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长江商报)(记者王晴 通讯员 张继涛)“哟,‘老常同志’今天又准备到谁家帮忙呀?”昨日上午,熊约翰刚出门就遇上邻居和他打招呼。63岁的熊约翰自2006年退休后就每日早出晚归,四处帮忙,被社区居民称为“常务志愿者”,大伙都喜欢叫他“老常同志”。在他的影响下,另外9名热心居民也自愿加入,组成了“常务志愿者服务队”。昨日的百步亭社区志愿者讨论会上,居民们抢着讲述了“老常”们的热心趣事。
半夜蹲点抓狗叫现行
“他们真是有点‘岔’。”第一个“揭底”的居民说,只要谁家有矛盾,队员们就要“岔”过去。
怡和苑北区的章程最讨厌楼上养的宠物狗,每到半夜就狂吠,吵得他们无法安睡。得知情况后,熊约翰就和队员陈巧云上门了解。那位犬主已经办理了犬证,他们只好多次劝说。经过几番口舌,犬主人同意晚上将狗关到背楼的阳台,但第二天,章程反映狗吠依然扰民。
当晚11点,熊约翰和陈巧云就守在该楼栋前的草坪上,观察狗吠情况。“汪—汪—汪!”突然,熊约翰学起了狗叫,楼上的狗立刻跟着狂吠起来。“你的狗晚上确实一有动静就叫。”得到证据,熊约翰和陈巧云再次上门和犬主沟通,犬主当即答应晚上将狗关进家中,不会再扰民。
“要对得起‘老常’的称呼”
“还有‘岔’事呢,他们老人也管,孩子也带。”“揭底”居民开始细数“老常”们的事情。
“我给楼上马爹爹送点去。”熊约翰家刚刚包完饺子,他就煮了一碗出门了,送给楼上的空巢老人马爹爹。平日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都要给80岁的马爹爹送上一份。除了马爹爹,常务志愿者们还负责照顾着社区里的200多户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家庭,有困难时随叫随到。
“倩倩,跟妈妈回家。”昨日下午,上班族小李从常务志愿者秦淑芬家接走了女儿。许多双职工家庭没有时间接送孩子,秦淑芬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每天一到放学时间,她就挨个学校接孩子,等家长们下班再到她家一一接走。“只要家长们信任我,这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我们要对得起居民们给我们‘老常’的称呼。”队长熊约翰表态说,既然大伙给了他们“常务志愿者”的称号,他们就要保持常态地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