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联席会议

更多

罗清泉同志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7-12-14 14:4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同志们:
  七月七日,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会议,正声同志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今天,在孝感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检查和交流城市圈建设各成员单位落实七月七日会议精神的情况,部署和启动《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和安排近期需要启动的主要工作。一百天时间内,接连两次研究部署武汉城市圈建设,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上午,大家,现场参观考察了半天。刚才,四个市和三个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安民同志就《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作了具体说明。大家讲的意见很好,很受启发。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我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审时度势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正声同志在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使其发展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三大城市圈相呼应的、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加快其建设步伐,有利于突破现有行政体制及金融体制的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城市取向。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要素向高效率的区域流动,推动城市圈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且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升级,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接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搞好产业对接的前提下,开展市场对接、科技对接和交通对接,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突破口。
  产业对接方面,黄石、孝感、仙桃等八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武汉的产业资本,通过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与武汉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黄石市大力发展与武汉市的汽车、空调、冰柜等产品相配套的压缩机、离合器等数十种产品,成为武汉相关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到目前为止,黄石与武汉合资合作建设项目已达16个,总投资30多亿元。
  市场对接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商贸合作范围。孝感市进入武汉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达60多个品种,年销售量160万吨,销售额30亿元,占孝感全市农产品商品量的40%。仙桃水产品在武汉大型水产批发市场成交量达7.68万吨,占武汉市淡水产品年总成交量的35%。
  科技对接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与武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仙桃市积极促进本地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在汉科研院所开展高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全市已有200多家企业主动与武大、华中科技大、华中师大、华农等30多个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很多企业将研发中心联接延伸到了武汉各高校院所,利用武汉的科研成果实施技术改造300多项。仙桃中星电子、仙隆化工、九珠蛋业等一批企业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得到了快速发展。
  交通对接方面,武汉市已规划7条快速出口路,分别通往洪湖、孝感、红安、仙桃、鄂州、麻城、咸宁、汉川等8个周边城市(县城)。快速通道建成后,均可1小时通达。这7条快速出口路建设总里程207.6公里,按双向四至六车道设计,总投资约为91.1亿元。武汉至孝感快速通道已于去年12月开工,其他6条快速通道也将先后开工建设。这7条快速通道的建成,必将拉近城市圈内各城市的空间距离。
  二、抓紧启动《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统筹武汉城市圈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国家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区域规划。尽快编制好《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反复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刚才,安民同志已就编制工作方案作了具体说明。为了尽快圆满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我再强调一下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分工和时间要求。
  第一,《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属于区域规划范畴,包含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空间协调规划三个方面。从规划工作的重点来讲,基础设施整合,需要着重解决重复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空间结构优化,需要明确空间发展方向和重点,解决区域内部特别是跨行政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从全省乃至全国视角,解决城市圈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职能分工和定位问题;土地、水等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目的是让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协调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使规划得以顺利落实。
  第二,《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华中师大有关专家组成联合课题组,省发改委负责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和九市政府积极配合。
  第三,城市圈建设各专项规划由省发改委牵头,省直相关部门和九市配合编制。具体包括:城建专项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水利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农业产业化专项规划、现代物流专项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旅游专项规划、通信专项规划等。
  第四,城市、圈建设有关财政、金融、保险方面的改革实施意见,分别由省财政厅、省金融办、省保险办提出。
  第五,九市政府分别提出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实施意见。
  以上规划及改革实施意见要求在2005年3月底之前完成并通过评审验收。请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相关部门及各市政府高度重视,作好安排,组织精干力量,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三、抓好武汉城市圈重大项目建设
  项目是构建城市基本框架的要素,是吸引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需要有重大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及重大产业项目来拉动。要通过项目实现五个方面的带动:一是用项目带动发展合力的形成。通过项目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氛围、集聚合力。二是用项目带动思路的深化。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湖北率先在中部崛起”的思路来开展工作。三是用项目带动各项改革。围绕项目落地,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四是用项目带动来突破难点。只有项目落地了,才能增加就业,经济才能发展,才有财力解决好社会保障等具体问题。五是用项目带动环境建设。营造人人支持项目、配合项目建设的氛围,促进项目建设环境的根本好转。
  (一)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联合招商引资。
  省推进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项目库已基本形成。为做好产业的对接和储备工作,各城市也要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宏观经济预测、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情况、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标等信息。充分利用武博会、武洽会等国际性商务活动平台,联合策划设计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对内对外重大招商活动,协调各市引资优惠政策,树立城市圈整体品牌形象。
  (二)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支撑,加快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推进城市圈产业一体化。
  1、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群建设。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推进武汉国家光谷电子和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在今后二、三年内建成目前已经列入国家专项计划的武汉烽火、华工科技、孝感4404、黄冈广济药业、仙桃中星电子等10个项目。近期启动武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前期工作,加快消费类光电子产品的招商引资工作,力争今后五年内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能源光电子、光电子器件、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推进武汉市健民、武汉中联、潜江制药、广济药业等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快以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市庙山医药工业园为重点的医药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合成新药及现代中药产品,形成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群。
  2、关于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建设。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进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加快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一五”开工建设。通过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的开发及深加工。近期加快武汉石化为配套80万吨乙烯项目的扩建工程。加大以武汉市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发展汽车用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品,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产业群。
  3、关于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建设。以新东风为龙头,以武汉市、孝感市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提高城市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近期抓紧建设东风本田乘用车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神龙汽车标致一雪铁龙系列产品技术改造项目,福星科技2万吨子午轮胎钢帘线项目等。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加快系列激光器的开发和激光加工成套设备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等机电——体化产品,努力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群。
  4、关于轻工纺织产业群建设。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烟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协作配套,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围绕晨鸣纸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依托丝宝集团,做大做强日用化工产业。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市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等为重点,上下游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联合重组,围绕服装的配套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等重点产品,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三)加快能源、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
  1、能源项目建设。确保在建的蒲圻电厂、黄石西塞山电厂二期工程、青山油改煤工程今年按计划全部建成投产,重点抓好阳逻电厂三期工程、大别山火电厂、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九宫山风力发电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湖北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忠武”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年底前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抓紧在建的武汉、黄石、鄂州、孝感、仙桃、潜江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工程建设,确保与“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同步建成。
  2、交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武汉市绕城公路东北段高速公路项目和阳逻长江大桥的建设,争取武汉市绕城公路东北段今年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快武汉至周边城市的7条高速出口公路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国家尽早审批杭兰高速湖北段、黄石长江公路二桥和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的预可研报告,抓紧兴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武汉新火车站、黄石火车站、合肥至武汉铁路,加快建设武九、汉丹铁路扩能提速工程。抓紧实施武汉天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阳逻新港区建设工程、汉江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建设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等项目。
  四、优化创新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软环境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一是尽快建立城市圈建设工作通报制度。九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方面的工作要及时向省城市倡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二是建立圈内城市领导协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城市间考察、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协调解决有关具体问题。三是选定城市圈关联度强、配套效率高、发展前景广的优势产业,成立相应的行业协会,从产品设计、技术攻关、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领域加强组织和指导。四是建立企业联系会制度。可由各地企业家联谊会组织企业相互考察学习、洽谈项目、联合办展,构建区域性大企业集团,在共创商机、解决纠纷、资助扶持、产品宣传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消除市场壁垒,优化区域合作环境。认真清理现行政策及相关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歧视政策,为城市圈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重点在产业布局、市场准入、居民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组,提高城市圈整体竞争力。
  (三)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清理并协调各市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推进税费一体化改革,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差别导致不良竞争。对城市圈建设中涉及的科技三项费用、高新技术发展引导资金、重大技术开发基金和国家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基金等资金,在安排和使用上给予适当倾斜。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省对城市圈内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水、电、气的投入。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改进对城市圈的财政补贴。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
  (四)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在社保资金调剂、扶贫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加大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各城市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特别是武汉、黄石老工业基地改造。支持和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特定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城市圈。
  另外,部分市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请省推进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方面抓紧研究,提出工作意见。一是研究策划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设立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规划课题,就发展武汉一孝感、武汉一黄石轨道交通问题开展论证。二是研究武汉城市圈统——通讯区号问题。周边8个城市与武汉市的空间距离仅100公里左右,商贸往来极为频繁。实现圈内区号统一,有利于促进圈内城市的经贸往来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是促进圈内务城市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请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向国家信息产业部争取支持。三是理顺电力、金融、保险管理体制,研究天门、潜江、仙桃三市的电力、金融、保险机构划归省级直管的问题。四是向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汇报,争取国家同意我省使用前些年结转的用地计划指标。五是增加武汉高校共建生指标,扩大安排到另外8个市,享受武汉市相同的政策待遇。
  同志们,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前期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深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九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不断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为促进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 编辑:方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