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新闻频道 > 中国30年

宝钢30年:钢铁大国崛起的样本

发布时间:2008-03-12 09:58:00 来源:

  1978年11月7日,在上海宝山区月浦以东的滩涂上,一根桩“咣”地一声落下。
  一个设计规模为年产钢、铁各600万吨的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成为建国以来最大的工程立项。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钢铁工业虽然已具备一定基础,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近30年,恍如云烟。当年那个立在滩涂上的钢铁厂,已经由一个“新生儿”经历了新建、扩建、重组、改造等种种历练,成为中国钢铁业领袖,并跻身世界钢铁巨头行列。
  日渐强大的依托背景是,深谋远虑,宝钢的30年,承载了中国钢铁业实现现代化和先进化的所有梦想。
  而在宝钢逐渐强大的背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面临的产能不足、技术不优、原料不够、规模不大等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一个钢铁大国如何真正崛起的“反思”。
  争议中诞生
  宝钢最初纵横18平方公里的厂区是依港口而建的,在黄浦江上有一个延伸到江中1600米的宝钢主原料码头,当时能停泊数万吨级货轮。而当时称得上是宝钢“老大哥”的鞍山钢铁集团等传统钢厂要么是依矿山、煤炭资源而建,要么就在市区,因此单纯是宝钢的选址问题,就曾引起业界质疑。
  从宝钢打下第一桩到1985年建成投产,经历了7年漫长时间,其间围绕着要不要建宝钢、能不能建成宝钢的问题一直不停争论。除了说上海没有铁矿石、没有煤,对于花那么多钱引进国外技术更是不理解。时任宝钢工程建设总指挥的黎明感慨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一个企业能引出这么大争论,国内之前从没有过。”
  宝钢一期工程从原料输入→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初轧的成套设备和技术,都是从日本引进的。当时宝钢的技术引进谈判,从询价、报价直至签订合同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牵涉了7个国家30多家厂商、100多个专业代表团。前后有2100多批、4500多人来华商谈。最紧张的时候,甚至同时开列108个谈判桌。有两个数字足以让人惊叹:一是引进谈判13000多场次;二是消化技术资料、图纸达320吨。
  不过,在争议纷纷的1979年,邓小平在当年9月份的一次会议上高瞻远瞩地说:“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这句话成为支撑宝钢建设下去的最大动力。
  近30载时光流逝,伟人留下的踪迹依然清晰,事实也验证了他的话。宝钢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保本微利,之后又实现了利税连年大幅度增长。而投产10年后,国家在宝钢的原始资本增值了1.2倍。2000年6月30日宝钢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宝钢人曾自豪地算过一笔账:已上交一个宝钢,还掉一个宝钢,新建了一个宝钢。而根据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新建钢厂必须依港口而建,30年前类似宝钢的沿海选址如今已成为新上钢铁项目的必要条件。
  重组中壮大
  1998年11月17日,以宝山钢铁总厂为主体,吸收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成立。这个首例钢铁企业重组当时也不被业界看好,标准普尔更是调低了宝钢资信评级。
  而当时任新组建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谢企华顶住了压力,开始进行重组后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还花了8900万美元引进日本新日铁公司先进的管理软件,并把引进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新出了“集中一贯管理”模式。
  经过6年努力,新宝钢不仅在国内连续数年稳坐第一把交椅,还成为国内竞争性行业中首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标准普尔因此又重新调高了宝钢的评级至A-,全球钢企中除了宝钢,只有韩国浦项制铁公司目前享有此盛誉。
  2005年6月,刚刚宣布整体上市的宝钢对内部架构进行大重组,股份公司旗下组建了宝钢分公司、不锈钢分公司、特钢分公司和贸易分公司四大分公司和原料中心、销售中心以及技术中心三大中心。如今,在四大分公司下面,宝钢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
  近30年里,宝钢结束了中国钢铁业只能提供汽车内部用材的历史,并开始向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供货;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冰箱面板和高跨度斜拉桥的垄断;用三个月时间让中国人用上了自己的钢制易拉罐,以及高强度石油钻杆、油井管,并将后两种产品出口到中东、欧美等市场。
  由大到强的烦恼
  2003年,宝钢曾携手日本新日铁、欧洲的安赛乐合资组建了国内第一家汽车板生产企业,从而用国内市场换来了日本和欧洲先进的汽车板技术。
  宝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现在的宝钢虽然有了自主创新,但速度和质量毕竟还不如日韩以及欧洲企业,如果宝钢现在再想引进他们的技术,已经基本没有了可能,只有依靠自身能力不断提高技术优势,才能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正在搬迁的首钢同样遇到了宝钢的尴尬。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透露,当初国家批准首钢搬到曹妃甸去的时候,反应最强烈的是日、韩钢铁公司,他们拒绝提供新技术,甚至连谈判都不许。最晚到2010年全部建成投产的新首钢,将成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临海而建的钢厂。无疑,这种交通运输上的优势,将会对更多国际钢铁巨头造成威胁。
  这种转变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将因需求的旺盛、市场的向好而日渐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向世界展示一个钢铁大国从大到强的未来。

编辑:

Copyright © 2001-2020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