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卢水平 通讯员李政权 章晟发自北京)5年前,在武汉读大学的他无意中加入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
5年后,已经回家乡当起小老板的他,接到生命的求助后,毅然决定捐出造血干细胞(俗称骨髓),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韩国男子。
昨日,29岁的张宝坐在北京道培医院的病床上,做骨髓采集前的最后一次体检和相关准备工作。今天,第一针动员剂将注入他的体内。
11日,从张宝体内采集完造血干细胞后,他将成为湖北省首例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1 在汉读书期间
每半年要献一次血
中等个子,浓黑的眉毛下架着副眼镜。张宝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但是,当他在手机中果断地与对方谈业务时,实在叫人无法把他与“老板”的身份划上等号。
这就是生于1981年的张宝,这位老家是安徽淮南的青年说,他有6年的人生记忆留在了武汉,并且与江城有深深的“血缘”。
2002年,张宝考入武汉船舶技术学院,学的是管理。一个周末,他到汉口玩时路过佳丽广场,看到路边有台献血车,“当时对献血并不了解,但我想都没想就上了车。”这是他第一次无偿献血,捐了400毫升。
自此之后,张宝每隔半年就会献次血,每次都是400毫升,但他从没告诉过同学和老师。在2005年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献血中,他又填写了一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申请单,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中的一分子。“其实这次和第一次献血时一样,还没弄清楚造血干细胞是怎么回事,看到别人填就填了。”说起这段与武汉的“血缘”,张宝脸上露出腼腆的微笑。献血和献骨髓在他眼里,似乎已经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2 异国呼救
他当机立断捐骨髓
张宝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事,一直没跟别人提起过,直到2008年,从韩国传来一位白血病患者的呼救。
前年8月,韩国骨髓库向中华骨髓库求救:该国一名1970年出生的男子因患白血病6年,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救命,但该国找不到配型成功的志愿者。
经过对中华骨髓库近110万名志愿者留下的血液样本初步配型,终于找到了唯一配型成功者。这个人就是张宝。
然而2005年大学毕业的张宝在武汉工作3年后,已经回到淮南老家,创办一家物资公司当起了小老板,原来的手机号码也换了。
情急之中,湖北分库的工作人员托张宝的一名好朋友找到了他。在骨髓库征求意见时,张宝当即满口答应。
当得知张宝是家中独子时,记者问道:“家人难道就没有人反对?”他爽朗一笑:爷爷奶奶知道后反对过,好在有爸妈给两位老人做思想工作。这次来北京前,老人们还特地嘱咐他“北京天冷,小心冻掉耳朵……”
与他相恋1年多、准备春节后拿结婚证的女友,此次也陪张宝来到北京。她说,在四处打听捐髓不会危害身体健康后,才给男友发了“准捐证”。
“实现捐髓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中华骨髓库供者服务部专门负责涉外捐献的宋晔介绍:按照要求,供患双方的血样必须在同一个实验室进行高分辨配型,但由于当时北京正处在奥运期间,不能向国外寄送血样,最后张宝的血样从淮南辗转寄到苏州,在那里的实验室与患者寄过来的血样进行配型。2008年9月5日,当高配结果出来的时候,众人欢呼雀跃:张宝和那位韩国患者配型成功!
张宝获知后也非常高兴,但由于对方身体和经济原因,张宝又等了1年多,直到2009年11月,湖北分库的工作人员再次与张宝取得联系:可以着手开始捐髓了。
3 意外车祸
让他更加热心助人
宋晔说,从找到捐献志愿者,再从初配、做思想工作,再到做决定、高分辨配型、实现捐髓,张宝算是非常顺利的一个。
但张宝也遇到了一场飞来横祸:2009年3月,张宝在淮南开车时与一辆客运中巴车相撞,造成颅内积水、胸腔积水、手骨、胸骨及肋骨均骨裂,在医院治疗了1个多月。“现在回想那场车祸,更加坚定了我捐髓救人的信念了,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
据介绍,11日,韩国骨髓库将派专人来京取张宝的骨髓。张宝昨天专门观摩了别人的采集程序。“捐髓其实并不可怕,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只是身体的一小部分,”听着童春容医生的讲解,张宝露出轻松的笑容。
4 最想念武汉的“干煸土豆丝”
张宝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乡,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和朋友们一起背着行囊去爬山、旅游。
在张宝的记忆里,爬得最高的山是四川的四姑娘山,海拔有5700多米,而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山西的芦芽山,尽管海拔只有3300多米,但登顶的一刹那看到的美景,让他高兴地在地上刨了个坑把头埋到了土里,“每次辛苦很长时间就是为了登顶,所以一定要闻闻它的气息!”
后来他把开辟出来的芦芽山风景照片及爬山线路图挂到网上,引来不少“驴友”的咨询。
说起爬山和户外运动,张宝变得格外兴奋。他说,在武汉有时从学校跑步到龟山,然后跳“蹦极”,至少蹦过4次,“后来那个蹦极台拆掉了,真可惜啊!”
张宝说,虽然离开武汉近2年了,但常常会想起这个“第二家乡”。“它给我的太多,如果再去武汉,我还要到献血车上献血,还要再大吃一顿武汉的‘干煽土豆丝’,那是我学生时代最爱的美食,哈哈!”
链接
中华骨髓库是我国最大的骨髓库,目前登记的志愿者已近110万。从2004年首例捐给美国一位华裔患者后,近年来陆续向英国、瑞士、新加坡、意大利等国提供了捐髓者,绝大多数为华裔、亚裔,目前已经有67人为外国患者捐髓(其中捐给韩国15例),张宝将成为第68例(第16例捐韩)。
捐髓和人种关系很大,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决定因素,这和基因有关。中国有56个民族,人种呈现多态性,因此我们为邻国提供了不少合适的供者。韩国与中国同属亚裔血缘,只要在该国找不到配型成功者,首选求助对象就是中国的志愿者。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