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一体化

更多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07-12-16 19:27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区域市场的分割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首先在区域市场一体化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一、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武汉城市圈市场体系的基本情况

  1、有利条件

  (1)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武汉始终是我国内陆腹地最大的商贸中心,武汉周边也拥有一大批农副产品和消费品市场。武汉与周边城市市场关系日益紧密,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加强。

  分析商业网点的布局,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武汉是无可替代的市场中心,发育程度远远高出其它地区。

  第二,消费市场网点在不同城市的密集度同该城市经济发育程度有关。如黄石、鄂州、仙桃、潜江等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市场密集度较高。

  第三,消费品市场在不同城市的密集程度也与该市离武汉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如咸宁市和天门市虽然在经济发展上逊于其它城市,但由于距离武汉市较远,因此市场网点也较密集。据我们的直接调查,距离武汉越近,群众到武汉消费购物的习惯越突出。如到武汉车程仅为半小时左右的黄冈、孝感、鄂州、黄石、仙桃等市都反映,群众对较高档次和大件的消费品,一般都会直接到武汉去买。甚至一些基本消费品也有不少是从武汉购回的。这直接影响了本地商贸业的发展,一些市场也随之衰落。鄂州市内至今仍遗留着关闭的大型市场。

  第四,黄冈市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且城区离武汉市很近,因此市场网点发育水平最低。

  这些情况说明,在客观上武汉城市圈市场体系具有一体化的必然趋向。武汉对周边地区影响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程度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武汉和周边城市产业体系的差异性、互补性使市场一体化具备现实基础和成长空间。

  武汉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度。即较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高层次的消费品市场和服务业为主要特色。如电子信息产业、汽车特别是整车制造、高附加值钢材、家电、医药等等,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层级有明显的差别。城市圈制造业中资本、技术较为密集的产业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武汉市。武汉目前正在加快向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升级的步伐,一般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和土地密集的产业正在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同时,企业的“前店后厂”式分工也明显增加,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到武汉,生产基地放在周边城市的情况不断增加。武汉市的消费品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层次较高,吸引了周边对高档消费品的的大量购买力。这些都使武汉市的市场将在进一步强化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周边城市的一般制造业一方面可以利用武汉的交通市场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与自身产业结构和层次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包括物流基地和大型市场。如农副产品市场在周边地区发展很快;食品、建材、纺织以及满足本地居民一般消费需求的市场在周边城市也具有明显的需求。武汉商贸流通业的明显优势,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扩张力,与周边城市对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相结合,也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双赢的效果。武汉市的市场体系中,相当一些优势市场正在成为整个武汉城市圈的批发中心(特别是物流和消费品市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建设形成互补互动关系。

  (3)武汉和周边城市市场的互融互通迅速推进,加快市场一体化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共识和迫切需要。

  武汉城市圈建设启动以来,武汉和周边地区加快了市场一体化的步伐。武汉大型商贸企业在周边城市已发展了18个大型百货、超市连锁网点,其中2004年新开店5个。中百便民超市在黄石市建立了分公司,拟以黄石为中心,建立鄂东便民超市网络。武汉大型餐饮企业分别在黄石、鄂州、孝感设立了7个大型餐饮店。依托连锁经营,武汉工业品加速向周边销售,周边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也快速进入武汉超市。武汉市商业企业在市外连锁经营的销售额已从2000年的1.32亿发展到2004年的10亿元,增长近8倍,平均年递增50%。预计汉产工业品在周边城市的销售额05年比04年增长1倍,周边商品在武汉销售05年比04年增长3.8倍。目前,城市圈各市对市场一体化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各方面的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如周边各城市都有引进武汉大型商贸龙头企业的计划,同时与武汉联合进一步加大周边特色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进入武汉超市的力度。

  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已启动,目前在城市圈内已基本形成九个城市“同城清算”的体系。人才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已经起步,由省人事厅牵头,各城市人事部门协商,形成了《推进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城市圈内科技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正在加快推进,各城市科技部门达成了合作框架。方方面面的市场建设和城市间市场接轨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4)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启动和发展,加快了破除旧有的区域市场壁垒的步伐。

  区域性市场壁垒主要是行政性的。市场化改革冲破了行政性的障碍。据调查,目前区域市场的壁垒较九十年代大大减少。武汉城市圈建设启动以来,各城市工商部门迅速行动,在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上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行动,制定了推进城市圈市场一体化的市场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工作部署。如2004年签订了武汉城市圈工商行政管理合作协议》、制定了武汉城市圈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依法维权一体化、企业信用一体化、监管执法一体化、信息共享、二部交流等各项工作方案,并建立了工商管理合作组织框架。这些对于进一步破除区域性市场壁垒,推进城市圈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形成快速高效流通的市场一体化提供了优良的硬环境。

  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发展最快的就是交通设施的建设。目前规划和建设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项目将使武汉市到达各主要城市的时间都在0.5至1小时,到达各县市的时间在   小时以内;周边城市间的高速公路网使城市间的联系效率显著提高。城市圈的交通运载能力和通达能力的明显提升,将大提高城市圈的空间效率,使各地市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为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和市场体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实践看,可以说,市场一体化是各地特别是市场主体行动最早,成效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这即说明城市圈市场一体化具有深刻的客观基础,也说明它具有越来越突出的需求。武汉城市圈建设很有可能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促进产业一体化和城镇体系一体化的局面。

  2、制约因素

  (1)产业发展与市场建设脱节。

  这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产业发达,市场落后。与武汉及周边城市的重化工业产业优势相比,相应的商品市场体系明显落后。武汉城市圈的汽车、冶金、建材、纺织、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规模较大,发展较快,不仅是城市圈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本区域流动的主要商品流。仅以武汉市为例,2003年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的销售收入分别达207亿、250亿、111亿、59亿。但是,与这些产业配套的市场建设却十分薄弱,汽车和电子通信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销售额仅分别为10亿、15.3亿。武汉至今没有具有相应规模和辐射力的钢材、建材、纺织、信息、医药等大型专业龙头批发市场,是本地销售水平明显低于产业销售产值的主要原因。据我们对天门出口服装企业的调查,企业所需要的面辅料全部从沿海购进,产品全部在沿海交易(交货),基本不发生本地的市场关系。整个武汉城市圈的服装企业实际上都面临同样的困扰,甚至连拉链、钮扣这样的小商品都难以在本地配套,要从沿海进货。面武汉作为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主要聚集地,汽车销售市场规模不大,辐射力十分有限,企业自身的销售额远远大于本地市场销售额。零配件及其相关服务的市场更是落后。这说明本地市场建设大大落后于产业的需要。在钢铁、电子信息、建材等其它产业中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显然,武汉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相关市场体系的发育很不充分,主要产业销售的本地市场化程度还很不高,产业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优势、服务业的优势。这既不利于产业本身的发展与效率,也是市场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服务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浙江产业与市场高度融合、一体化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和机制相比,我们的差距十分突出。浙江的板块经济是全省产业的主要载体和支撑。一个产业板块,不仅是企业的集群、产业的集聚,也是专业市场的中心。产业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两者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整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产业的营销必须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和相关服务体系,而不是单靠企业自已“包打天下”。企业营销环节的“外包”、走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我省产业发展与市场的脱节,在很大程度是过去计划经济遗留的影响。我们与浙江的差距,说到底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没有一个发达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本地制造业的营销效率是有限的,这将使竞争力大打折扣。

  二是市场发达,产业落后。武汉消费品市场具有明显优势,但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消费品工业却相对薄弱。武汉城市圈的工业结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重型化”趋向。以武汉为例,2003年轻重工业产值比例达到19.4:80.6。消费品生产不仅比重低,市场竞争力也比较弱。武汉城市圈消费品市场上至今仍是外省商品为主,特别是高档消费品,基本是外地产品的天下。2003年武汉市轻工业产值为386.54亿,而武汉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则为854亿,两者之比为1:2.2。这表明,即使武汉市本地轻工产品全部在武汉销售,仍有60%以上为外来商品,是一个消费品市场高度“净调入”的格局。而全国轻工业产值与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使则为1.16:1,是一个明显“净调出”的局面。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武汉城市圈的产业与市场武汉城市圈的工业结构与市场体系存在明显背离的矛盾,缺乏高度融合、互相促进的机制。

  三是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比,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金融市场很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难以满足多数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2004年武汉城市圈存款总额达4693.5亿,比1999年增加了2620亿,增长1倍多,但贷款总额仅为3575.5亿,比1999年增长1533亿;2004年存贷差达1122亿元,比1999年扩大了1千多亿。金融资源不能很好地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目前最突出的矛盾之一。除货币市场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没有形成,企业融资过多地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都仅仅是起步阶段,还很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土地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仍然有待破题。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已成为目前市场体系中最突出的薄弱环节,也是市场体系与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所在。

  (2)市场壁垒仍然存在。

  现有的行政体制下形成的区域产业、市场分割状况尚未根本克服,产业结构的重复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一些区域性市场壁垒时隐时现,仍然障碍着市场一体化的进程。

  据工商部门最近的调查,虽然过去那种以政府或部门名义人为对外地产品进入本区域设置障碍的情况明显减少,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以口头要求或开协调会等方式人为设置障碍限制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市场管理上仍然人为设置条件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以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政府引进的企业,使本地同业竞争者处于不利地位;二是对重要商品(如水泥和化肥等)进入本地市场,对外来企业在本地收购紧俏商品(如棉花)仍然有人为的障碍。垄断性商品(如成品油的零售)还存在行业性障碍。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对外来商品和服务进行多头和重复执法的情况则比较普遍。三是市场主体准入的门槛各地还不尽一致,一些地方推出的改革措施难以切实到位。同时服务软环境和税费执行标准不同,也造成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不同。如武汉和周边城市营运车辆上牍费用不一样,使外地车辆上武汉牌的现象较突出。

  (3)市场体系发育不平衡。

  一是区域布局不平衡。圈内市场体系高度集中于武汉,周边城市的市场发育则明显落后。如消费品市场,武汉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整个武汉城市圈近60%的比重。武汉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215元,高出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3000元;而周边城市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的仅5204元(鄂州),最低的仅2076元(黄冈)。这种不平衡固然有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市场体系过于集中于武汉的因素。据武汉市调查,如果说武汉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至少有近一半是外地人购买的(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高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51元,加上武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不可能用于消费的部分——至少3000元,即接近武汉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半的份额是外地人购买的),那么武汉城市圈内的消费者则占武汉整个外地消费购买力的50%。大致推算,武汉消费品市场上近1/4的销售额(大致为240亿左右,相当于黄石、鄂州加潜江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和)是圈内其它城市的居民实现的。消费力如此流向武汉市,显然是不合理的。再如金融市场,2004年武汉市存款总额占城市圈的71.15%,存差仅占城市圈的61%,而贷款总额却占武汉城市圈的75.7%,高出存款总额比重近5个百分点,也高出武汉市GDP占城市圈的比重18个百分点。金融资源向武汉市倾斜的现象在进一步加深。

 

  二是市场结构不平衡。消费品市场较多,生产要素市场则严重发育不足。综合性市场多,专业特色市场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互动,具有区域性辐射力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足。

  (4)武汉市场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尚未真正形成。

  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为周边城市产业服务的功能很不完善,城市圈产业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还很难在武汉得以实现。虽然武汉的商贸业比较活跃,但服务周边特别是武汉城市群的市场体系却很不健全。武汉城市群一些主要产业产品在武汉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大市场作为集散地,除农副产品和少数产业产品与武汉关联度较强外,周边地区许多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与武汉无关。据调查,武汉周边城市的服装产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基本上是依托沿海市场,对武汉则是绕城而去。汽车、钢铁、电子信息、轻工食品、医药等产业在武汉城市群虽有生产优势,但基本上没有在武汉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主要由企业自已“深购远销”,加上一些相互间的市场壁垒,产品流动被人为限制。这既加重了相关产业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使武汉突出的区位优势难以转化为突出的市场和服务优势。2001年武汉的客运总量仅居全国主要城市的第11位,甚至落后于南京、杭州、宁波、贵阳、石家庄;货运总量仅居第9位,排在成都、大连、青岛等城市之后,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同时,由于要素市场发育严重不足,周边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难以从武汉得到满足,特大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的功能远未形成。这不仅使武汉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迟缓,更使周边地区难有象上海那样赖以“乘凉”的大树,从而导致整个区域资源配置的水平和效率低下。

  目前,国家已把“促进中部崛起”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中部要作为一个整体板块实现崛起,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首先应打造核心增长极。根据国内外经验,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至少有三个内涵:一是产业高地和带动区域产业体系连锁动态升级的龙头。如日本是东亚地区产业升级“雁行模式”的龙头,上海是长三角产业高地和产业升级的龙头等;二是以完善的区域经济服务体系为支撑的服务业中心,也就是集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物流中心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功能。这只有在区域中心城市才能实现。三是区域对外开放中心,也是区域经济与全国乃至与国际经济连接的“节点”。从这一要求看,武汉及武汉城市圈具有充分的条件,也有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中部其它大城市也许可以在制造业上构成特色,与武汉相媲美;但从发展服务业,打造中部的服务业中心的要求看,没有哪个城市能拥有武汉这样集产业、交通、市场、资源、环境、城市规模各方面的优势为一体的综合条件。承担起整个中部地区经济中心的功能,武汉责无旁贷。为此,不仅从城市圈、从全省,而且从整个中部崛起的角度看,武汉必须在市场体系的完善、在与城市圈的市场一体化上下大功夫,努力成为中部最活跃的市场中心,特别要打造生产要素的市场中心,以完善高效的服务体系,强化城市圈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生产要素流动、集聚、辐射和优化配置的功能,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应当说,武汉及武汉城市圈目前市场体系发展的状况离这一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艰巨的任务。

  (5)各城市间市场互动互补性不够。既有重复建设,也有市场空白。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在市场建设上重复布点的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交界地、插花地以及农副产品、建材、生猪市场等方面,重复建设比较突出, “你有我也有”,相互对擂甚至挖墙角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整个圈域内又缺乏直接为产业服务的专业市场。如前所述,在武汉市及周边纺织服装产业集中的区域内,为服装产业服务的面辅料市场几乎没有。在消费品市场上,网点过密和布点过疏的问题并存。特别是农村,消费网点的布局很不适应群众需要。

  (6)市场主体实力和活力不足,中介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武汉周边城市商贸流通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关键在于缺乏一批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不少商场和市场规模大、投资多,但经营不善,倒闭的不少。在一些城市常可看到空空的商场和建成后迟迟不能开业的市场。一些地方政府对建市场商场比较重视,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则力度不够。商贸企业改革滞后,群众性创业也难成气候,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武汉周边一些城市的群众消费购物大量流向武汉,说明本地商贸企业的经营难以吸引群众。同时,在商业业态上传统业态占主导地位,新型业态包括连锁、配送等发育迟缓,这同物流业的不足密切相关。市场中介体系更是严重不足。即使是在武汉市,也有一个加速从传统商业流通业向现代化市场体系转变的问题,其中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和市场中介将是一个突出的任务。

  (二)市场一体化的基本目标与总体思路

  1、基本目标

  “十一五”时期,武汉城市圈要基本形成市场一体化的格局。

  一是武汉的市场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市场体系基本完善,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加强,能基本满足武汉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对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

  二是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在武汉市场中心的辐射下,按照产业及消费的区域性需求,构建城市圈内多层级的区域市场网络。

  三是基本形成城市圈内外商品和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的一体化市场机制。

  2、总体思路

  推进武汉城市圈市场一体化,要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协调,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整体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

  “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协调”,就是市场建设必须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对不利于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政府要加大“清障”力度,并着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就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诸候经济”格局,从资源、市场、利益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建立经济一体化的根本机制。其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实现利益共有的方式和途径,是推动资源共享、市场共通的重要基础。

  “整体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既注意把握市场一体化的整体目标和方向,以整体规划体现根本取向和要求,又注意从武汉城市群经济发展、经济实力、经济联系还不充分的实际出发,首先从最具备条件的重点领域和最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突破,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当前,尤其要把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放在重中之重。

  二、金融市场一体化与金融中心建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城市要素集聚和扩散、优化资源配置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强化武汉城市功能和龙头作用,加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一体化,必须把建设武汉金融中心、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作为突出重点。

  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强化武汉金融资源的配备和集聚,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强化金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功能,使武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二是大力改善和加强武汉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和辐射力,围绕城市圈乃至全省的金融需要,强化武汉金融中心为城市圈乃至全省服务的能力。简单地说,一是要解决金融资源集聚的问题,二是要解决金融资源辐射的问题。没有高水平的集聚,特别是集聚形成的市场体系和功能,就没有强劲的辐射;没有高效率的辐射,也不可能成为金融中心,不可能持续高水平的集聚,不可能有金融中心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当前强化金融辐射力的重点,一是加强向周边城市扩展,为周边城市服务;二是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和广大农民的融资难的问题。

  围绕以上目标和重点,武汉城市圈的金融一体化要着重从体制、机制、体系和功能上加强建设和发展。即围绕金融一体化的基本战略,实现金融产品功能的突破和金融资源条块分割局面的突破,切实形成圈域金融联系协调机制、以效益为中心的金融经营机制和便捷高效的社会融资机制,努力在”十一五”时期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融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外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型、网络化的圈域性金融市场,确立华中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到2015年后,初步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

  (一)以优化银行体系为重点,发展一体化货币市场

  1、加强银行机构建设,完善银行体系。加快各类银行区域总部向武汉集中的步伐,强化武汉金融集中度。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打破旧的机构设置格局,按经济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划设置机构,鼓励在汉金融机构在周边城市开设窗口,探索武汉城市圈银行体系一体化的体制,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城市的机构延伸和辐射。加大引进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力度,”十一五”时期争取2—3家外资银行入驻武汉。以有实力的地方商业银行为龙头,吸引周边八市金融机构参与,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组建辐射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的股份制地方商业银行——汉口发展银行。争取国家支持在武汉设立中部开发银行、农业合作银行、住宅银行。

  2、深化银行改革,建立金融有效竞争体制。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增强国有商有银行的活力,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于城市圈建设的能力。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银行机构平等规范竞争,强化银行体系为周边城市、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服务的机制和能力;加快圈内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使之成广大农民的融资主渠道。

  3、推进银行业务一体化。一是在城市圈内普遍实行同城清算,提高资金效率。二是加快武汉区域性票据中心市场和一体化大额结算系统建设,增加票据市场交易工具和交易品种,扩大商票试点规模,发展票据专营机构,在圈域内各城市设立专业化的票据市场主体。十五时期,武汉要建成有形的票据交易市场,实现圈域内商业票据的市场集中交易。三是打破银行贷款发展的地域性界限,积极发展异地贷款。只要是有效益、有市场、有信誉的企业项目,各商业银行均可自由发放贷款,不受地域限制。三是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加快发展。充分利用武汉同业拆借市场现有优势,努力在”十一五”时期构建武汉城市圈健康有序的场外拆借市场,实现圈域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同业资金的及时调剂。

  4、推进金融工具创新。运用再贷款工具,支持圈内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尽快实现圈域内各城市银行卡跨行交易。积极探索委托贷款等金融工具的发展。

  (二)以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为突破口,努力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1、大力发展和整合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柜台交易。“十一五”时期,应基本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贯通圈域各城市,连接全国大市场,开放性、一体化的区域性非公开上市资本市场网络。实现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全部进场,积极扩大各类产权进场交易,突出面向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功能。借鉴上海经验,大力推动电子报价交易系统,积极发展富有活力的中介经纪队伍,探索推出各种便捷有效的服务。到2010年,力争武汉城市圈产权交易额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最富活力的平台。

  2、重塑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的地位。以武汉证监办为主体,研究完善场外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积极清理历史旧帐,争取中央支持,试办柜台交易,恢复和扩展武汉区域性的场外交易中心的地位。

  3、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加快企业推荐上市的步伐。到2010年,争取城市圈内每年板3——5家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探索有实力的企业境外上市的现实途径。加快现有上市公司股改和整合步伐,提升公司素质和再融资能力。

  4、加快发展保险业,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各类保险机构,鼓励适应形势发展,整合武汉城市圈保险市场,发展各种新型保险业务,拓展保保险市场。

  5、以长江证券公司为基础,整合地方信托投资公司,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支持发展为城市圈服务的地方金融产业。

  6、鼓励发展多种金融工具,推进各类专业中介机构的规范和发展。积极发展信托、债券等投融资工具、争取国家支持在武汉市开展发行企业融资债券、资产证券化和商业银行发起基金试点工作。打破垄断,按照市场机制规范发展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统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规则,尽快培育发展完备、高效的服务体系。

  7、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步伐,形成城市圈统一的金融信息化体系。十一五时期,要建设完成圈域内统一的信息化支付系统、客户信用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圈域网上银行、金融信息通道、金融数据指标体系,为城市圈金融一体化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平台。

  8、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中介人才。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教育资源,加大培训力度,为武汉和周边城市输送更多的金融人才。加强圈域内人才交流与流动。积极引进高层金融人才。改革金融机构用人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三)规划建设武汉金融街,鼓励金融机构向金融中心区集聚

  支持武汉规划建设金融密集区,形成金融体系比较完备,金融机构区域总部云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街”。积极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尽快改革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工具,打造金融中心的最佳软硬环境,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适宜金融产业聚集的地区。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国内股份制银行,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在武汉建立区域总部。十一五时期,武汉金融街要初具格局,基本奠定武汉作为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四)健全金融风险防化体系,基本建成武汉城市圈金融安全区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大力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武汉城市圈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经营制度,进一步降低不良资产比重,构筑防化风险的内部机制。进一步完善“机构内控、行业自律、央行监管、社会监督”,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一体化的金融监管机制。

  三、商品市场一体化建设和布局

  (一)基本目标

  巩固提升武汉商贸流通市场优势,完善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结构,培育市场中介,推动武汉商贸龙头企业向圈内扩张,努力在“十一五”时期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黄石、孝感、仙桃、咸宁为区域商贸中心、以中小城市为基础、覆盖城市圈广大城乡的多层次市场网络为依托、与城市圈主要产业密切配套、相互促进的一体化商贸市场体系。

  (二)商品市场一体化布局

  1、强化武汉市场龙头地位。

  一是优化完善市场结构,紧密围绕武汉及武汉城市圈支柱产业,发展配套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形成产业与市场相互融合、密切互动的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钢材、汽车、建材、纺织、电子、化工、食品等专业性龙头大市场,围绕周边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进一步发展全国性、区域性的农副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形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市场中心。组建武汉长江流域棉花交易中心。扩展和提升武汉商贸业的优势,以集聚式的商贸街和覆盖面广的连锁体系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优化商贸布局,初步建立起消费便捷、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大都市商贸中心格局,满足本地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满足周边城市城乡居民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二是强化和完善市场功能。强化武汉市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此,必须坚持以企业的市场行为为主体,加强武汉商贸企业的集聚和扩张。继续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积极培育本地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向城市圈周边城市布点,建立产品供应基地,形成统一的连锁网络。鼓励周边城市企业到武汉设立营销中心和销售体系,鼓励周边城市农副产品进入武汉市场和超市。同时,要大力改善市场流动功能和效率,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手段,着力于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与物流体系相衔接,大力推进基于信息一体化、配送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实现与武汉周边城市相关产业和市场互通互动,一体化运作,

  2、与武汉大都市商贸中心相呼应,积极支持黄石、孝感、咸宁、仙桃建设面向鄂东、鄂东北、鄂南和江汉平原的区域性商贸次中心。

  要改变当前武汉城市圈市场结构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市场效率和满足企业、群众对市场的要求为目标,合理构建商贸市场的区域布局,打造城市圈东、南、西、北部的商贸次中心。

  根据群众消费力的水平和区域布局的状况,可考虑在城市圈东部以黄石为次中心、在城市圈南部以咸宁市为次中心、在城市圈西部以仙桃为次中心、在城市圈北部以孝感为次中心。咸宁、孝感基本上是这一区域已形成的经济和市场中心,仙桃无论从产业规模、人口规模还是市场规模和活力看,都具有成为区域次中心的条件和基础。问题在于城市圈东部,以武汉为中心,黄石、鄂州、黄冈三个中等城市依次排列,相距不远,都有成为区域商贸次中心的要求。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分析,我们认为,还是黄石更具备条件。一是其城市人口规模本身就比较大。目前黄石市区已有65万人口,大冶市区也有十多万人,与黄石市区已基本连成一片,今后黄石市完全可能在五年左右形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人口的集聚是商贸中心发展的首要条件,这也是其它城市所不及的地方。二是其产业规模也比较大,对市场和物流的要求都十分突出。需求的强劲为商贸次中心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三是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都比较优越,特别是离武汉有近80公里的路程,与武汉大市场有相对的间距,有利于吸引周边购买力。离武汉太近、太方便,群众就直接到武汉去购物了。四是市区的规模和环境也有利于吸引企业和消费者。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以黄石为城市圈东部商贸次中心比较合理。

  打造城市圈商贸次中心,首先要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发展商贸流通市场一定要走出过去主要靠政府建设市场为主的模式,让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到如何激活市场主体上来。一方面,要吸引武汉的大型连锁流企业及本地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商贸产业和相关服务,通过大型流通企业内部系统和城市圈发达的物流系统,加强同武汉市场的“连锁”互动,使武汉大都市丰富的商品资源和运营优势能更充分地延伸到周边地区,与本地企业和产业特色相结合,形成本区域独特的价格、营销、环境优势,为满足本区域群众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创造便捷的条件。“本地什么都有,何必到汉口”,缩小了与武汉购物的差距,才能使消费力在本地实现消费。另一方面,则要大力鼓励本地企业和群众创业,发展紧密围绕群众消费要求的各种类型的商贸业态和经营方式,使本地商贸流通企业能迅速成长,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群。同时,注重商贸业态和手段的创新,强化和完善商贸体系的集聚、辐射功能。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区域商贸市场相对集聚的格局,成为城市圈区域性商贸次中心。

  3、积极支持城市圈内各中小城市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延伸覆盖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商贸网络,为满足群众基本消费需求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

  各中小城市是天然的商贸集聚地。应当作为武汉城市圈多层次商贸体系的一个重要层级。要把满足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和企业对本地的基本流通需求作为出发点,把活跃商贸流通业、完善体系和功能作为本地发展服务业和市场体系的一个突出重点,下大力吸引外地商贸龙头企业到本地发展,下大力激发群众创业积极性、增强本地商贸企业的活力,下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功能。十一五时期,要把健全社区和农村商贸网络建设作为突出重点,基本解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购物难的问题。

  4、鼓励武汉周边八市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商贸市场主体,围绕城市圈的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紧紧围绕本地产业格局和发展需求,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强化为本地和城市圈产业服务的功能。如在黄石鄂州一带重点围绕冶金水泥等产业发展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在仙桃、天门一带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在条件较好的具有规模效应的农副产品板块基地发展农副产品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体系等。对此,除政府要加强规划外,更要尊重市场本身的成长规律,将政府规划与市场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在十一五时期,努力使形成布局合理、与各地产业发展紧密配套、富有成长性的专业市场体系。

  5、以市场信息一体化为先导,以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为手段,以健全的物流服务体系为基础,加强城市圈内各市场间和客户间的互通、互动、互融。

  市场一体化关键在功能的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则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各地市场的“无缝连接”。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在信息一体化、物流一体化基础上的功能一体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有形市场基础上突破性地发展无形市场。在“十一五”时期,实现城市圈内各城市主要商品市场在价格、货源、服务上的信息共享,网络市场和电子商务要初具规模,城市间物流体系的衔接配套要基本形成,城市圈主要商品市场的信息一体化、物流一体化要有明显进步。

  四、推进技术市场一体化

  技术市场一体化的重点,是激发武汉科技资源的活力,打造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市场网络,强化和完善技术资源为企业和产业服务的功能,以技术服务产业化为主要目标,以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为主要渠道,以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主要平台,大力推进技术市场一体化。

  1、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武汉技术市场中心建设。一是整合扩张提升武汉有形技术市场。借鉴沿海城市成功经验,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心,整合武汉各方面技术和技术产权交易,建设以电子报价系统为基础,以高素质经纪人队伍为依托,以规范高效服务为支撑的技术市场体系。十一五时期,武汉技术(产权)交易额力争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实现翻番。二是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发展各类民营研发、服务、中介机构,形成技术市场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三是完善各类主要面向武汉和周边城市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十一五时期要面向城市圈支柱产业,在武汉设立公益服务型的行业生产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产学研结合,组织各类研发创新中心;整合科研设施,鼓励科技资源共享,建设面向公共服务的科技设施平台;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技术资源为企业服务,为周边城市服务。

  2、以信息化手段为主要载体,推进武汉技术市场中心与周边各市联网,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十一五时期,武汉周边八城市都要开通连接武汉技术市场的电子报价窗口和电子业务系统。武汉和各城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之间以会员制为纽带,统一规则,共享资源,实现武汉和周边城市技术产权交易的异地同步运作。

  3、鼓励武汉的技术服务机构到周边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服务业务,鼓励武汉和周边 执笔:梁亚莉)

    来源:湖北省决策资讯网

(本文来源: 编辑:肖诗荣)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