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援建人物风采

更多

志愿者秦豹:愿在艰苦的环境中更好地磨砺自己

发布时间: 2010-06-20 17:1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在四川汉源湖北援建办工地上,一位小伙子头戴安全帽、手中电话不停,黝黑的脸上架一副眼镜,显出几分学生气。他就是秦豹,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07级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研究生,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修路、架桥、建学校”的人生信条。

  从抗震救灾志愿者到灾区援建者,他为灾区修建的两座“爱心无止桥”承载起浓浓祝福,搭建板房九千余套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现在,他仍奋战在我省驻汉源县抗震救灾工程一线。  

志愿者秦豹(左三)

  “豹哥” 灾区人民的好兄弟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汶川之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秦豹,这个22岁的硕士研究生看到电视播放的灾区镜头,不禁流了泪。

  “我要成为一名抗震救灾志愿者”,怀着要为灾区奉献的急切心情,秦豹通过招募于08年7月奔赴四川省汉源县。汉源县偏远且受灾严重,最初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干粮”过活。帐篷、仓库、办公室充当临时“卧室”,端盆子到街边的公共洗手间洗澡,在路边随便找小摊吃饭。不过一个多月,秦豹穿坏了三双鞋,瘦了近10斤。

  条件虽然艰苦,秦豹的心深扎灾区,而他最牵挂的就是孩子们。早在武汉时,他和武汉市志愿者协会组织募捐,为灾区的孩子们募集了近万套文具。2008年7月份,他拿出母校的慰问金为汉源三中的贫困孩子送去满满4箱练习本、笔以及其他文具。在灾区的第一个中秋,秦豹和几个志愿者一起沿着绝壁,爬上海拔2000多米的古路村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了图书、体育用品、书包和月饼,只是为了孩子一句“想尝尝月饼的味道”。同时,他还主动承担起了古路村小学修缮的设计任务。对此,秦豹表示,希望今后能尽自己所能为灾区的孩子作出更多的贡献。

 

去古路小学途中

  在一次调查途中,秦豹发现有很多小学生趟着河水上学,书包都湿了,他决心改变灾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不久,秦豹通过网络与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展开联系。经多次调研和协商,他终于争取到共计近30万资金及物质,在汉源县的马烈乡和后域乡各修建了一座“无止桥”。

  在建桥过程中,秦豹组织了我校的5名在校学生以及30多名志愿者参加,香港也派出10名义工一起实施。修桥时,秦豹运用专业知识,和他的团队自行设计、自行施工。2008年12月,两座爱心无止桥建成,不仅解决了近1300人出行难的问题,而且拉近了大家心与心的距离。马烈乡的无止桥被当地人命名为“幸福无止桥”,寓意幸福无止,源远流长。

修建无止桥

建成后的马烈乡“幸福无止桥”

  “豹哥,是我们灾区人民的好兄弟。” 当地老百姓给了他一个亲切的称呼——“豹哥”。

  “秦工” 援建工程的把关人

  随着湖北省援建四川汉源116个项目的整体推进,秦豹因其出众的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被上级部门看中,调到任务更为严峻的湖北省援建办工作,主要和一个工程师一起负责援建的近14公里道路和3座大型桥梁工程。“当时,吃饭、睡觉、做梦都在想着工程的事。”面对投资近3个亿建设项目,秦豹谨慎至极。

  他所负责的项目中,包括湖北省援建四川汉源难度最大的项目——环湖路项目。环湖路临山而建,位处绝壁,70到90度的坡度,距山顶山脚都有一定距离,施工难度很大并伴随着危险。在挖掘施工中,坡上经常出现突然垮塌。一次在工地查看质量时,坡体突然坍塌,石子滚落下地,由于来不及闪躲,他的双腿都被砸伤了。

秦豹在检查工程质量

工地上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

  要说他处理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一次迁坟赔偿了。当时,有一个建设工地涉及到当地9个坟墓的迁移,村民们提出要270万元赔偿费。他反复到有关部门协调,多次到村民家做思想工作,用真情打动他们。最后坟墓迁移支出不到1万元赔偿费,为国家节约了269万元。

  “秦工,这边工地上有急事要你处理”“那边的质量要你去把关”,他的回答总是:“知道了,我马上就到。”在萝卜岗上,从环卫、消防、疾控到监理、施工、设计人员,都对他很熟悉。他走遍了萝卜岗每一条小道,新修的公路每一段的路面有多宽、多厚、用了多少钢筋水泥,他也都了如指掌。每天在修路架桥的工地上来回奔波十多小时,秦豹的头上出现了几丝白发。辛苦努力换来灾区人民重燃希望的眼神,他说:“值!”。

  “师兄” 志愿者学习的榜样

  与西部志愿者学弟学妹交流时,秦豹坦诚地说:“我来这里什么都不图,只想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同时,更好地感受灾区人民不被大灾压垮的坚强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更好地磨砺自己!”秦豹还把自己刚来灾区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如何克服经验与大家交流。他还告诉志愿者们,如果你们今后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请告诉师兄,我会尽量想办法给你们解决。志愿者们表示,要以秦豹师兄为榜样,用自己所学知识全心全意为灾区的建设服务。

湖北省常委张昌尔(右二)亲自到汉源看望援建者秦豹(左一)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形容秦豹:“在萝卜岗上看到秦豹早已晒得黝黑的皮肤和屡受山石划伤过的腿脚,我的心情很是复杂。他说做这个选择是对社会抱有感恩的心,我很能理解他这样的解释,我想,社会责任感和良心才是秦豹选择做志愿者的原动力吧!”

  秦豹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小村庄,自强不息的他利用大学本科的每个寒暑假打工。2004年春节,他大年三十才回家,大年初二就返回武汉做兼职。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基本都是靠兼职和奖学金获得。本科毕业时,面对着1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的录用单和本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他选择了先参加工作。而鉴于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他所在单位破例允许他边读研边工作。

  秦豹他们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全国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得到认可,树立起了响当当的“湖北模式”,并在其他灾区进行推广,所管理的三个标段多次被湖北卫视、湖北日报以及四川的多家媒体进行报道。近日,秦豹荣获“2009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对这样一段非凡经历,秦豹的感言很深切:“我只是一滴怀着奉献之心的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光彩璀璨,我愿去践行“修路、架桥、建学校”的人生信条,我更愿奔涌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我有限的青春!”(记者 彭辉  责任编辑 蹇涵霖 刘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姚启慧)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