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铿锵敢创新 成果丰硕促发展
——“十一五”重大科技工程建设回眸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吴晶晶、余晓洁)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成果丰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日益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短板”。
为了抢占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在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部署了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十一五”期间,各专项陆续启动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新药创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目前,重大专项已启动实施2500多个课题,投入资金400多亿元。
经过几年的实施,部分重大专项已经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在我国应对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飞机专项C919大客机基本总体方案已通过国家评审,国产材料研制、关键技术攻关等已取得突破,机头工程样机主体结构已研制完成并用于功能性试验。
--大型核电站专项在AP1000蒸汽发生器大锻件、主管道和钢质安全壳容器等重大部件研制上取得突破。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