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一体化

更多

创新区域产业合作模式

发布时间: 2007-12-16 17:2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如高技术产业布局一体化的5种发展模式,即总部在武汉、基地在周边的“总部模式”;研发在武汉、产业基地在周边的“孵化模式”;营销在武汉、产品在周边的“店厂模式”;注册在武汉、生产在周边的“分家模式”;以及生产主体在武汉、辅助产品在周边的“产业链模式”。 

 

相关报道:     

 
  武汉是湖北的龙头,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市场、金融、科教、信息、交通中心。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详尽统计,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武汉的综合实力居第六,真实发展能力居第七,整体实力和发展能力在内陆城市中名列首位。这个评价体系中,武汉市的城市资源禀赋和影响能力为全国第五;城市基础实力、带动能力、可持续能力、协调能力、环境质量为全国第六;城市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能力、竞争能力、学习能力、集约能力、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居全国第七。

  联合国组织专家考察武汉后惊呼:武汉是区域效应最强的中国内陆城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龙头城市!【详细报道

解读武汉总部经济现象

  去年底,中国第一部总部经济状况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该书通过对全国三十五个主要城市进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在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该书显示,目前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心城市成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总部经济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许多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是跨国公司成为推动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市场容量的扩大,法制环境的改善,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和规模,纷纷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总部等。

  三是出现了中小城市的企业总部向大城市迁移,大城市的企业生产基地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双向流动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而成为迁移总部的主流,同时也有一大批制造企业将生产基地从市区向郊区县甚至外地迁移,但却把企业总部留在城区。通过这种双向流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区域性“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初步形成。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三个经济圈成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如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等城市为制造基地的区域合作模式。【详细报道

(本文来源: 编辑:董育雄)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