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陈春保、通讯员陈军)上课中途,老师放下教案,学生合上课本,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拍手声。这是昨日记者在汉源永利彝族中心小学看到的一幕。
代课教师苟林洪介绍说:“短暂的拍手可以放松学生的身心,提高学习效率。”两年来,湖北着力在汉源构建立体教育培训网络,包括苟林洪在内的1200多名教师接受了系统培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悄悄改变。
建立全覆盖的智力“援建面”。 培训工作包括校长队伍的交流、挂职培训,学校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管理队伍的培训,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教师全员培训等四个层次。
设置全学科的智力“援建线”。培训内容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关于综合性学习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心理健康维护,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听课评课的理念与实践等12个学科的多方面课题。
细化多层次的智力“援建点”。省相关重点学校“一对一、全方位”结对帮扶汉源学校。武汉二中与汉源一中、襄樊五中与汉源二中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管理指导、课堂教学指导交流、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考核等方面的智力与技术支援工作。
构建立体化的智力“援建体”。华中师范大学与汉源共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建设起来后,华中师大每年派遣一批国家免费师范毕业生到汉源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服务,同时开展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实验区建设课题研究等多个项目的合作。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