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一体化

更多

2005年规划:在武汉城市圈构建三条产业聚集带

发布时间: 2007-12-16 16:3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2005年11月23日在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罗国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草案)的修编情况向本次会议作如下汇报:

  一、修编工作背景

  上轮总规实施以来,武汉市的内外形势出现了较大变化,四个郊县相继撤县改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要求,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也进行了修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为此,市政府提出及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并在2004、2005连续两年中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列为年度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我市总规修编工作分为“规划纲要”和“规划方案”两个阶段,目前处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即提出城市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宏观性、原则性要求,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性意见。

  我市修编总规的工作方针是“政府组织、部门联动,专家指导、公众参与,战略先导、研究起步,科学论证、综合协调”。2004年7月建设部批复同意修编,8月市政府召开修编工作动员大会。随即,修编中心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和评审顾问组,9月到11月连续组织了面向广大市民的总规建议征集和社会问卷调查等活动。

  为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修编中心于2004年4月组织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征集”,北京大学、中规院、同济大学和市规划院等同步展开了规划研究工作。战略规划完成后,于11月组织了由国家级专家和院士参与的高层次战略规划研讨会。此项工作为武汉空间发展战略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今年4月,修编中心还就产业经济、和谐社会、人居环境等5类21个跨学科的软课题,组织了全国招标,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同济大学、长江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等28家机构承担了研究任务。

  初步方案完成后,修编中心组织了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武汉城市圈规划、武汉市“十一五”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全国铁路网络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多轮向全市各委办局、各城区、开发区征求意见。10月13日,就城市定性、城市规模等主要内容向建设部规划司作了汇报。

  目前完成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草案),分为总论、空间统筹和总体布局、专项规划、规划实施等四大部分,共十五章,约5万字,成果还包括34张规划图纸。主要附件包括4家战略规划的核心成果,21个研究课题、18个专项规划,总计约2300万字。

  二、基本形势的分析判断

  (一)对城市发展的形势判断

  上轮总规实施的十多年以来,正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规划的指导下,武汉的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近十年武汉市GDP年均增长12.6%,2004年达到1956亿元,人均GDP约3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88.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0:50:40调整为5:46:49,呈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新格局。第三产业增速持续高于一、二产业,年均增长达到17.2%。

  二是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2004年,武汉市常住人口达到845万,户籍人口由1993年的691.7万增长至785.9万,年均增长8.6万人,近三年的增长均在10万人以上。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全市城镇化水平由1993年的55.9%上升到68%。

  三是城市用地拓展迅速,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从1993年至2004年,武汉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74倍,达到393.8平方公里。人口和工业用地逐步向外疏散,在中环附近形成关山、沌口、青山、吴家山等4个3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产业聚集区和后湖、常青、金银湖、南湖、徐东、关山等6个大型居住聚集区。同时,金融商贸、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向城市中心地段聚集,城市区片组团的空间结构逐步明晰。

  四是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个性魅力不断增强。在“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和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目标的指导下,大力实施了汉口江滩建设、东湖风景区保护、月湖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以及黄鹤楼、首义文化园、江汉路、归元寺等历史文化区的控制和保护建设工程,使城市滨水特色更加突出,形象更为鲜明。

  五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4年,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2.2亿元,十年年均增长19%。“环形+放射”式的快速路系统已基本形成。以“畅通工程”为载体,道路刷黑总长约300公里,新、改、扩建城市主次干道和连通道约900公里,城市路网系统得到优化。1996年至今,新建成长江、汉江桥梁共7座,天兴洲公铁两用桥、阳逻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正在开工建设,城市供水、排渍和防洪能力得到有效加强。

  六是区级经济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近几年来,靠近中心城的吴家山和金银湖地区、黄陂南部地区、蔡甸东部后官湖地区、汤逊湖周边地区、流芳等地相继成为开发商投资建设的热点区域,随着沌口向常福扩区、阳逻武钢钢材深加工基地和北湖化工城的建设,卫星城镇发展提速,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实践证明,上轮总体规划适应并指导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城市辐射能级不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城市空间结构尚需调整,生态保护存在压力,交通系统亟待完善;四是三镇关系需进一步整合;五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未得到根本扭转,二级城市及市域周边支撑乏力;六是交通枢纽地位相对下降,交通物流整合不够。

  (二)对城市发展的机遇分析

  21世纪头二十年,对武汉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是中央确定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中部崛起”战略,为武汉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提出加快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湖北时也要求,“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和中心城市,必须充分发挥经济核心作用、示范带动作用和杠杆传导作用。

  二是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推动武汉产业结构升级。武汉产业基础雄厚、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内陆地区具有承接国际和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显著优势,武汉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振兴迎来新的契机。

  三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武汉整合要素资源。中部地区和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加快发展,有利于资源、信息、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的聚集和整合,实现高效发展,在更高的区域层面,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城市群展开协作和竞争,为城市发展带来外在动力。

  四是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带来新的发展能级。武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即将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公共财政不断增多,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城市建设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有实力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本轮总体规划面临的主要任务

  本轮总体规划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把武汉建设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基本要求,主要面临六大任务:

  一是大力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抓住国际、国内先进制造业战略转移的机遇,壮大工业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和大型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新一轮工业发展提供优越平台。

  二是全面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重点提升金融商贸、科教创新、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强化发展旅游、文化、博览、会展和咨询创意产业,提高城市经济控制能力,形成服务体系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三是优化完善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构筑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发挥传统的“九省通衢”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将交通网络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四是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空间布局,严格保护耕地,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核心,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框架,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五是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展现武汉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个性,立城市之根,铸城市之魂,强城市之基,扬城市之韵。

  六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整合市域发展资源,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求,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三、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纲要提出本轮总规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武汉在中部地区的辐射与带领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一是坚持前瞻性原则。立足武汉在全国宏观发展布局中的定位,研究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远瞻城市长远利益,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空间结构和发展原则,使总体规划成为指导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

  二是坚持科学性原则。按照集约发展的要求,在全面分析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和功能体系,实现城市系统功能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坚持可操作性原则。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紧密协调,强化与“十一五”规划的衔接,将近期建设项目纳入实施计划,采取更为灵活的、适应未来发展的规划对策和实施措施。

  四是坚持法制性原则。强化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确定城市生态保育空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强制性内容。

  五是坚持协调性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

  本轮总规的期限是2005年至2020年,规划区范围是整个武汉市域,规划协调范围扩大到武汉城市圈。

  (一)关于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纲要将本轮总规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金融商贸中心、科教文化中心、交通物流中心、通讯信息中心。

  本轮总规基本延续了国务院批准的上轮总规定性,体现了武汉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所必须采取的“两业并举、四轮驱动”的战略思想。一方面继续将工业作为本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保持工业发展的重要地位,提供合理的工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提出进一步壮大武汉的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通信等服务业功能,承担引领“中部崛起”战略所赋予的重任。

  2、城市人口规模

  本轮总规预测,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118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0万,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240万。全市城市化水平为84%,城镇人口988万人。与2004年全市户籍人口785.9万相比,人口年递增1.13%,低于近25年间1.38%的年均增长率,“人口素质提升”将取代“人口数量增长”。

  3、城市建设规模

  2004年底,武汉市城镇建设用地667平方公里,人均112平方米。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武汉市选择Ⅲ类指标级别,即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在90.1-105平方米之间,规划人均建设用地104平方米,全市城镇建设用地1030平方公里。

  这一规模与我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协调一致。

  4、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总体发展目标,坚持“两业并举”,增强“两个流通”,开拓“两个市场”,实施“两大计划”,到规划期末将武汉建成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完备、社会就业充分、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滨江滨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都市,为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基本完成工业化,实现全面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城市建设目标

  安居城市:以人为本,创造优越的生活居住环境、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选择和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创业城市:以中心城“优二进三”、外围“强二增三”为重点,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逐步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形成“三二一”产业空间格局,成为最适宜就业的城市。

  生态城市:保护武汉“江、湖、山、田”的自然生态格局,建成拥江抱湖、田林相间、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城市。

  文化城市: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提供高品质的文化设施,形成以楚汉风韵为主、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都会。

  (二)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

  武汉要实现在中部的率先崛起,必须构筑紧密的武汉城市圈,做实武汉经济发展的腹地。具体设想是:

  一是加强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武汉区域优势,建设“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体系。利用武汉发达的国铁体系,形成“十”字形的京广、沪汉蓉高速客运专线,在城市圈建设6条城际列车线、3条郊区铁路。优化港口布局,建设“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以京珠高速、沪蓉高速、大庆至广州、银川经武汉至合肥等国家级及省际区域性高速公路为主通道,以武鄂、青郑、汉洪、汉蔡、武麻、仙洪赤等高速公路以及中心城与外环之间的快速路为连通道,构建“三纵五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将天河机场建成国际性的航空枢纽,到2020年形成每年1500万人次、30-35万吨货物吞吐量、15万架次的起降能力。

  二是构筑紧密城市圈,强化武汉核心服务功能。通过“区域城乡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区域市场一体化”,将武汉与周边的鄂州、孝感、黄冈、黄石、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城市连接成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有、市场均分、效益共享的武汉城市经济圈。强化武汉的龙头地位,形成资本、产业、技术向区域辐射的中心。

  三是建设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武汉城市圈构建三条产业聚集带:东向建设武汉-鄂黄-大冶的钢铁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聚集带。西向建设武汉-仙桃-潜江-天门的汽车制造、精细化工产业聚集带。西北建设武汉-孝感-汉川-应城的食品工业、汽车零配件、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产业聚集带。

  四是联合控制生态保育圈。结合梁子湖、斧头湖、汈汊湖、野猪湖、涨渡湖等主要生态区域,形成环绕武汉都市发展区的生态环带;以水系、山体、林地等建立环状生态廊道,形成城市圈的区域生态环带。对于跨行政区的梁子湖、木兰山等大型生态区域的保护和开发,与鄂州、黄冈等周边地区合作,联合划定“绿线”、“蓝线”。

  (三)关于市域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对市域空间资源进行统一、高效管理,规划将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化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布局产业、居住、商务、金融等中心城市功能。农业生态发展区是基本农田和生态资源保护区,是武汉市的生态安全屏障。

  1、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按照“因地制宜、产业兴镇,迁村并点、扶优扶强,集约发展、综合配套,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基本延续上轮总规的思想,构建“中心城-新城组群-中心镇-一般镇”四级结构的市域城镇体系。

  中心城指三环线以内地区,是城镇体系的核心,主要承担中国中部地区和武汉城市圈的金融贸易、科教文化、管理信息等现代服务功能。

  新城组群包括阳逻、宋家岗、吴家山、沌口、金口、北湖等27个城市组团和前川、邾城2个独立新城,主要布局工业、居住、对外交通、仓储等功能,是城市的经济实力所在和空间拓展的重点地区,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截流农业转化人口的功能。

  中心镇包括长轩岭、新沟、永安、湘口、仓埠、乌龙泉等14个,是地域内农业生产及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中心,承担城市的交通、工业、旅游等部分功能。

  一般镇包括蔡店、旧街、柏泉、索河、邓南、法泗、贺站等33个,是城乡交流的基础环节,以及所辖地区内社会、经济及生产服务中心。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按照“一主三化”的发展战略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在全市2081个村和农场大队按5年规划,推行“四通(路、水、电、通讯)、四改(改水、改厕、改猪圈、改垃圾乱堆放)、一化(庭院绿化)、一室(村务工作室)、一场(村民室外活动场)”,进而在规划期内逐步扩展到整个市域范围。鼓励和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合并、改造,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布局紧凑、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重点支持中心村的建设,中心村人口规模不小于2000人,基层村不小于300人。中心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基层村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到2020年中心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要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居民生活用电保障率达到99%。中心村根据需要配套村民活动室、卫生站、小学及幼托等主要公共设施。

  3、禁限建分区

  综合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土地空间资源保护等方面因素,在全市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城镇建设区。其中,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原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特殊地质地貌保护区等纳入禁止建设区,严格限制城镇建设活动。

  限制建设区包括一般农田、地基承载力较弱的地区、土壤生态环境较敏感地区,分为特许开发区和弹性发展用地。特许开发区位于生态绿楔和生态较敏感地区,在确保自然生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在满足适宜的规模和开发强度条件时,可适量安排旅游度假、休闲等功能。弹性发展用地主要为城镇发展备用地,为国家级的重大项目预留,在城镇建设区现有发展规模和条件无法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才可启动建设。

  其它为城镇建设区,鼓励和引导城镇有序聚集发展,形成集约、高效、紧凑的城镇发展空间。

  至2010年,耕地(含可调整耕地)面积保持在3477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009平方公里。

  (四)关于城市空间结构

  武汉独具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特点,外围山水相间,水系环绕,呈现天然的田园生态格局。规划彰显这一特色,构建“两江三镇、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1、“两江三镇”

  以长江、汉江及东西山系作为城市空间纽带,布局汉口地区、武昌地区、汉阳地区相对独立的城市功能体系,形成武汉中心城。

  中心城以培育和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管理控制、文化旅游、科教信息、创意咨询等重大服务设施,形成辐射华中地区强大的现代服务业功能体系。中心城以三环线以内为基本范围,总建设用地35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415万人。

  其中,汉口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职能,严格控制建筑密度,疏散旧城人口,突出滨江历史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

  武昌发展教育科研、城市文化、高新技术,加速工业企业搬迁进行功能置换提升,突出大东湖和首义文化特色。

  汉阳以“武汉新区”为主,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和机械制造业基地,突出汉阳水系生态环境和水网联通的水乡风貌。

  2、“多轴”

  “多轴”是指以顺江发展为主,多轴兼顾的城市发展方向。以“双快一轨”构成的复合交通走廊为轴,以一系列功能完善、人口在20万人左右的城市组团为基本单元,沿常福、汉江、盘龙、阳逻、豹澥、纸坊方向布局6大新城组群,每个新城组群包括4-5个城市组团,新城组群之间控制六大水系生态绿楔,总体形成有机生长的轴向组群结构。

  东部新城组群:是以长江深水港口为依托的重化工产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和集装箱转运基地。强化第三产业发展和环境建设,提升东部组群宜居环境。东部组群由4个城市组团构成,即阳逻组团、北湖组团、武钢组团和葛店组团。规划建设用地9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60万,以汉施公路、临江大道、青化路、友谊大道、轨道1号线及阳逻城郊铁路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东南新城组群:是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以光电子产业和科教研发产业为主导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部组群重点确保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需求,由4个城市组团组成,即庙山组团、流芳组团、九峰组团和豹獬组团。规划建设用地84平方公里,容纳人口78万,以雄楚大道、东方大道、武黄高速公路、武珞路延长线、轨道2号线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南部新城组群:是以武昌地区高等院校和大型科研设施为依托的教育科研集中发展区、现代物流和新型制造业基地,及江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部组群由5个城市组团组成,即纸坊组团(含五里界)、黄家湖组团、青菱湖组团、郑店组团、金口组团。规划建设用地85平方公里,容纳人口80万,以青郑高速公路、武纸公路、107国道及轨道5号线、武咸城郊铁路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西南新城组群: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集汽车整装、机电制造、物流工贸为一体的大型机械制造业综合基地,及汉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组群由5个城市组团组成,即沌口组团、常福组团、纱帽组团、黄陵组团和军山组团。规划建设用地117平方公里,容纳人口90万,以318国道、汉洪高速公路、梅子路延长线及3号轨道线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西部新城组群: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台商投资区为依托的,面向广大江汉平原的食品加工业聚集发展区、城郊型居住区,及蔡甸、东西湖两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部组群由5个城市组团组成,即蔡甸组团、吴家山(含东流港部分地区)组团、走马岭组团、金银湖组团和黄金口组团。规划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108万,以金山大道、107国道、郭琴路延长线、汉蔡高速公路和1、4号轨道交通线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北部新城组群:是以天河国际航空港为依托的华中地区临空产业基地,包含临空工业、航空物流、轻型制造业、大型主题游乐度假和城郊型高尚居住等职能。北部组群由4个城市组团构成,即盘龙组团、横店组团、滠口组团和武湖组团。规划建设用地7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62万,以岱黄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盘龙大道和轨道2号线为主要交通轴线拓展。

  3、“多心”

  “多心”是指以功能强大的多元化中央活动区为核,建设四新、鲁巷、杨春湖3个城市副中心和常福、吴家山、盘龙、阳逻、九峰南、纸坊北6个新城组群中心,形成一核多心的三级公共服务体系。

  一级公共服务中心以中央活动区为主,包括由汉口滨江历史文化风貌区、汉正街商品市场、永清综合商务区,武昌临江商务区、首义文化区,汉阳南岸咀、月湖文化中心等组成的滨江活动区;由汉口中心商业区、王家墩商务区、建设大道金融街、汉阳钟家村商业文化区等组成的江北商贸区;以及由中北路金融保险商务区、沙湖办公服务区、水果湖行政办公中心、徐东商业中心等功能区组成的江南商务区。

  二级公共服务中心包括3大城市副中心和6大组群中心。3个城市副中心重点布局面向中部的生产性专业服务设施,以及部分市级公共服务设施。鲁巷突出科贸交流和信息服务职能,四新突出汽贸和博览会展职能,杨春湖突出服务中部的商务服务职能。新城组群中心具有综合服务和生产服务双重职能,综合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服务新城组群的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8公里左右,服务人口80-100万人,生产性服务职能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突出特色。

  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为服务城市组团的20个组团中心,承担日常综合服务职能。城市组团中心主要布局各类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为当地居住的市民提供方便迅捷的公共服务。组团中心与轨道交通枢纽有机结合,以相对均衡的原则布局,服务半径2公里左右,服务人口10-20万人。

  (五)关于综合交通体系

  充分发挥武汉的区位与交通资源优势,构建多元化、网格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预测到2020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达到190-250万辆,都市区出行总量为2500万人次/日,公交出行比例大于35%,其中轨道及快速公交承担40%-50%的公交出行量。

  1、加强交通对用地布局的引导,构筑都市发展区一体化路网系统。

  规划采用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模式),结合6个新城组群的布局,构筑6个“双快一轨”复合性交通走廊,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双快一轨”系统奠定都市发展区一体化交通的主要路网构架和基本格局。

  其中,“双快”是指快速路系统和区域性主干道系统,快速路系统为设计车速80公里以上的封闭性高架或立体交通体系,满足整个区域的长距离出行和快速交通需求;区域性主干道系统为设计车速在60公里左右的半封闭交通系统,是支持新城组群沿途用地发展的快速服务性干道。轨道交通主要是满足中心城与新城组群之间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专用通道。

  优化都市发展区道路系统,扩大中心城内环,在长江大桥上游约2公里处新建马鹦路过江通道,并与墨水湖北路、雄楚大道形成贯穿东西的城市快速路。增加汉口东部、西部、汉阳南部、武昌东南部出入城连通道。汉口增加新华西路、塔子湖西路、中一路、建设大道等6条穿京广铁路的连通路。武昌强化垂江道路系统,增加中心区与流芳地区的连通路,提高雄楚大道通行能力。加密支路网系统,改善交通微循环。

  2、强化过江交通系统

  江南江北分别构建友谊大道、解放大道、拦江路等沿江快速通道,快速通道之间形成10条过长江通道,分别为已建成的长江一桥、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在建的青岛路隧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规划的二七路、杨泗港、马鹦路过江通道。跨汉水通道,在现有6座桥梁基础上新增5条过江通道。

  3、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强化各种交通之间的衔接

  适度控制私人交通,建立一个以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轮渡等为辅助的公共交通系统。2010年建成3条总长7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20年建成5条总长16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常规公共交通分为快线、普线、支线三级,根据城市用地发展,动态调整优化公交线网结构与布局。

  建成对外交通主枢纽3座,即武汉站客运中心、武昌站客运中心、汉口站客运中心,辅助枢纽7座,即汉西火车站、关山火车站、新荣村、吴家山、永安堂、汉阳和青菱。建成市内交通枢纽7座,即王家墩、循礼门、王家湾、月湖、三层楼、徐东和鲁巷。

  以区域物流为重点,建设郑店、关山、武汉西部、非集中型港口、常福、武汉空港等6个物流园区,丹水池、汉西、沌口、北湖、白沙洲、保税等6个物流中心,以及舵落口、阳逻、宋家岗、关山、郭徐岭、张家湾、郑店、常福、北湖、蔡甸等10个货运枢纽。

  4、完善全市停车场布局

  与交通需求管理相结合,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的停车设施建设指标和管理政策,实现城市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平衡。按照“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布置全市社会停车系统,优化建筑物停车泊位配建指标体系,完善公共停车场库的规划布局,制定合理的停车管理政策。全市机动车停车泊位按车辆保有量的1.2-1.3倍进行规划建设,其中社会停车泊位按车辆保有量的0.2-0.3倍进行控制。

  (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保护武汉“江、湖、泽、田”的自然生态格局,建构复合自然生态网络体系,使武汉山川秀美、湖泊清澈、绿色掩映、城廓井然。

  一是构建“三环六楔”的生态框架。以南岸嘴为中心,通过城市公园、湖泊、山体等生态廊道构筑半径为20公里、40公里、80公里三个生态绿环。控制大东湖风景名胜区绿楔、武湖生态农业园绿楔、府河带型湿地公园绿楔、龙阳湖郊野休疗养区绿楔、青菱湖动植物科技观光园绿楔、汤逊湖旅游度假风景区绿楔等六条放射型楔形生态廊道,并深入中心城内部。

  建设汉口后湖、汉阳后官湖、武昌大东湖、南湖与汤逊湖等四大城市风景名胜区,木兰生态旅游区、道观河民俗旅游区、九真山索河风景区、龙泉山风景区、八分山和青龙山森林公园等五片森林斑块,以及梁子湖、沉湖、涨渡湖和斧头湖湿地公园、武湖生态农业园科研基地等五片湿地斑块。

  二是建设“两网交融”的生态体系。构筑北部、汉口、汉阳、武昌等四大连通水系,构筑城市水网,利用长江、汉江、府河、滠水等绿化带和道路绿化以及林地、湿地、农田等构筑城市绿网,形成“水网”、“绿网”交融的区域生态体系。

  三是继续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维育中心城市山水骨架,强化“十字型”生态走廊,构建东西山系、汉江两岸生态走廊与纵贯南北的长江生态轴线。按照“500米见绿地,1000米见公园,2000米见水体”的目标,完善各级园林绿地体系,强化滨江滨湖绿化空间,减轻中心城“热岛效应”。至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三项指标由现状的8.3平方米、30%和35%分别提高到16.8平方米、35%和45%,达到全国城市绿化先进水平。

  四是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城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与辐射的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保障城市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营。

  (七)关于住宅建设

  居住用地布局坚持“环境优先,疏散人口,交通导向,相对均衡”的原则。合理控制房屋价格,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至规划期末,都市发展区新增居住用地111平方公里,人均居住用地面积26.6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住宅年均开发1000-1200万平方米。

  以高品质大型居住区建设为主,规划后湖、金银湖、古田、四新、沌口、常福、东湖、南湖、汤逊湖等9个30万人以上的大型居住区,按照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居住模式以及优质的建筑材料、科学的物业管理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

  对低收入者分类供应经济房、廉租房,在站北、长丰、郭茨口、白沙、青山等地适当安排。

  同时,加强对全市房地产市场的监控,掌握武汉市土地运营状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保持适度、有计划的土地投放量,发挥土地的调控作用,保证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八)关于工业区布局

  规划按照“突出产业集群式发展,新工业区拓展与老工业区改造相结合”的模式,由内到外分层集中布置都市型工业园、大中小型工业区和工业点,结合5大工业板块,形成沿江以重工业为主,垂江以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字”型工业布局形态。规划到2020年工业用地总规模达到300平方公里,新增用地110平方公里。

  中心城集聚发展科技型、服务型、就业型、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规划按照“一区一园”的原则布局汉正街、堤角、洲头、白沙洲、青山工人村等都市工业园。

  六大新城组群是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规划形成“5大7中9小”共21个工业区:5个大型工业区为青山、北湖、沌口、吴家山工业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钢铁、化工、汽车制造、光机电、食品加工制造等产业为主;7个中型工业区为阳逻、纸坊、常福、黄金口、金银湖、古田、蔡甸城关工业区,以电子、机械、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等为主;9个小型工业区主要分布于葛店、金口、军山、纱帽、黄家湖、郑店、滠口、横店、武湖等地区。

  远城区形成以中心镇和一般镇为主体的工业点体系,重点发展前川、邾城2个工业园区。

  (九)关于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突出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科研创新等生产服务业,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金融商贸设施:构建建设大道-王家墩商务区、永清商务区、四新金融商务区、武昌临江商务区等4个金融商务集聚区,以之为平台,吸引国际性金融机构入驻,接纳国内外企业总部落户。

  会议博览设施:建设全国性与区域性的3个会展中心区,即四新全国性会展中心和王家墩会展中心、关山科技会展中心2个区域性会展中心区。

  文化艺术设施:围绕塑造城市形象、培育文化市场、拓展城市功能的目标,近期结合“八艺节”,在江南江北分别布局月湖、东湖、滨江、首义4个大型文化艺术中心和系列中型文化场馆。推进首义、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体育运动设施:按举办洲际运动会的标准,近期结合“六城会”,新建塔子湖、金银湖、黄家湖、东湖高新和盘龙湖等五大体育中心,续建沌口体育中心;其中黄家湖体育中心考虑为洲际运动会主赛场的标准设置,预留运动员村用地。更新改造洪山体育中心等一批现状体育场馆。规划至2020年武汉市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场馆数达50个以上,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超过1平方米。

  教育科研设施:发挥武汉地区教育科研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汤逊湖地区建设武汉大学城和汤逊湖科学城,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中部科研技术密集区”,成为中部五省实现“中部崛起”的核心动力源。同时,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武昌南部地区和沌口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集中区。

  医疗卫生设施:依托现有基础,提升同济、梨园、省军区等医院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在四新新增市级综合性医院,结合外围新区的开发,在各组群中心新建综合性市级医院。在汉口、汉阳、武昌分别增设急救站点。规划至2020年,武汉市每千人拥有病床位6-7张、拥有医生数6名,每万人拥有门诊部及医院0.8所,每5万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0.5-1万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公共设施: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大力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重点完善社区中小学、医疗卫生体系、公共体育设施及文化场馆。建设依托社区的养老、儿童福利、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汉口、汉阳、武昌三大老年康乐中心,结合城市居住区布局福利型和消费型老龄公寓。农村地区以中心村为基础,重点配套设置小学、卫生站、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

  (十)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特色

  挖掘城市文化精髓,强化城市个性空间,将武汉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滨江滨湖特色紧密结合,立城市之根,铸城市之魂,强城市之基,扬城市之韵,把武汉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人文城市。

  一是靓化两江四岸,彰显东西山系,展示中心城“十字型”的核心景观带。打造龟山、蛇山、黄鹤楼、晴川阁、南岸嘴、长江大桥、晴川桥、武昌首义文化、汉阳知音文化、汉正街商业文化等城市文化精髓聚集区,凸现武汉“三镇鼎立”的壮丽美景。

  二是凸现“拥江抱湖”城市特色,强化滨水岸线的亲水性和可达性,保护滨江滨湖公共开敞空间,加强以南岸嘴为中心的滨水核心区、环城生态游憩景观带、长江滨水区、汉江滨水区和滨湖景观的建设。

  三是都市发展区内划定江汉路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红楼片、洪山片、农讲所片、盘龙城片、青山片、晴川片、汉正街片、归元寺片等重点历史地段,汉口原租界区、汉正街传统商贸区、汉阳旧城风貌区、武昌旧城风貌区等4个历史风貌区和汉口汉正街、汉阳显正街、武昌解放路3条武汉特色风貌的商业街。农业生态发展区内加强对木兰祁家湾、湖泗窑窟群等市域内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

  四是坚持“抢救、保护、继承、发扬”的方针,保护武汉17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02处近代优秀建筑,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原貌,尽力恢复其功能,延续和彰显武汉文化特色。

  (十一)关于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按照“保障城市健康安全运行,高效节约发展”的原则,统筹布局各项基础设施。

  一是建立完善的城镇供水系统,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在都市发展区建立汉口、汉阳和武昌等三个多水源的联网供水系统,新建军山、金口、梁子湖和化工新城等4座水厂,扩建堤角等8座水厂,保留利用宗关等7座水厂,城市集中供水能力达到560万吨/日。市域建立以建制镇水厂为核心的农村供水体系。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建设完善的水污染治理工程系统,保护水资源。以水环境容量为依据,建立包括点源、面源和内源治理的综合治理系统,加快城市水污染治理步伐。都市发展区升级改造12座污水处理厂,新建16座污水处理厂;市域城镇采用土地处理等工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一镇一厂。至规划期末,全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00万吨/日,污水管网完善率达到80%以上。

  三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光缆环网建设,推进光纤入户工程,城市光纤入户率力争达到50%,并延伸至全市各中心村;促进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融合发展;建设大型基础数据库,建立电子商务、政务和空间地理信息平台,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

  四是利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创建多元化、安全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引进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建成500千伏和200千伏配电网络,完成青山、阳逻电厂改造。预留输油管道兰长线和仪长线武汉支线、天然气管道忠武线和淮武线用地,新增天然气前川门站,形成沿城市外环和三环的天然气环网。在四新、王家墩等地区试点建设采用清洁能源的集中供暖系统,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节能管理。

  五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安全城市。重点强调城市防洪、排涝、抗震、人防和消防工程建设,建立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健全现代化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保障长江流域防洪对武汉地区68亿立方米的分蓄洪能力要求。加快完善以杜家台和武湖分蓄洪区为重点的分蓄洪区安全体系建设。适时建设东西湖隔堤,逐步把吴家山安全区纳入汉口保护圈。逐步实施长江、汉江和府河河道整治工程;完善排涝排渍系统,提高出江泵站出江抽排能力;提高城市抗震能力,新建建筑必须达到7级设防标准;新建54个消防站,满足消防车5分钟内到达火灾地点的快速反应要求。

  六是平战结合,组织建设人防工程。按照国家一类人防城市防护要求,充分利用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城市道路、体育场、非文物古迹与非重要保护建筑的下部空间资源,以及轨道交通等地下交通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和地下市政设施,形成城市人防工程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至规划期末,都市发展区人防工程及地下空间基本满足城市居民应急避难人均1.0平方米的标准,建筑面积达892万平方米。

  七是强化环境卫生体系建设,打造健康城市。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新建5座生活垃圾处理厂和2座大型垃圾中转站,新建建筑垃圾、危险垃圾等其他垃圾的集中处理设施。2020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以上是对本次规划纲要(草案)修编情况的简要说明,请予以审议。市政府将根据各位的审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本文来源: 编辑:董育雄)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