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主题演讲一

更多

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主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09-10-18 16:2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吴志振: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根据论坛的日程安排,今天下午是大会主题发言,首先我们有请广东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广州市越秀区副区长卞勇先生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卞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十分荣幸能代表广州市越秀区参加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今天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高校、兄弟城区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商发展总部经济、创新城市合作的大计,必将推动我们总部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向各位汇报越秀区近年来总部经济发展的情况,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总部经济带动城区发展效应显著。2005年12月越秀区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认定为“总部经济实践研究基地”,经过多年的探索,总部经济呈现规模效应,经济贡献大,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强的特点,越秀区作为华南地区经济大区,随着总部经济带动作用的实施,带动了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在越秀区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较高的经济力度,2008年越秀区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为129657元/人,服务密度为395051万元/平方公里,地区GDP密度为40.67亿元/公平合理,税收密度为10.28亿元/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4倍,越秀区二、三产业比例为2.87:97.13,以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产业格局,使越秀城区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表现出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2008年月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1774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销售总额分别是620亿元和45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0%和25%,实现税收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19%,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越秀区总部企业人为指导稳步发展的水平,2009年认定总部企业达到331家,比2005年增加了81家,331家总部企业在今年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2008年纳税总额达到4181亿元,占全区的54%,其中金融、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批零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都市产业成为了越秀区总部经济的主力。

  二、开拓特色发展道路,措施见成效。越秀区总部经济能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取决于越秀区的历年积淀而成的城区优势,另一方面则来自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引导和企业的认同,这些因素有效促进了越秀区总部经济走上新兴都市型产业的道路,逐步形成以总部经济为特征的中心城区现代产业体系,构成了总部经济发展的特色。

  1、以抓好产业规划和研究,越秀区十分重视发挥产业规划和产业调研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引导作用,先后编制了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环市东—东风路国际商务去、黄花岗创意及网络经济区六等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在珠三角地区战略发展规划出台后,越秀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了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特色型总部企业聚集区调研,为增加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发展的后劲,强化现代服务业产业功能提供了决策依据。

  2、抓好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越秀区坚持落实扶持政策,如每年召开总部企业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业绩优贡献大的总部企业,为贡献突出的总部企业颁发绿色通道卡。仅今年颁发突出贡献的企业就有38家,今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局面,区委区政府积极把握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促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三促进一保实”目标。

  3、抓好载体和平台建设,越秀区在没有政府投资建设商业楼宇的情况下,整合辖内新建的甲级商业办公楼宇,发展了一批区域总部经济发展基地,区内的黄花岗科技园是一个占地1.5平方公里,没有围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样该园区通过整合利用社会资源,从初始的一栋大楼,发展到现在10个各类园区,吸引了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健康医药为主的一批总部企业,先后被授予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区,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

  4、抓好环境配套建设,从区一级职能出发,大力推进城区环境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打好环境牌、教育牌、治安牌、文化牌,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对专业市场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带动周边商业环境的升级改造,鼓励引导商业办公楼宇在总部经济发展载体中升级改制,完善功能配套,增强其对总部经济的集聚力、承载力。目前,全区已建成的商业楼宇有220多栋,建筑面积20000多万平方米。

  三、加强地区合作,建设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目前广东省广州市正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地区合作加强的重要阶段,广州市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提出了城市以功能论输赢,不断强化的各项功能,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后越秀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节约发展、高效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建设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为定位,强化地区间的合作,实施总部带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越秀区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聚集地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高地。因此,越秀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以下的发展设想:一是增强城区服务功能,推动总部经济跃上新台阶,立足越秀区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位和产业特色,发挥越秀区文化中心、商贸中心、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不断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等四大功能,重点吸引企业,华南地区总部做强批发零售贸易经济,巩固金融总部经济优势的地位,进一步培育总部经济,建立华南地区总部经济及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为此,我们将不断创新发展形势,一是为破解总部经济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引导更多的发展商共同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二是为形成越秀总部经济发展的特色氛围,增强越秀人们的发展特色,探索走人文CBD的发展道路。

  二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与总部企业相衔接的专业化服务配套体系,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越秀区将进一步凸显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发挥中心城区人才密集、环境优良及聚集能力较强的优势。在中心城区适宜成长的都市型产业,重点发展具有区位优势、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高的产业,走城区特色化发展之路,重点发展金融、信息、文化、创意、会展、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为总部企业提供服务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型服务业转型。

  三是以国际化的眼光,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国际资本的转移,瞄准定位一些跨国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适当调整越秀区利用外资的策略,实施选商引资,增强对金融、物流、商务服务、服务外包等大型现代服务业的引进,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各地商会、国际知名中介机构招商引资的战略合作,加强地区合作,充分利用各地、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作为平台,促进投资合作,如我区在9月23日-10月8日,刚刚成功举办了2009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得到了中国服装协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汇聚了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品牌。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完善和落实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服务措施,探索实施优质服务再生工程,进一步缩短审批、构筑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三级网络,同步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保持企业绿色通道服务的畅通,打造服务无缝隙的形象,加大吸引人才的措施,降低总部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获取成本,巩固治安管理的成果,进一步构筑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使企业真正感受进驻城市核心总部基地和独具的优质营商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去年下半年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广州的中心城区,今后越秀区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开拓创新,构筑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的抗御风险能力,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城区的合作,一起迎接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的新纪元,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这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吴志振:感谢卞区长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有请来自厦门市思明区副区长林起核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林起核: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参加这次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并作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凸显优势,集聚总部,努力建设海峡西岸重要商务营运中心”,思明区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厦门市是这次6月5号国务院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中是占据中间的位置。按照省委的确定厦门市是发挥龙头示范作用,整个思明区是福建省城区里面排名第一,整个思明区面积是75平方公里,人口是80万,户籍人口有60万,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但是我们总的面积是75平方公里,但是山体占了2/3,所以我们发展的空间还是比较小的,实际上才25平方公里。2008年思明区GDP是432个亿,按照整个面积来讲,一平方公里人实现1个亿的财政收入,如果扣除山体,1平方公里实现的是3个亿的财政收入,归到区级财力没有那么多,从财政总收入来讲,按照平地面积来算,1平方公里可以达到33个亿的财政收入。2008年我们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16位)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厦门岛是两个区,思明区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的27%和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旅游收入分别占全市的16%和62%。9月29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距离厦门环岛路三公里的地方眺望厦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看到的还有一个是我们那里的商务中心,欢迎在座的各位专家领导,还有企业界的朋友到厦门去看,到厦门去参观考察,到厦门去,我们在厦门可以看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马英九眺望的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当时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

  下面我再汇报厦门思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做法,总体来讲就是“四个抓”,抓住实际,充分发挥优势,思明区总的平面面积才25平方公里,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变平面发展向立体发展和立体空间效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业。同时,思明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具有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集优势明显,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商务产业繁荣,思明区直接面向台湾小金门、大金门。我们讲海峡西岸,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北连长三角,南连珠三角,向东和台湾对接,大的区位优势是这样的,思明区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也吸引了大量的台商,包括厦门区的华侨也有56万,成为台商、港澳华侨登陆大陆的一个区域。思明区也成为海峡西岸的一个中心,现在是辐射中心城区,上午赵主任在介绍泉州服装城和鞋业城,现在很多总部都搬到思明区,制造业留在泉州,但是很多总部都搬到思明区,所以我们有这方面的区位优势。

  人居优势,如果有去过厦门的朋友,早上北京丰台区的汪区长讲思明区非常适宜居住,我们区里有一个人居优势,我们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还有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市里获得的),思明区今年8月获得文明城市第一名的殊荣。

  配套优势,基本上实现了第三产业占到80%以上,经济服务化的态势越发明显,还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发达的信息通讯,强大的金融服务以及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厦门眼科中心在东南亚一代都非常有名,中山的心脏中心目前在南方地区也算是比较出名的,还有几十所中小学,厦门市的优质资源基本上都在思明区。

  人才优势,思明区有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每年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具有较好的人才优势。

  服务优势,思明区先后建立了服务中心、招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中心,同时在全国首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政府还通过了ISO14001的体系认证,深化服务理念,办事成本低、效率高,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

  二、“抓牢重点,逐步体现成效”。楼宇经济呈“量增质升、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8年,思明区已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达85幢,入驻企业增至4719家,比增28.1%,11幢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数均达百家以上;楼宇企业纳税总额达27.36亿元,其中属思明区企业的纳税额为23.84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收入76.3亿元的31.2%。

  我们重点发展总部型企业,总部型企业不断聚集,有安踏、鸿星尔克、九牧王比较著名的企业的研发中心都搬进思明区,我们还具有单一总部职能的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采购中心、管理中心等营运中心企业。2008年,全区贡献较大的91家总部型企业总南税额达20.6亿元,其中73家纳税额超1000万元,占80.2%,总部型企业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商务服务业态势良好,服务业是思明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2008年,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8.81亿元,比增11.9恩%,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96个百分点。思明区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旅游、金融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已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的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从事企业管理服务、咨询货市场调查、资产管理、公证服务等商务服务企业。

  三、“抓实举措,不断优化环境”,我们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思明区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务营运中心,并在空间载体上纳入规划。今年专门制定了《商务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积极深化、提升辖区总部经济。

  重视用好政策,通过政策来吸引总部企业,我们相继出台了系列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鼓励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楼宇经济、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鼓励扶持引进高端商业品牌的暂行办法、推动企业改制上市的扶持政策),并通过政策宣传、解读、审阅,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政策扶持实效。为引进、积聚优质总部型企业,鼓励其为区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思明区近期还将专门出台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重视载体建设,通过拓展载体,拓展总部发展的空间,加强载体建设,大力推动商务楼宇的建设,09年全区安排59个区级重点项目中涉及商务楼宇的项目有22项、34幢楼宇,总的建筑面积达到203.28万平方公里,使用面积约142万平方公里。同时,全力推动海西现有规模最大的商务营运中心区——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的建设,现在观音山从2006年2月动工以来有11幢先后投入使用,引进各类企业119家,引进知名的企业营运中心20家,大家在图上可以看到左边有显示,现在有很多省内的一些民营企业进驻到这个地方。

  通过重视营造环境,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轻松优质的服务环境、安全优越的商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精心构筑“宜业、宜游、宜商、宜居、宜学”的品牌思明。

  抓好机遇,持续提升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思明区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开拓思路,发挥优势,增强城区的辐射仪、带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着力将在五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工夫,持续优化“一区引领、三片并进、全区共荣”的空间布局,二是在项目带动上下工夫。有针对性地生成相关项目,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适时启动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充分挖掘利用辖区资源。三是在招商选资上下工夫,继续做好各项招商引资工作,根据思明区未来产业规划和产业需求,明确目标,招商选资,提升档次水平。四是在品质提升上下工夫。以楼宇品质的提升为重点,坚持“筑巢引凤”和“腾笼换鸟”并举,加快开发增量,有效调整存量,优化楼宇质量,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高品质的载体。五是在区域合作上下工夫。立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大环境,抓住机遇,加强合作交流,增强辐射带动和区域联动,同时也不放弃和其它中心城区进行合作。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虽然思明区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先进中心城区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改进、提升,我也恳请今天参加专家的学者、企业家能给我们多提意见,多到厦门去参观考察,更好地改进思明区的工作,我也相信这次论坛必将推动我国总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谢谢。

  吴志振:感谢林区长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有请来自中国五金之都,浙江永康总部中心办公室主任李世宝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李世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永康属于一个中小城市,今天能够参加中国第五届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并且作为协办单位,在会上能进行主题发言,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发言汇报的题目是“浙江永康打造五金总部产业中心”,我分四块向大家汇报,第一块是永康的概况,第二块是总部中心功能目标定位,第三块是优势和特点,第四块是建设进展。

  永康处在浙江的中部,我们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金华市,旁边是义乌,永康这个名字是在座的各位都需要的,永康就是“永葆安康”的意思,永康的由来是三国东吴时候,孙权的母亲久病不愈,在永康竞相看病之后就好了,回去之后就跟孙权说这个地方很好,要求孙权在这个地方设一个县,就叫永康县,意思是“永葆安康”,希望大家到永康,我们永葆安康。

  永康最近都是在百强县市的第46位,永康是浙江经济的一个缩影,着浙江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民营经济,第二是产业集群,第三优势是专业市场,永康也是这样的,有民营经济优势、产业集群优势、专业市场优势,像浙江基本上比较发达的县都是产业集群和民营经济,最大的专业市场有义乌,中国五金城在永康,浙江专业市场是很大的,永康也是依靠这三大优势来发展,这几年发展比较快,永康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个缩影,永康走的是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企业比较多、规模比较小、土地也比较少、百姓比较富裕,永康市有56万常住人口,小轿车有10万多辆,温州模式是老百姓普遍比较富裕,像永康一开始政府都在倡导苏南模式,我们去参观往往是到苏南参观,主观上都想发展成苏南模式,但客观上最终发展成温州模式,我们永康也是一种典型的温州模式。

  永康是一个出名的五金之乡,很早就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永康在改革开放之前到处都有永康的五金工匠,所以改革开放之后,永康的五金工匠就回到家乡办企业。永康的五金,现在从小五金向大五金转变,由传统五金向现代五金,由五金之乡向五金之都的转变。

  第二块是总部中心功能目标定位,总部中心相当于其它地方的总部基地,我们是叫总部中心,总体规模是占地620亩,预计总投资是46亿元,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计划500家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功能不具有总部大楼、服务用房、人才公寓、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目标定位是经过五年的建设,我们是从去年开始建设的,经过五年的建设,成为永康的中央商务区、经济核心区、精品新城区,最终打造成中国五金总部中心。

  第三块是优势和特点,我们一般都认为永康是一个中小城市,没有条件发展什么总部经济,只有大城市、中心城市才有资格发展总部经济永康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我们根据赵老师总部经济理论,我们总部经济有相对性、层次性和区域性,什么事情都是相对,永康自己相对是有一种比较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五金产业的优势,永康主要是靠五金,五金产业占整个工业经济的90%,五金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全国没有一个县市像永康这么集中,集聚度这么高,所以我们的五金产业是全国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一个城市。五金产业工业总产值现在已经达到700个亿,五金有8大行业,有4个行业的产品总量占全国的30%以上(电动工具、不沾锅、有色金属压延、汽车钻轮毂),不锈钢保温杯、防盗门、休闲运动车、电子秤占全国产量70%左右。昨天武汉永康商会在这里销售企业有200多家设门市部,现在永康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省里搞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我们这个集群是跨区域、跨行业“双跨”产业集群,包括周边的武义县(隶属于金华地区)、缙云县(隶属于另外一个地区),我们的第一个优势是五金产业优势,是其它一些大城市所没有的。

  第二个优势是资源的差异优势。永康是一个经济发展县市,具有五金产业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优势,适宜布局企业总部。

  周边武义县、缙云县是欠发达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宜布局生产基地,周边几个县土地比较多,政策也比较优惠,土地价格也比较低,现在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比较大,现在很多企业都跑到那里去,永康的土地很有限,很多市委市政府都想方设法阻止企业外迁,但是事实上每一届政府都是无能为力的,愈演愈烈,如果我们发展总部经济,生产基地可以往周边扩散,总部企业留在这里,现武义、缙云两县的70%企业是永康人企业。

  综合配套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大楼1-2层全部是政府所有,出租给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也包括一些餐饮、购物等服务机构,二是生活性服务业,改变有些地方就是写字楼,没有相应的配套,而我们有专门的公寓,有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全面综合配套。

  第三个优势特点是资金保障。总部中心建设分为两块,一块是基础设施,一块是建筑,在基础设施方面总部中心都是国有土地出让,国有土地出让之后60%的出让金由财政返还给我们用于公用设施的建设,所以我们这一方面的资金没问题。再就是大楼的建设,我们基本上采取集资联建,我们的钱可以先收来,地一级是100%的企业先报名以后,大企业按规模来排,小企业按照税收排队打分,确定企业100%把工程款都交进来,我们又通过银行40%无息还贷给企业,先是企业入驻后钱收进来,再造房子,我们在资金方面不差钱。

  第四个优势特点是需求旺盛。一期四幢总部大楼总共100层,有450家企业报名,最后择优75家企业入驻。二期四幢总部大楼,350家企业报名,最后择优100家企业入驻。三期现在还没开始,但是每天都接到电话,问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但已有100多家企业预报名,我们招商也没问题。

  第五个优势特点,总部经济体现了集约集聚,一是总部集聚,我们总的规模是500家企业总部集聚。总部大楼下面都是服务机构,也是服务集聚,最后是人才集聚,一期、二期共占地120亩,入驻企业175家,每家企业平均占地还不到500平方米,每家企业拥有1-2层办公楼,每层1200平方米左右,土地和办公楼都充分集约利用。

  接下来我汇报建设进展,一期结顶,二期已开工,三期即将报名,人才公寓今年11月份开工建设,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吴志振:感谢李主任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有请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先生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阎志:我发言的题目是“总部时代下的武汉机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非常感谢武昌区承办了此次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武汉市武昌区是第一个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区,相信随着本次论坛的主办,武昌区乃至武汉市的总部经济将  得到更大的发展,还要感谢主办单位给我提供这个机会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交流和学习,我想主办单位安排我发言,我既是一名总部经济爱好者,也是一名总部经济建设者,下面我结合卓尔建设经验简单谈一下我对武汉总部经济发展的浅显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

  总部经济是利用区域特有的优势,吸引企业在该区域布局,将生产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效应、消费效应等多种经济效应的形态,作为经济发展的最高形态之一,总部经济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首要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的总部经济进入了高速期,总部经济已成为大城市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的新起点,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包括武汉也都成为了总部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目前随着武昌总部区、盘龙城总部区、江岸总部区三大总部区的崛起,作为中国版图的特大型城市,武汉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高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点我的看法。

 

  武汉是建设总部经济的首选之地,近年来武汉抓住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机遇,武汉正在成为国际国内企业投资的首选之地,在武汉的一些企业具有较强的地区总部特征,在新的发展时代下,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总部经济。

 

      第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武汉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难得的难得机遇,国家确定把中部建成重要的粮食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武汉承担“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使命,这增强了对各类企业的吸引力,在国家战略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步伐,为武汉发展总部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第二、武汉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带来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通过发挥武汉市的产业核心增长极作用,提高产业的能级和水平,带动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和辐射影响中部地区,因此武汉抓好武汉城市圈良好的机遇,是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的机遇期。

 

  第三、武汉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是设立总部经济的最佳地区之一,武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越,山水相连,江湖连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建设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良好的人文、自然、商务环境,适合高端人才入驻,是华中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最好的城市。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联系,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加工基地分离的成本,进一步吸引集团总公司的落户。

 

      第四、武汉特有的科教人才优势、成本发展优势,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支撑,武汉市是全国三大密集度之一,现有高等院校35所,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此外武汉在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工程、激光应用、机电设备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武汉的的科教实力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空间优势、成本优势也日益凸显。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及招商政策,成为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五、武汉发展总部经济有一定的基础,武汉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近年来武汉的金融、保险、信息、会展、会计、法律等高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改善了武汉的商务环境,为企业总部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商务配套服务,作为国际生产分工的高端环节,总部经济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家“中部崛起”重要的战略下,发展总部经济增强了对总部企业发展的信心。

  企业正在实施第一个总部项目,我们和企业有一些直接的接触,企业对于总部的选择有三种类型,第一是选择中央商务区(CBD),目前武汉市有两大块,第一大块是江岸区,第二块是东湖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拥有大量的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条件,成为拉动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CBD建设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看一个城市全球化城市和经济活跃度,因此其建设周期长,武汉启动了江南、江北的两大CBD片区建设。第二选择自建自用,一般的企业也会在开发区或中心城区自建写字楼作为公司总部,这样一般手续比较繁杂,投资也比较大。第三选择生态型总部聚集区,也就是通称的总部经济,现在很多企业搬离租金较高的城区的中心。

  卓尔在武汉总部经济发展中所做的一些努力,我们企业结合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独特优势,借鉴许多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我们成功建设了一个社区,我们社区在二期发展了高层的集聚式办公,目前市场反映也比较好,现在有国内百余家企业入驻,形成了软件、科技、文化、创意等文化集群,园区内银行金融机构、星级酒店、体育健身中心、书店茶吧,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和运营氛围。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们为武汉总部经济发展所做的一点努力,我们展开错位竞争,发展总部经济。在考察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总部基地的时候,我们认为拥有人才有适合成本优势,将使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面临更多的机遇,发展总部经济恰逢其时,2006年我向武汉市提出了错位发展总部经济的提案,希望政府牵头,组织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协调委员会,帮助各区确定各自的招商重点,进一步改善全市的投资软环境,出台相关的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汉发展总部,指导和促进各个区的总部经济发展,最终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的局面,这一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较大重视。

  我们组织了两届总部经济论坛,对进一步深化对总部经济的认识,推动总部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6年5月,由企业联合省市工商联和区政府、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举办了武汉市首届总部经济论坛,2007年第二届总部经济论坛再一次举办,来自全国的一些知名经济学者和专家都作了精彩的讲述,两届总部经济的论坛的举办,为武汉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较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武汉更好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第三亲历亲为,2006年率先将总部经济带到武汉,我们在招商、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我们招商强调集群招商,最多是15家同类企业一周内签约,为了营造园区内最好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水平,我们在园区正式运营之前就进行服务(税务登记、两证办理、户口迁移),联手区政府加强对总部经济入驻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为了丰富社区内的员工的生活,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设立了书吧和餐厅,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加快城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环境,我们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破解汉口商贸发展瓶颈,建立现代商贸物流业的服务和决策体系。在国际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设立世界区域总部或亚洲中国总部时,在国内大批优秀想进军优秀发展区域时,在总部经济崛起浪潮时,我们相信武汉将以领军着的姿态,引领整个中部总部经济总部经济的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武昌区为我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我谨代表一直关心卓尔公司发展和武汉总部经济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吴志振:非常感谢阎董事长的发言,最后我们有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先生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宋亚平:首先热烈祝贺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同时也非常感谢武昌区政府和兄弟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给了我这个机会,严格来讲,我一直是搞三农经济研究的,所以对中国总部经济知之甚少,所以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是掉底子的事情。上午我认真翻了一下报告,我们通常讲民主是好东西,总部经济也是好东西,总部经济产生的时间不长,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到实践探索,可以说已经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繁荣昌盛的态势,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地区要搞,而且贫困落后地区也要搞,这看来真是一个好东西,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就湖北地区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发展这三个方面谈点我个人的看法,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总部经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效。从2003年7月武昌区率先提出建设总部区的构想以后,目前已经形成了武昌区总部区、武昌公司总部区、武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盘动成优秀企业总部基地组成的三位一得总部经济,从湖北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呈现出了三大集聚的效果,一是呈现出良好的产学效应,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的明显标志,就是它所呈现出来的产值效应。据有关数据初步统计,目前武汉市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跨区域大企业、大集团总部已经有130多家,2008年总部经济所创造的增加值已经达到1000多亿,占武汉市GDP总值的约1/3,武昌公司总部区企业总数达8800多家,集聚各类企业总部118家。到2008年底,财政收入24.5亿,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9.42%;区域GDP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均列全市城区前列,应该说总部经济的产值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二、总部经济产生出强烈的“磁铁”效应,发达国家和我国总部企业聚集和总部迁移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总部经济发展的生命力来自于广泛聚集国内国外、区域内、区域内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跨区域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的聚集,据初步统计,武汉目前已经拥有中国三江航天集团、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海尔电器、保利集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法国家乐福、阿尔斯通、联想集团、百安居、中铁十一局、三星电子、爱普生、佳能公司、ABB公司、三一重工等世界500强、国内和民营500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跨区域大企业、大集团总部。大企业的落户,将对产业上下游的资金、技术、技术、人才等多种刺激经济发展的要素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都武汉之后,汽车产业聚集江城趋势明显。这种现象既是一种扎堆的效应,也是总部经济产出的强烈的磁铁效应,总统有辐射带动效应,武汉总部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重点体现在企业扩张和外地企业总部迁入这两方面,总部经济所形成的辐射效应是由于大量企业总部向总部区迁入,形成了总部制造基地、空间分离的企业布局模式,是武汉作为湖北城市群内、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不但增进了产业合作、产品合作,同时也向产业链的管理、决策、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和生产制造环节等不同区段的功能和作、功能配套拓展。

  总部经济所带动的城市效应,体现在总部区重点企业加快发展,迅速向外扩张,成为跨区域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与武烟集团、武汉凯迪电力、武商集团、中商集团、中百集团、中建三局等企业迅速向外扩张,成为总部在武汉,其子公司不断向市外、省外、国外延伸的企业,这种利好效应的体现,正是总部经济带动的结果。

  总部经济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湖北总部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正在进入一种调整时期,从而使得湖北总部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总部经济发展要成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引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显著在提升,目前我国已经有18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制造”支撑了世界消费,但是“中国制造”的附加值普遍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世界上的产品研发、发明专利80%以上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因而要改变这种以资费消耗为代价的低水平制造的状况,总部经济的发展必须承担着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历史责任。

  总部经济发展要承担促进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任,我省城市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及产业结构低级化、低端化制约着城市集约发展提高,武汉市由于规模的扩大、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人工成本不断提升,环境压力不断地在加大,迫使许多制造企业不得不迁出中心城市,形成了制造业的“空心化”,而要形成产业升级,总部经济要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实现。

  承担建立和完善良好发展环境的责任。推进总部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提高城市对总部经济的吸引力,而在吸引国内外企业总部与外资聚集的力量(发展环境与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政策支持是否坚强有力、政府的服务是否高效优质),因此要实现总部聚集和建设总部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核心,也是关键。

  我认为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努力吸引全球知名企业的地区总部,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优化,发展总部经济的首要环节是实行企业总部聚集,大量国内外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发展,能够充分释放武汉城市的科技研发资源,进一步促进高级人才的培养和聚集,不断地扩大中心城市的研发规模和创新能力,无疑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优化,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推动城市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能够充分利用中心城市战略资源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而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此,推动以金融保险、高新科技、商贸旅游、文化创意、信息中介、物流运输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从事产业升级的关键,也是未来推动湖北城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三是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一点可以说主要是我们政府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政府完善道路、交通、总部楼宇、信息网络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硬的基础设施、基础条件,既要建设一流的写字楼、舒适的公寓、便捷的交通、通畅的通讯、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快速的物流配送、方便的娱乐等一系列设施,建立和完善促进公司总部区和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除了出台和实施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外,鉴于进一步争取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完善总部经济的实施性政策,这一点湖北应该更好地、更多地吸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先行者的经验,同时也针对先行者暴露出来的困难问题和麻烦,来制定下一步更健康、更协调、更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我觉得这是我们后发地区的一种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行政体系,包括进一步完善公司总部区和总部经济建设组织机构,完善企业总部运作创新,政府的服务,提升服务的效能,这都是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政府机构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当然,在环境的营造和优化过程中,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包括我们企业和社会组织以至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员,大家都应该共同努力,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把总部经济新的经济形态能够真正地生根发芽、结果,发展壮大,谢谢大家。

  吴志振:感谢宋院长的精彩演讲,2009第五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主题发言到此结束,下面将进行论坛的第三个环节圆桌访谈,我们有请湖北电视经济频道主播江涛先生主持访谈,有请江涛先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