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特区经验

更多

李鸿忠:深圳特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 2007-12-16 16:1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对特区的一系列新动向,深圳更愿意概括成“特区新内涵”,而不是此前一些媒体所说的“新特区主义”。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之际,中央及广东省新闻媒体派出采访团来到深圳,在记者见面会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明确了这一观点。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也出席了昨天(2005年8月17日)的见面会,这也是李鸿忠与许宗衡首次同时在公开场合接受媒体采访。

  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公布,这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诞生,到今年深圳特区成立25周年。近期以来,来自中央、广东省乃至海外的众多媒体云集深圳,集中报道25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重大成就。记者见面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长王京生主持,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北方出席。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接受媒体采访,这是李鸿忠和许宗衡就任之后的第一次,表明深圳对此次记者见面会的重视。

  改革创新是别名此前在多家媒体上出现的“新特区定义”、“新特区主义”这一提法,李鸿忠表示不赞同。按照李鸿忠的提法,深圳是被赋予了更多“特区新内涵”。“特区牌子不能丢,旗子高高举起,要更加鲜艳,更加夺目。”李鸿忠说,“今日之特区与昨日之特区已完全不同。如果还是特殊政策,我们就不能特下去。今日之特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开放,力度更大,胆子更大,勇气更大。”在解释何以确定这一“特区新内涵”时,李鸿忠表示,深圳就是靠改革创新起家的,如果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深圳这个现代化城市,“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别名,特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改革创新。”在昨日的记者见面会上,李鸿忠阐释深圳有“四新”:除了明确“特区新内涵”,其他还有“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拓展发展新路径”和“塑造特区干部新风貌”。

  谈及“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李鸿忠说,经过25年发展,深圳面临发展与自然系统的矛盾、发展与社会系统的矛盾两大矛盾,深圳提出建设“和谐深圳”,发展更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据其透露,对科学发展观,深圳将出台指标调控体系,包括有4个大项、41个小项,今后深圳将执行两套经济指标系统,一套是国家、省里传统指标系统,一套是通过新的指标体系进行衡量。“拓展发展新路径”主要包括“一个策略两个意识”。李鸿忠介绍,“一个策略”是指“半步走”策略,积小胜为大胜。“两个意识”即公民意识和大忠臣意识,敢人之不敢,先人之更先,同时具有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对“特区干部新风貌”,李鸿忠用五个“更”加以定义,即更强责任感,更加务实作风,更加有执行力,更廉洁风气,更团结氛围。

  要使政府可考核在昨日的记者见面会上,许宗衡介绍,政府机构改革将重点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事权分离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机构、编制规范化、法定化,使政府成为可以考核的政府,公务员成为可以考核的公务员。优化出的富余人员将投入到执法一线。

  许宗衡透露,要将政府工作处在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推行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建设,把政府行为的全过程纳入行政效能监察范围之内。对行政不作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将进一步完善行政责任追究制,严格追究。

  ■答记者问深圳劣势:资源人才文化积淀问:在深圳经验全国全面推广的情况下,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李鸿忠:深圳没有绝对优势,只能说有些相对优势,或者说特色。一是市场机制比较健全。深圳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地方,为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提供了经验借鉴。在WTO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体制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存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深圳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运行体系比较健全。

  二是观念意识。深圳人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宽容度和改革意识都较强,深圳最适合创业和创新。有省里领导来深圳视察时问我们科技产业化的诀窍在哪里?我说就是机制和意识。

  三是移民文化。来深圳的人都是不甘寂寞的,都是有梦想的人,深圳的活力和创造力很强。

  四是区位优势。深圳毗邻香港,深圳发展起步时就接受了香港的辐射。

  第五就是经济结构。我认为,在竞争中不能奢谈优势。

  深圳也有劣势,一是资源缺乏;二是人才,深圳自己培养的人才太少;三是文化积淀;还有社会服务等。但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正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发展路子。

  问:下一步深圳对外开放方面有何设想,深港合作的近期工作是什么?

  许宗衡:去年深港签署1+8合作协议后,到现在两地政府已经进行了第11次协商。原来深港合作只在跨境基础设施和经贸方面,现在扩展到了科技、教育、文化、金融、环保和社会管理等多方面,我们还将提升两地经济和产业分工方面的合作。

  年内我们将组织政府代表团赴港访问,对1+8合作协议一年多来进行的合作项目,以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更重要的是要商谈开展对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部署大型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问:深圳出台的1+5人口管理政策备受关注,政策中提到将适当提高户籍人口比例,这样可能会拉低一些经济指标,深圳做好这种准备了吗?

  许宗衡:适当提高户籍人口比例只是1+5人口管理政策一个方面的内容,政策规定和界定了落户深圳的三个途径:技术入户、投资纳税入户和政策性入户。其中,技术、投资纳税入户是为了解决深圳发展所急需人才入户问题,这些人才可带来社会财富的边际效益增长;政策性入户是为了解决调入人才夫妻分居、子女、父母随迁问题,是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对于所需要的人才,深圳的大门是敞开的。

  事实上,深圳在计算各项经济指标时,已经包括了常住人口,去年人均GDP就是以597万人口进行计算的,其中432万是暂住期一年以上的。据我所知,在全国人口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深圳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因此,适当扩大户籍人口比例不会对深圳人均GDP产生影响。(普德法、方常君)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 编辑:董育雄)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