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历届阅兵故事

更多

国庆大阅兵沉寂24年:1984年天安门重现辉煌

发布时间: 2009-09-23 15:3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从1960年到1983年,国庆节的首都没有举行阅兵式。
  整整24年。
  这24年,对共和国来说,大落大起,大悲大喜。
  1976年10月,共和国的航船终于驶离了“文革”的暗礁。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点亮了共和国航船驶向未来的灯塔。
  时隔25年,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纪之后,天安门城楼重现金碧辉煌。
  1984年10月1日,一位小个子的伟人,在万众瞩目之下,挺立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国庆大典的阅兵车上,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然后,他登上天安门城楼,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描绘刚刚从浩劫中恢复元气的共和国的未来宏图。海内外都在凝神聆听。
  北京的天,是明朗的天!
  邓小平沙场秋点兵 共和国进入新时期
  在共和国没有阅兵式的年头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官孙国桢的人生也历尽艰辛。
  其实,就是当年在北京的阅兵集训地里,孙国桢的身份也极为“特殊”--他训练的整个海军院校方队所有的队员都是党员,只有他这个总教练不是党员。也许在当时的整个集训地,就他一个人不是党员。
  在50年代末,他的人生几乎年复一年地进入这样一个循环的怪圈:“上课训练--被批判审查--上北京当海军院校阅兵总教练--回学校再被审查批判--上课训练……”
  孙国桢后来听海军的领导说,“正规化”一词,是邓小平最后加上去的。孙国桢感受到了极大的激励。
  1981年华北大演习后的阅兵,后来被称为“国庆三十五周年大阅兵的热身”。
  1982年底,在海军首长直接关心下,孙国桢终于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宣誓的右手。
  1984年5月,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阅兵式受阅部队进京集训,59岁的孙国桢以海军学员大队副大队长兼总教练的身份,带队进驻沙河机场。
  天安门城楼重现辉煌 陆海空三军再展雄姿
  1984年10月2日《文汇报》的头版,在“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通栏大标题下,在头条位置刊登了发自北京的消息《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和群众游行》,还刊登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乘敞篷车检阅受阅部队的照片。
  那天,《文汇报》还在二版刊登了近2500字的长篇通讯《首都国庆阅兵威武雄壮》,详尽描绘了阅兵盛况:
  “上午十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国庆阅兵总指挥秦基伟陪同下,乘敞篷车检阅部队。两辆敞篷车先后从金水桥南侧出发,沿着大军列阵的东长安街徐徐行驶。邓小平主席在一个个方队前高呼:'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指战员们齐声高呼:'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邓小平同志在检阅部队后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接着开始了气势磅礴的阅兵分列式。”
  ……
  那天,肩负采访重任的《文汇报》摄影部主任陈根宝在天安门广场,也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尽管25年过去了,如今的陈根宝已是一头华发的耄耋老人,但回忆起阅兵式上波澜壮阔的画卷,依然激动不已--
  走在最前面的是三军仪仗队,这是三军仪仗队第一次亮相国庆阅兵式。然后是六个军事院校方队,紧随其后是由水兵、空降兵、女卫生兵和人民武装警察组成的五个步兵方队。青春靓丽的女兵们头戴圆顶大檐帽,身着一色的绿呢翻领制服、一色的中西合璧新式筒裙,一色的长筒皮靴,臂带红十字袖章。女兵队伍是首次出现在首都国庆阅兵式上,她们的威武靓丽立即吸引了陈根宝的镜头。
  当24个机械化方队分四路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响起了一片掌声。马达隆隆,陈根宝感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抖。
  首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当时大多数民众还陌生的两个302反坦克导弹方队。每辆装载着3枚反坦克导弹,与陈根宝一起摄影的《解放军画报》记者告诉他,这种反坦克导弹能在几千米外距离上,击毁敌方的坦克和装甲车。
  然后是40管122毫米自行火箭炮方队和30管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方队,我军的火箭炮部队曾威震敌胆。新型的122毫米榴弹炮和130毫米加农炮组成的两个方队亮相了。32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在国产汽车的牵引下,隆隆驶过。
  广场上嘹亮的乐曲声,在108辆坦克组成的六个方队威风凛凛进入广场时被淹没了。前面四个方队的84辆坦克,一律为草绿色;后两个方队是当时我国最新研制的新型坦克,涂有草绿色和土黄色。
  让观礼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武官们瞪大了眼睛的是我军的导弹部队。随着导弹部队的开进,广场上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这是我军的导弹部队首次在国庆阅兵式上一展雄姿。
  孙国桢在军事上无疑比记者陈根宝更专业,他看见行进在最前面的是由汽车牵引的16枚海军导弹。第一排车上装载的是4枚被西方称为“中国飞鱼”的“鹰击8号”C801舰舰导弹。该导弹有效射程达40公里,只要命中一发,就可以击毁或重创一艘3000吨的驱逐舰,主要技术指标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居中的是空军的防空导弹方队,由八排共32辆导弹牵引车牵引的32枚银光闪闪的“红旗号”地空导弹编成。该英雄部队曾多次击落来犯的U-2高空侦察机。
  就在“红旗号”地空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城楼时,孙国桢听见天安门广场上又响起一片欢呼声,无数人抬头仰视天空,原来是空中编队飞来了。打头的第一梯队飞得特别低,只有500米左右,由一架轰-6型轰炸机领航,两翼是8架歼教-5飞机担任护卫机,排成楔形队形,分别将红、黄、绿、橙四色绚丽的彩烟留在天空上。
  第二波空中梯队飞得稍高些,是18架轰-6型轰炸机,也拉着长长的彩烟飞过天安门。
  就在孙国桢目不暇接地数着战机时,广场上陈根宝的视线被又一阵惊呼声拉回地面: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巨无霸”出现在东长安街上:九辆大型牵引车载着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战略导弹首次出现在社会公众和中外媒体的新闻摄像机面前。
  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阅兵,孙国桢尽管为海军夺到了阅兵红旗,但心中也有难以言状的隐痛。
  那是在北京集训地的一天上午,孙国桢照常带领队伍一遍遍地踏正步,走队形。训练间隙,他突然发现平时活跃在训练场上常打照面的别的方队总教练,一个个都不见了踪影。
  国庆阅兵已经进入倒计时,你们不急,我可着急。孙国桢还暗暗这样想。
  谁知下午,这些总教头们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来到训练场,见到孙国桢就问:“哎哟老孙,上午毛主席接见你咋不去呢?”
  听了这话,孙国桢愣住了。毛主席接见!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怎么没通知我哩!孙国桢就像平地里被打了个雷。
  从50年代参加国庆阅兵以来,孙国桢将受阅方队训练得“走得像一个人一样”,还被毛主席表扬过,如今有了毛主席接见阅兵总教练的机会了,他却被拒之门外,这是何等地不公!
  孙国桢的心暗暗痛了好久,还没有人可以诉说。
  后来,他听到这样的风言风语:“孙国桢这个旧海军要去参加接见,那政审的难度可就高去了。”
  “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曾经发去贺电,赞扬起义官兵的壮举,还鼓励他们说,你们是建设海军的先锋。
  然而,命运多舛,接踵而至的政治旋涡,要将他们的命运卷入深潭。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没有什么能比似乎看不见的人心有更强大的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也重新回到了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轨道。1981年秋天的华北大演习,原本参加演习的只有陆军和空军,总参决定海军也要参加演习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对三军的检阅。孙国桢临时受命再次成为海军方队的总教练,在正式阅兵前的19天紧急赶到张北。
  1981年9月19日,精神矍铄的邓小平同志站上了阅兵典礼主席台。孙国桢他们的海军方队列队位置正对着主席台,中间只隔着窄窄一条跑道。过去不让他参加毛主席的接见,今天孙国桢能这么近距离地接受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检阅,他从心底里不能不真切感受到新的时代来临了,心情特别激动。
  “要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宏亮有力的声音在阅兵场上空激荡,让现场的三军将士热血沸腾。
  战略导弹历来被视为国家的核心机密,陈根宝忙向边上部队的摄影同行打听:第一排是“东风3号”导弹,第二排为“东风4号”导弹,第三、第四排分别为“东风5号”导弹的二级弹体和一级弹体,呈长圆锥形的导弹,纵长达二三十米,围长有三米到五米。这些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的弹顶为鲜红色,弹体为乳白色,尾部中段涂有国防绿色。
  在人们欢呼战略导弹部队的声浪中,空中第三波梯队的32架强-5型强击机,分成四个中队低空掠过。紧接着,第四波的35架歼-7型歼击机分成七个中队,以严整的队形、雷鸣电闪般的气势,从天安门广场上50多万人的注目礼中飞过。
  就在这场阅兵式后的民众庆祝游行队伍里,北京大学的学生自发地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成为传遍海内外的佳话。
  “一二一”里有政治 海军方队又获嘉奖
  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的阅兵式,在轰轰烈烈的后面究竟与过去的阅兵式还有什么不同?“内行看门道”,我们还是要请孙国桢老人为我们“揭秘”。
  孙老笑着说,还是老规矩啊,整个阅兵活动由北京军区组织。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是秦基伟,由他任“阅兵总指挥”。集训开班,秦基伟总指挥亲自来动员。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当年秦基伟讲的许多话,孙老不记得了,但他说的两件事孙老至今还记得,一是他要部队在训练中注意着装,注意军容军姿。他说,美国的卫星一天通过北京上空7次,拍照拍得很清楚,不要把你们的“不良形象”让美国佬给拍去了,会场里大家哈哈大笑。
  第二件事是,秦基伟说,海军的院校方队来了一个老教官,多次参加国庆大阅兵了,很好,我们欢迎。这下孙国桢老人定心了,因为原来阅兵指挥部规定,所有的教官年龄不能超过40岁,孙国桢可是秦基伟将军亲自批准的特例。
  “徒步方队的队列训练得那么严,在天安门城楼上首长和嘉宾隔得那么远,真能看到下面一个人的腿稍微不整齐一点点吗?”我们问。
  孙国桢老人告诉我们,检查步幅步速,正步走,75厘米,还要拿秒表看着、数着,不仅看误差有多大,还要看踩音乐节奏的协调性等等,确实严格。一个人的一个细微的动作差别,从天安门上也许看不到,但一个人的动作不合拍、不协调、不和谐,会影响整个方队,那就看出来了。
  他说,一个方队走得好不好,看什么?概括来说:“远看看斜线,近看看横线”。斜线有好多条,方队的对角线是最长的斜线,向两边依次排去是长短不同的斜线。无论斜线长短,在行进中,每条斜线始终保持整齐,每个人才算真正走正了,这个方队才算真正走齐了。从天安门城楼上,不可能看清每个队员的细微动作,但能看清方队的斜线和直线整齐不整齐,这就是关键。
  清方队的斜线和直线整齐不整齐,这就是关键。
  我们又问,现在的方队已经“扩容”到350个人的一个大方队了,方队越大,达到“步调一致”就更不容易,训练有什么高招吗?孙国桢老人的心得是,队列要迈上新高度,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步乐配合”。踩鼓点、踏节拍,不仅要做到准确,更重要的是和谐、乐感和轻松。训练中,踩乐点,是队列训练的高级阶段。当一个军事教官,不是光喊“一、二、一”那么简单,学员们正步走过天安门,展示的是大国形象,是中国军人的文明素质。“一、二、一”里有政治、有文化。
  “坦克部队怎么办呢?”记者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阅兵时,万一有坦克或者装甲车出故障怎么办呢,听说还准备了推的人手?”这肯定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
  孙老笑了,他说,过去的坦克比较轻,也许还能靠人推;现在的坦克都是大家伙,几十吨重,推得动吗?听坦克部队的同志说,为了确保阅兵时坦克不熄火,坦克方队最后一次给坦克加油时,首先要把油箱放空拆下来,然后用高压气吹洗油路,再加进经过油罐车3次过滤的油,坦克兵们自豪地说这油比啤酒还要干净,最后再将油箱盖用铝封好。即使这样,坦克部队还不放心,每次阅兵都有应急预案,包括在东长安街附近的出发地,每个分队都事先部署了2辆备用坦克,以防万一。
  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结束,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了给海军院校方队的嘉奖令。秦基伟总指挥召集总结表彰会,宴请大家。
  国庆三十五周年的阅兵式,是孙国桢老人终身难忘的阅兵式。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王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