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他山之石

更多

省统计局:湖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发布时间: 2009-04-09 09:4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湖北省统计局

  [内容提要]这几年,是湖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期;是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并进的时期;是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县域经济发展回眸

  (一)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2年以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06年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GDP3866.61亿元,四年平均增长10%。

  投资力度加大,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2003-2006年,湖北省县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05亿元,年均增长13.6%,一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与投产,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1081.81亿元扩大到1679.18亿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收入逐步殷实,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86.92亿元增加到115.69亿元,年平均增长7.4%。

  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GDP过100亿元的县(市、区)由2002年1个增加到8个,过50亿元县(市、区)由12个增加到30个;一般预算收入过2亿元的县(市、区)由7个增加到20个。

  (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2002年以来,全省县域经济按照“一主三化”战略思路,大力推进改革、调整,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城乡结构改善,特色经济初现雏形。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四年来,县域工业年均增长13.5%,高出县域生产总值增幅3.5个百分点。2006年,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17.6%;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2002年的27.8%提升到31.9%,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蔡甸、阳新、大冶、丹江口、宜都等11个县(市、区)的工业化率达40%以上。工业化进程的快速,促进了县域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31.4∶32.8∶35.8调整为26.9∶37.4∶35.7,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了4.5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近几年以来,各县以工业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按比较优势原则,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和板块经济。据不完全统计,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如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产业集群已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从就业结构看,非农就业水平逐步提高。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市),二、三产业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大冶、老河口、京山、赤壁、仙桃等的城镇化率在40%以上。2006年,76个县(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449.13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269.83万人,占县域社会从业人员的57.45%,比2003年提升了5.34个百分点。

  从城乡结构看,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提升,近年来,各县市加快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不断做大县城面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第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近3年来,县域每年有33.73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8.3%,比2003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三)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2006年来,各县(市、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省县域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两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增势依然强劲,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县(市、区)共引进内外资644.8亿元,同比增长19.84%;有20个县(市、区)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1408.24亿元,增长27.97%,有26个县(市、区)的增速超过30%。全年县域开工工业项目4809个,比上年增加了987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656个,实际完成投资396.98亿元;投资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143个,实际完成投资134.3亿元。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工业支撑作用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2006年,县域规模工业企业5065家,比2002年增加1097家,实现增加值828.85亿元、利税237.97亿元,比2002年增长18.7%和26.2%。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441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50家,39个县(市)拥有3家以上的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

  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加快,县域经济运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各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2006年县域工商税收达到61.92亿元,比2002年增长79.4%,是同期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的近4倍,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39.7%提升到55.3%。工商税收大幅增长,为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县域工业效益逐步提高。2006年全省县域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451.4亿元,比2002年增长98.8%,利润120.84亿元,增长284.1%,利税237.97亿元,增长159.3%。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较多。近两年来,湖北省农民收入扭转了“九五”及“十五”初期低速增长的格局。200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19.35元,比2002年增加975.3元,年平均增长8.8%,是“九五”年来收入增加最多的时期。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县市有13个,3000元以上的县市有45个,分别比2002年增加13个和38个。

  二、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经验和启示

  近几年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种转折历程为今后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路径,它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产业互动、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城乡共融的现实需要,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持抓“一主三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得益于各地抓住“工业强县”这个“牛鼻子”,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据统计,2006年,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65家,从业人员达到96.93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451.40亿元、利税237.97亿元,与2002年相比,年均增长18.7%和26.9%。

  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了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重点扶持;选择100家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选择40家产业集群重点跟踪,并于2006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到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7645家,当年净增983家,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和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家重点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一大批企业得以迅速成长壮大,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二)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

  近年来,全省上下把促进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坚持以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和培育支柱和特色产业,产业聚集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板块经济,增强了区域竞争力。如孝感市初具雏型的产业集群已达10个,成员企业148家,网络各类配套企业和小作坊2000多家,网络企业员工21万人,总资产近80亿元。宜昌市初步形成电子基础材料、磷化工、食品、油脂加工、纺织五大产业集群,其中化成箔生产能力达2570万平方米,关联企业年产值26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化成箔生产基地。曾都、襄樊、十堰初步形成汽车及配件产业集群。一些山区县充分利用水电资源、矿产资源、野生食品、绿色食品、中草药、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加快了山区经济发展步伐。竹山县水电、绿松石、肚倍、黄姜、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已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罗田县发挥板栗资源优势,去年利用板栗科技节签约引资2.8亿元,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过千万的食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嘉鱼、赤壁等地通过改革、招商和企业的聚集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产业集群发展到179个,网络企业5711家,从业人员106.79万人,集群企业年销售额总计1292.49亿元。

  (三)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各地的招商理念日趋成熟和理性化,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特色和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成效显著。一些县(市、区)抓住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好机遇,进一步扩大县域对外开放度。如通城县实施“回归工程”,三年共引进项目337个,总投资11.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90%落户开发区,新上项目围绕特色产业延伸链条,形成了涂附磨具、中药制造和云母制品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蕲春县把招商引资与培育地方产业结合起来,全年引进过百万元的项目109个,过千万的项目9个,投资规模5.7亿元,到位资金3.05亿元,初步形成医药、纺织、塑料等六大产业集群。汉川市全年引进70多个投资过千万项目,汉正街服装加工基地迁往汉川,“十一五”期末该市服装工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枝江市打破“唯有本地资源才是资源优势”的圈圈,既注重开发本地优势农产品,又充分利用周边及外地资源、资金、技术,建成了年加工能力60万吨的油脂加工集群和年消化果蔬5万吨的果蔬罐头集群,其带动作用辐射至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果蔬罐头全部出口欧美,探索出一条农业大县的工业化之路。公安县去年新建、续建项目30个,其中5大项目投资达6.5亿元,新增产值4.6亿元,新增利税6000万元。随着招商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项目相继投产见效,催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给农村劳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改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体制障碍是束缚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2003年以来,湖北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在宏观层面,下放2392审批权限,实行信息、项目、资金直达等一系列扩权强县、财力下移的改革举措,近三年来,相继对42个县(市)实行扩权,52个县(市)实行财政直达,扩权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行政效能,财政直达提高了资金运转效率。

  在微观层面,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实现民营化,民营经济不仅机制灵活,而且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降低,营运效率高。从湖北省成长性好的县(市)成功经验看,各县市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扩大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目前全省县域企业改制面达9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0%以上。

  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县域经济基础仍较薄弱,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县域特色不浓,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

  (一)县域经济基础仍较薄弱

  1、多数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发展水平来看,2006年湖北省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1684美元,而县域人均GDP仅为1063美元,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门坎上,大多数县(市、区)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2006年,全省县域人均财政收入只有240元,不足全省平均水平(826元)的三分之一;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19元,县域平均为3255元,低于全省164元。

  2、工业化程度低。湖北省县域工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9%。2006年,湖北76个县(市)的平均工业增加值为16.21亿元,规模以上平均工业增加值则更低,仅为10.91亿元。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从2003年到2006年的4年中,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2.85、扩大到1∶2.8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2006年,湖北省县域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54.4%,虽比2002年提高了14.4个百分点,但仍然有1074万劳力从事农业生产。

  (二)县域总体实力弱,发展水平低

  与全国比较,湖北县域实力较弱。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2000年湖北尚有仙桃、潜江、襄阳、宜昌等县市入围,2002年只有仙桃县入围,2003年以来湖北榜上无名。

  从县域发展规模而言,总体实力偏弱。2005年,全国百强县县均GDP为231.7亿元,而2006年湖北省最高的仙桃仅达到162亿元,百强县县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亿元,2006年湖北省最高的江夏仅为4.08亿元,百强县县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45家,2006年湖北省县均只有66家。2006年76个县(市、区)中,GDP过百亿元的县(市)只有8个,而2005年江苏有33个;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的有20个,2005年江苏43个。

  从人均水平看,2005年百强县的人均GDP3.4万元,2006年湖北省仅有8302元;2005年百强县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9元,2006年湖北省仅有240元。2005年百强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95元,2006年湖北省县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55元。2005年,百强县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万元,2006年湖北省县域人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只有2166元。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6年,全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受经济发展基础、区位、资源、交通设施、劳动力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居于全省县域前20位的Ⅰ类县(市、区)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691元,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4.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30.14元,分别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1.41倍、1.35倍和1.21倍。居后20个县(市)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968元,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8.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22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59.8%、74.1%和69.4%,其中有7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差异性也较大。76个县(市、区)中,居前20位Ⅰ类县(市、区)处于领先地位,其非农产业经济比重达到77.45%、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比达到61.7%、工业化率为37.32%、城镇化率为32.16%,高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4.25—5.46个百分点。而居后20个县(市)的非农产业经济比重仅为63.61%、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比为51.76%、工业化率仅20.7%、城镇化率仅20.0%、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四、加快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今后五年,为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多措并举壮大县域经济。

  (一)全面贯彻和落实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一是要继续坚持“一主三化”方针不动摇,坚持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镇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实现工农、城乡互促,联动发展。二是以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快县域经济的开放开发。

  (二)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开放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吸引力

  针对多年来湖北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硬环境较硬,软环境较软”的问题,优化环境要重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多下功夫。全力打造信用湖北,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体系。

  大胆推行扩权政策的普惠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连续两次确定了32个扩权县的强县活县措施,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关键,要在真正将扩权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加大扩权力度,增加扩权事项,普惠扩权范围,最大限度地下放省级事务规划权、部门管理权和项目管理权。

  积极想办法为县域经济发展解决瓶颈。如用地紧张、融资困难等。针对上述问题,一是要拓宽思路,要在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和节约用地等方面作文章,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二是要推进县域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使县域金融真正变成地方经济的核心。如积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资金支持工作,逐步组建和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或邮政储蓄银行,大力拓展县域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着力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三)培育壮大特色经济,着力打造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品牌,是市场,是财力,是潜力,也是竞争力和生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之路,要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努力将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

  其一,要研究挖掘自身特色优势。每个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有的有区位优势,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有的则兼而有之。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吃透县情,理出适合本县的发展思路;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本地经济的特色。注意错位发展,要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要形成自身优势品牌和区域文化。

  其二,要抓好产业集群发展。要重视规划和指导,每个县市要围绕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名牌产品、特色资源,重点培育1-2个产业集群。应选择几个重点企业和品牌加以扶持,使之做大作强,成为同行业的代表。在此基础上发展集群产业链,走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的路子,形成相互配套、互为市场、集聚发展的格局。

  (四)加快县域经济开放的步伐

  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坚决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扩大招商引资为核心,以改善环境为着力点,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速内外开放。拿出最好的项目招商引资,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积极创新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参加投洽会和各类专场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二是要打好“中部牌”、“优势牌”、“特色牌”,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注重引进一些技术档次高、成长性好、环保和有利于提升本地产业链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三是抓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使之成为各县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财源增长区。

 

(来源:国家统计局,刊载时间:2007年7月9日)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肖诗荣)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