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黄冈概况

更多

黄冈古代建筑

发布时间: 2007-12-16 15:30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八、衣钵塔
  衣钵塔位于黄梅县四祖寺,东南距四祖寺500米。该塔为单层石塔,塔高3.17米,系麻石仿木结构,塔基平面呈四边形,塔基边长2.32米,高出地面0.44米,基座上置高0.8米的六边须弥座,束腰处每面分别雕刻象、狮、葵花等图案。门高0.5米,宽0.33米。门为版门式,门板上还饰乳钉纹二排,每排3~4米,门心配有石锁。塔身上端用整块麻石凿成翘角飞檐,瓦面雕刻精细逼真,顶冠置莲瓣,摩氏宝珠塔刹。
  该塔造型别致,轮角圜和优美,雕刻艺术有宋代的建筑风格。省政府1981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文庙大成殿
  文庙在罗田县凤山镇胜利街,县人民政府门首。始建于元代,即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知县周广将县治从魁山脚下(今石桥铺四口塘旧县畈)迁到官渡河(今县城)后,在城内归厚巷(今城东处)建文庙。在明、清两朝统治的数百年间,多次遭洪水、兵燹毁坏,迁建和重修达12次,最后一次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今仅存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木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50平方米,是由48根半截石柱和半截木柱相接拔地而起,分上下二层,重檐翘角凌空,正脊距地表12米,上檐距地面7.2米,下檐距地面5.3米,基高出地面0.6米,柱石礎为单层四方形和二层、三层鼓状形,内柱高于檐柱,四周檐柱梁尾插入内柱身,为抬梁与穿斗式木构架,格扇门、槛窗,檐柱外用青砖封闭,墙上有彩绘龙、凤、人物图案。该建筑为罗田县博物馆馆址。
  十、郑公塔
  郑公塔又名椿山塔,在武穴市郑公塔镇郑公塔村,郑公塔镇南侧的太白湖滨。该塔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1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修。塔为石基、砖身、铜顶,平面呈现八边形,通高19.74米,七级八角,层层设檐,间置门窗,二至七层间,每层每面均有一佛龛,威武凝重,古朴大方。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柏子塔
  柏子塔在麻城市闫家河镇柏子塔村西北角的九龙山上。该塔建于唐德宗四年(783年),系砖砌成,仿木结构,七级六角重檐楼角式,基台石质,顶覆铁镬,通高28.6米,除第一层利用岩石面南凿一券顶门外,其它相间门窗皆属假设,其左右上角各置一小龛,中供佛龛,布局疏朗而巧妙,内有螺旋踏道,可登顶远眺。省政府1956年11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圣庙
  圣庙又名孔庙,也称儒学,在麻城市城关镇,中共麻城市委机关大院内。始建于宋代,明洪武年间重建(1368~1398年),后几度颓毁,几度修葺重建。圣庙为座北朝南向,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阔18.15米,进深13.5米,正脊距地表高10米;庙内有30根圆台面麻石柱;地面为棱形青砖,末端筑有朝圣的拜台,拜台的石条均有花纹图案。该圣庙保存完好。
  十三、安国寺
  安国寺在黄州城南,青云塔北约200米。始建于唐显庆三年(658年),历宋、元、明、清各个时代扩建与重建,现为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建筑。该寺为座北朝南向,面积1400平方米,面阔13.3米,进深32.5米,群体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主体,成对称形组合,由寺门、庭院、厢房、天王殿组成。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封火山墙,柱均为复合式。该建筑现保存较好。
  十四、青云塔
  青云塔又名文峰塔,在黄州城内钵盂山上。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重修。塔为石砌楼阁式,高43米,七级八角,层层出檐,塔身中空有一小孔从上至下贯通,塔身底层八面以阴刻楷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字,西北正门楣上嵌有“全楚文峰”,东南兑门可入塔内,内设阶梯,可盘旋至顶。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陡山吴氏祠
  吴氏祠在红安县八里镇陡山村。该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祠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阔五间,总面积680平方米,单檐布瓦硬山顶,砖木结构,两侧为马头墙,龙头鱼尾式屋脊,祠前为牌坊式门楼、门额、立规。柱坊均以上好下江石条砌成,门高2.5米,宽1.5米,门楼青石阴刻正楷“吴氏宗祠”。出檐飞角,檐下斗拱由特制砖件拼装,飞角吻兽保存完好,牌楼及三重屋顶均装有攒尖,山墙上方饰山水人物花草彩绘。祠前有戏楼、天井,中为卷厅,后为正殿。该建筑运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彩绘等湖北民间工艺装饰,题材广泛,既有古代历史人物故事,又有珍禽异兽,楼前横梁上雕武汉三镇全景。卷厅中有镂雕“金鼠戏葡萄”木雕,建筑保存完好。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双城塔
  双城塔在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林河村,倒水支流柳林河右岸的岗地上。该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为六角十三级,高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各层斗拱、檐角、勾栏、门窗、神龛均以特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密合缝,各层均安天花藻井,饰莲瓣、双线、牡丹等花纹,精巧玲珑,布局有致,内设阶梯,盘旋至顶,远眺四周。据《黄安县志》载: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邹普胜、冯煊驻双城时所建。省政府1981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段氏住宅
  段氏住宅在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湾村,瓦寺前河北侧维淑湾前。该住宅系光绪年间湖北候补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二十八年段润霖续建,是一座建筑精巧,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清代建筑,也是一处革命旧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英山县红四区区政府保卫局设在此处。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万年台
  万年台又名戏台,在浠水县马垅镇福主村的小集镇上。万年台由前台、后台、化装室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凸”形。清道光九年(1829年)建。前台基高1.8米,通高9米,阔6.1米,进深5米,面积30.5米,由四根立柱支撑,前柱石质,两柱上横置木雕龙凤,台檐三面檐坊雕刻龙凤花纹,前檐枋上置“云管阳春”四字木匾,歇山顶式,正脊中瓦垒三角形饰,垂脊微上翘,正脊、垂脊端尖安鱼形兽,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满布如意斗拱;后台前檐内收与前台后隔板平,面积74.6平方米,中贯檐枋,枋上镂刻戏曲人物图案,枋下安隔扇窗,槛下砖砌硬山封顶,两山墙为封火墙;化妆室为后台底层,南侧墙安小门,门外楼梯边后连台。该建筑1994年由文物部门进行过维修,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文庙
  文庙,亦称儒学、学宫、孔庙,在浠水县清泉镇内,浠水河的右岸边。文庙始建于宋,元末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毁,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建,康熙、雍正、乾隆、同治重修,现存大成殿脊枋下留有“大清同治八年岁次己巳仲秋吉旦重建”墨记。文庙总体布局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均衡对称的布局方法,南北依次布置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前左右布置着东、西廊庑,其后左为尊经阁,右为明伦堂,总面积631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通高14米,檐高8.8米,殿下台基高1米。梁架结构为抬梁式,斗拱形制为三翘如间斗。屋面盖小青瓦,正脊两端安正吻,中间安双重瓮塔,垂脊安化生怪兽,骑楼正脊微上翘,中间放双重瓷塔,两端无装饰,前檐两饯脊安鱼形兽。殿南面下层安装六抹头隔扇门,中槛以上安横披,北面下檐次间门与南同。前檐上、下层檐枋两端雕仙鹿图案,骑楼额枋雕四龙戏珠云纹图案,平板枋上雕云纹,骑楼两牌风板雕卷草花纹图案。棂星门为石构外,余均为砖木结构。该建筑现为浠水县博物馆馆址。省政府1992年12月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源: 编辑:孙方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