

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很可怜”

第一次做发热病人转运,执行这个任务的时间应该是在2月的7号还是9号,应该是三个人,三个发热的转移到隔离点,当时跟他们主任一起去接的。有一个在永清街派出所门口,一个男的,然后去江边接了一个女孩子,然后再接了一个中年女士,一共三个人,送到隔离点。因为这段时间接送的人太多了有时候会记混。

因为是第一次接送发热病人,确实印象很深,要说不害怕那都是假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特别小心,在接到任务之前就已经叮嘱过我。执行任务的时候就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来了人,给他们拉开车门,然后侧身,保持一段距离,等他们上完车以后,关门。然后上驾驶室的时候简单的再进行一个酒精的消毒,因为我们驾驶室里面会配有酒精,做临时的消毒处理,手啊、脚啊、身上啊,再喷一下再上驾驶室。

刘浩和他的转运车

那时候有点紧张,当然这是从我出来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转运车除了驾驶室以外,后面的座椅都拆掉了,在驾驶室和后箱之间有一个隔板,一个铁制的隔板带一个小窗,密封性肯定是达不到救护车的级别,那个肯定达不到,密封性只能说一般吧,所以出任务的时候对消毒就比较注意。

反复消杀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些患病的人,这些发热病人,他们的整个人的状态,那个给我印象很深。他们基本上就是去隔离点嘛,需要有一点个人的生活用品,很简单的,拎了个简单的包啊、塑料袋啊,装点简单生活用品、换洗衣服,然后身上裹得很严实,基本上都带着帽子,低着头。他那个体态啊就看得出来,很缓慢,头低着,又不做声,不跟人对视,你上车,好,往这边来,好。感觉他们就像做错事那种感觉,像做错事的小孩一样,看着,蛮可怜的。

最忙的时候,比较高峰的那个时候,每天大概要出车四到五趟吧或者是五到六趟,有时候一趟的话他不止接一个人,很多人等着被转运,人数的大概接近十个人一般,一天。

2月17号那天,那是从隔离点送一个女士去雷神山,当时接她的时候都还好,挺顺利的。有一个街道的也就是那个胡科长跟我一块去的。顺利的接到车上来,东西放好,坐好,我们就往雷神山去。到了之后胡科长就去找交接人员,我就跟那个病人两个人在车上,停在病区的旁边,那个时候就发生状况了。

那个女士突然一下情绪比较激动,可能一个热,第二个最重要就是怕,开始打退堂鼓,隔着后面那个隔板跟我说话,她说我可不可以不进去啊,我好怕,我怕进去了出不来了,我可不可以回去啊?就这个意思,说这个话把我还弄得紧张了一下,我还第一次碰到这个事情,当时想怎么办?肯定不能让她回去啊或者是下车啊!当时,她当时激动起来感觉就想拉开门下车了。

刘浩的朋友圈

后来我就想了想只能快尽量的去安抚一下,把这个情绪给她稳定下来。我就回头跟她聊,我说你不怕不怕不怕,你看这个医院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吓人,这个医院是国家建的,这里面的设备是最先进的,这里面医生也是最好的医生,像你这种病情的人,有很多都还在排队,有的人还排不上,你来是幸运的,就这么慢慢跟她讲。我说你住进去很快就会好的,我看你又不是那严重,行走没问题,说话这么有力的,现在出院的人越来越多,治好的人多。那个女士稍微的平复了一点。刚开始那一下拍着后面那个隔窗近乎于在喊了,我不想进去,我怕,怕进去出不来。大概做了有十来分钟的工作,细声细语的跟她聊,算是把她的情绪稳定下来。

“有些场景记得特别清楚

一辈子就这一次”

我觉得人这一辈子的话,有这种记忆就这么一次,这么大疫情可能这辈子就遇到这么一次。但是在这一次,这一个来月中间有些场景我一直记得特别清楚。

一个是一家五口,爸爸妈妈,有老人,还有个小孩,小孩大概也就十岁左右吧。他们去做那个咽拭子,在高雄路那边一个隔离点,当时那个地方可以做咽拭子。接到任务去接他们,送过去做完,然后再接回来。也是在永清街派出所的门口等他们五个人过来,从不远处走过来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他们在聊天,还说说笑笑,这个印象真的很深。因为那段时间我接触的发热病人太多了,基本上都是心情很不好,不说话,这一家五口很轻松,一家人感觉看上去很和谐。然后来了以后上车让他们坐好,也跟他们说我们车都消毒了,你们放心啊,谢谢谢谢,上去了。

做完了以后我在街边等着他们嘛,说说笑笑回来了,我说你们心情这么轻松啊,我就问那个爸爸,害不害怕这个?爸爸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他说,这么多人帮我们,怕什么呢?这个印象太深了,这里面有很典型的武汉人那种乐观精神。

后来过一段时间我回想这一段,对他们当父母的就产生了尊敬的感觉。他们不是带着一个小孩嘛,一家人在这种困难的时候,甚至这个疾病这么可怕的时候,他们有可能是感染者,他们家人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每个人性格都很温和。其实在默默的给他的小孩传递了一种精神——在困难面前,父母是怎么做的,要怎么去面对这个困难。不像一般的人哭天喊地的,得了这个病就失望到极点了,对自己放弃了,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这个家庭, 三代人,可能就是一代一代就这么传下来的,这种精神,对生活的态度,印象很深。

“回家拿过衣服,不敢进家门

想他们了就视频”

回家拿过衣服,不敢进家门。我家住2楼,2楼窗户下面站着,向上喊拿什么,拿这个衣服那个衣服,打个包扔下来或者房门口我自己拿。送过一次菜,在这边买好之后送到在楼下,然后站开,老婆下来拿东西上去,说再见了,我就回来了。

好不容易小孩有这么长的假期,又不在一起了。每天都是视频电话不断,肯定是担心的,要了解我实时的状态怎么样,打电话,视频啊,老婆孩子换着跟我视频,每个人一个手机。每天聊一下今天干了什么,身体状况怎么样。首先是问还好吧?没哪里不舒服吧?我说还好还好,没有哪里不舒服,挺好挺好。再问一下今天上班伙食怎么样?蛮好蛮好,基本上就这些。我就问一下家里情况怎么样啊?吃的东西够不够啊?你们需要还差什么东西啊?我外面在做志愿者的话,车也可以开,有什么事我可以迅速回来,有没有什么问题啊?没问题没问题,都挺好。

他们的生活跟每个家庭一样,囤菜,买一次菜吃好长时间。这段时间社区里面,包括业主,都有一些群,购菜的,购水果,现在什么都可以买到,我感觉这段时间她们采购这些生活必需品比前段时间要方便多了,什么都能买到,各种水果蔬菜包括肉食包括零食。

女儿刚刚成为一名初中生,一开始的时候糊哒哒的不知道什么事,说爸爸出去当英雄了。后来有一次跟我视频的时候明显是哭过了,眼泪啪嗒的,因为她关注到新闻里面这个疫情,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包括去世的死亡的人数,那一下她意识到了。她就跟我说你在外面自己要多注意啊,我看新闻报道好吓人啊,那时候她知道吓人了,刚出去的时候她没概念,刚开始以为去救人去当美国队长去了,哪知道这事不是她想的那么容易。

战疫胜利之后,

想和家人“城市徒步”看看大武汉

2月22号以后,听他们说在永清街道这边,基本上几个数据都归零了,新增的病人和疑似的基本上都是数据都是零,这就证明至少在这个街道四个社区里面疫情的控制已经做到趋向于胜利了,现在一直都没有新增病人。前两天跟他们主任还聊了,现在街道工作文字比较多,做一些统计啊,后面的一些工作,我感觉都已经快要到收尾阶段了,胜利就在前方。

曾经的探险爱好者

武汉经历了这么大一个灾难,确实对以后生活啊、以后对生活的态度想法有一些改变。首先我觉得每个人都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就像这个病毒其实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有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这个就来自于你对健康的一个态度。对心态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改变。人跟人之间的话尽量保持善意吧,说不定那天你会帮到他,他会帮到你,社会更和谐一点的话,也是一个抵制灾难的重要力量。

疫情过后蛮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一家三口曾经做过的一个城市徒步的活动——坐个地铁到琴台站下车,然后上到琴台穿过龟北路,龟北路那一条文化氛围还比较浓,汉阳钢铁厂的那个大铁墩,很有代表性的一个线路。出了龟北路以后上铁门关,然后滚滚长江,右手边就是那个长江大桥,那个挺好看的。

带女儿“城市徒步”走过长江大桥

然后再坐电梯上去,从长江大桥的桥面穿过去,在长江大桥的上面能够摘下口罩,呼吸一下这个城市的气息,这个味道,享受一下胜利的感觉,看一下长江两岸,包括这边汉江这边,整个武汉的一个全貌。然后穿过去之后再上黄鹤楼,黄鹤楼上面就可以看到两江三镇整个大的一个范围,再重新看一下车水马龙的街道,重新恢复到以前武汉的繁华的样子,一切恢复如初的样子。

再下去,下到户部巷,好好的吃点东西,这一个多月憋慌了。热干面、豆皮、汤包,太多太多了。吃饱了正好到傍晚,就坐中华门到江汉关的轮渡,傍晚华灯初上的时候,武汉的江景啊,两岸的景色最漂亮的时候,坐过来以后然后就上江汉路,走到江汉路地铁站的路口,江汉路的繁华热闹,看一看。坐地铁回家。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责编:沈佩枫

编辑:刘玉娟

来源:武汉广播全媒体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艾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