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武汉老字号现状

更多

老通城盛极而衰 整合若成功仍可能保住品牌

发布时间: 2009-02-23 15:18   来源:    进入电子报

  武汉老通城酒楼,以汉产小吃豆皮盛名。1958年,毛主席两临该店,老通城酒楼一时蜚声海内外。80年代的老通城,拥有中南地区最高档的外宾接待厅,被称为中南第一厅。
  始建于1929年的老通城,解放前就已经声名远扬,三鲜豆皮闻名遐迩。冼星海曾在这里谱写壮歌《黄河大合唱》。解放后,作为武汉市第一家国营餐馆,老通城两次接待了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金日成、西哈努克国王等中外要人也先后来老通城用餐。
  1978年以后,重新装修的老通城成为武汉接待外宾的首选之地。老通城也开始走出武汉,甚至将分店开到了深圳。当时的企业负责人张斌曾说:“老通城是块“金字招牌”,只要有锹,挖块地就沁水。”
  一度辉煌的老通城在九十年代却遭遇了重重危机。人才匮乏,总店对外省分店鞭长莫及,再加上几个投资项目的失败,老通城债务缠身。最后留守的员工,很多只能每月拿三四百元的工资。2006年2月14日,老通城贴出通知,停业谢客。
  老通城只是武汉餐饮老店悲情命运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有着50年以上历史的餐饮老字号至少有15家,而如今,连十家都不到了,且大多数处境艰难。市商业局饮食服务管理处龚新华副处长介绍,目前还在坚持做传统食品的可能只剩三四家,估计总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内,还不到一家中型酒店的销售额。
  龚新华介绍,垮掉的老字号中,三成是拆迁未能还建,如蔡林记、福庆和、老大兴园等。有一半以上是经营效益不佳关门,有的在改制前就已倒闭,有的改制也未挽颓势。
  “老通城是中国一批老字号的缩影”,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授陈光新告诉记者。这些老字号有着传承的优势,也有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劣势。全国这样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活得不好。
  2006年4月,77年历史的老通城酒楼因过江隧道工程拆迁,此后,停业数年的老通城一直未选址重新开张。昨日,该店总经理戴业翔透露,江岸区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曾建议将老通城与一街之隔的吉庆街美食街整合。“如果整合成功,老通城的‘地标’作用仍能保留”。

(本文来源: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