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家视点

更多

经济学家热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实施方略

发布时间: 2008-01-01 11:02   来源:    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可谓今冬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07年12月29日,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举办学术年会,来自省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经济学家纷纷对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开展颇有见地的理论解读。
  “两型”定义是“框框”吗
  正准备轰轰烈烈地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巨浪,武汉城市圈马上又被赋予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验的定义。如何面对“两型”定义?
  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教授乐观地认为,“两型社会”是由中国改革发展阶段新的矛盾、问题、目标所决定的,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性选择和期盼,并非限制发展的框框。这对于我们避免走东部沿海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很有益处。
  省社科院院长赵凌云教授则认为,不能忽视试验区“双刃剑”的效应。它扩大了城市圈的改革空间,但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发展模式、思想模式下,客观上也约束着湖北的发展空间。比如,东部地区很多产业特别是双高产业,我们不能承接。“湖北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阶段,还是以规模扩张的重化工业为主。要降低污染,减少能耗,我们在工业前中期的基础就悬空了。”他认为,政策面和领导层必须尽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机制,否则有限的资源很快就会变成现实的制约。
  我们需要怎样的产业创新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简新华教授认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功能定位必须明确。“1+8”城市圈应建设成为中部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同时建成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和采用循环经济方式发展的新型制造业中心。
  “武汉城市圈要打造的制造业中心,不是传统制造业中心,也不是一般的加工业中心,更不是原材料生产中心。如果还是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就不可能建成‘两型社会’,因为这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他认为,建设“两型社会”与“制造业中心”并不矛盾,应该推进的是装备制造业和以高新技术业为主体的新型制造业中心,绿色产业、环保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应是其主流。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曹阳教授提出了“创新集群”的新观点。他认为,武汉城市圈只有从产业集群上升到创新集群这个阶段,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持续自主创新的试验区,也才能在创新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倡行“两型社会”新风尚
  著名经济学家夏振坤教授提出,“两型社会”构建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整个社会都应该厉行几个转变,“要从无限膨胀型的增长方式转为节制型的增长方式,要从资源浪费型的生产方式转向循环利用型的生产方式,要由超需要的消费模式转到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他认为,现在全社会超需要的消费导致了相当大的资源消费,这也是不少生产企业片面追产值、追销售额的诱因之一。
  伍新木教授也提出倡议,要从GDP中解放出来,树立“两型社会”新理念;从崇奢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倡行“两型社会”新风尚。他认为,“两型社会”新风尚,可从构建“两型”家庭、社区、单位、城市启动。(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刘凤刚)

(本文来源: 编辑:方田)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