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体制改革

更多

辉煌“十一五”:阔步迈向大发展大繁荣

发布时间: 2010-10-19 10:2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制图:李仕权

  “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

  截至今天,全国近3000家新华书店已有2900多家转企改制。全国148家中央部门和单位出版社,已有102家核销事业编制,地方需要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已基本完成任务。35家需转企改制的电影制片厂已全部完成,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影院以及58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

  “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千帆竞渡。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十一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2009年,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全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达1450家,文化辐射力空前提高。

  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服务监管平台、农村数字电影的供片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已经初步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成效卓著。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用于补助中部地区贫困县和西部地区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中央财政共累计投入资金48.5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中,我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增加值3100亿元,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全国电影票房达62亿元,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事实证明,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正在开掘着新的价值。

  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009年4月1日,《辽宁日报》55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版开始。创新改版,进报亭、进家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党报的市场影响力。目前,《辽宁日报》每日市场零售已近2万份,辽沈晚报各市地方版发行量也都有大幅度提高。

  《辽宁日报》坚持不留壳,不借壳,不造新壳,不可逆,可稽查,真刀真枪,真转真改。目前,辽宁已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13家,其中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67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完成64家,其余3家将于明年10月底前完成。

  辽沈大地轰轰烈烈的文化变革正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展开的一个缩影。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至2005年底,根据中央下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成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

  2005年底至2009年8月,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扩大试点、由点到面的关键时期。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走上全面推开的新里程。

  从2009年8月至青岛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加快推进、全面开展的新阶段。实践证明,文化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李欢)
关键词:十一五;转企改制;文化体制改革;2009年;辽宁日报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