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报道

更多

汩汩清泉润心田 ——走近蕲北山区教师汪金权③

发布时间: 2010-06-03 09:0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四中学生正在收看央视关于汪金权老师的报道。(记者 朱熙勇 摄)
  记者 曾祥惠 张孺海 王晶 通讯员 余立鹏 陈钰


    23日,我们走进位于张塝镇的蕲春四中,校园广播里,正在播出一篇学生来稿:“汪老师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像汩汩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18日以来,本报及众多媒体对汪金权的连续报道,被蕲春四中学生们争相阅读。年轻的学生们,无不为汪老师的事迹广为传颂而骄傲、自豪。
  汪金权担任教学任务的高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以“我的语文老师”为题写了作文,尽情倾诉着他们对汪老师的理解、敬重和热爱。这里,我们辑录部分学生作文,从中可以窥见,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师者,对下一代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范绪枝写道:心系大别山下
  在您大学同学的日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深夜拜访您时,大别山下学校里所有的灯都灭了;唯有那间平房里灯还亮着。同学们走进这间平房,您坐在一条长板凳上,伏在一张旧桌子上备课。当同学叫您的时候,您一脸惊喜,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而他们难以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当年的汪金权,是辛酸,是激动,还是……当同学找到当地一家旅馆,也顺便买了一些方便面和您一起吃时,您却不知如何开盖,同学为了不伤您自尊,故意打岔,为您开盖,帮您弄好后,跑出房外了,为的只是不让您看到他那双湿润的双眼。走进房时,您正在喝面汤。同学的心感到万分沉重,您吃的苦比谁都多啊。
  刘言写道:我们的铺路桥
  汪老师的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能做到这样,是要有精神的,也许老师的物质是贫困的,但老师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能比的。
  记得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令人敬佩的话:“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一根电线杆,只能永远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心满意足……”
  老师,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为您骄傲。您是我们的铺路桥啊,有了您这座桥,我们会走得更好。
  孙清晨写道:爱的抉择
  汪老师毕业于名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任教于金牌高中黄冈中学。在一次返乡探亲时,来到了蕲春四中,在这里,老师看到了年轻的自己,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追梦的眼神。老师心动了,作出了爱的抉择,毅然离开了名牌中学而来到了无名的山沟。
  自步入四中,汪老师一直默默奉献。用行动和智慧,教书育人。曾有人因家贫而辍学,汪老师亲自到他们家里,把他们接回学校,并为其交付学费。待他们考上大学,老师又一次上门,送去了资助款。老师说:“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你们的双手要撑起一片蓝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但我希望你们能梦想成真。”
  汪老师的学生,有工程师、大学教授、企业家,也有朴实的农民;汪老师的学生有的在北京、上海、浙江,也有的定居异国。可汪老师数十年来,一直奉献在蕲春四中,在这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
  陈丹丹写道:老师像一座灯塔
  汪老师家境很困难,常年就是那两套衣服换洗着穿。其实老师有很多途径可以过得好一些,老师曾经的那些同学、学生都表示过要帮扶,但都被老师婉言拒绝了。
  去过汪老师家的人都知道,汪老师没有什么家具,房间里只有简单的一张床、一张桌子等简陋物品。老师买不起吗?当然不是,老师资助学生的钱应该能买的不只是彩电。只是老师把这些用来享受的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了。
  老师,就像是大山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穷苦孩子们前行的路途。
  汪文和写道:智慧的老师
  汪老师带我高中语文两年,从老师讲课看,老师满腹经纶,知识渊博,课堂上把知识延伸得很远很广。听老师的课,我不仅仅学到课本上的而且知道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从未听说过的知识。
  老师让我们每天读《弟子规》,教我们“此勿终彼勿起”,教我们言行一致。课堂上老师要我们认真听讲,课外从不要求做作业。老师说:“语文只要你听好每一堂课就够了,课余时间留给其他科目。”就连课外练习也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虽然如此但我们语文成绩从未差过。
  陈林写道:教会我们感恩
  汪老师时常教诲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其实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时候,老师在村里乡亲的帮助下完成学业,如今老师也在努力地回馈社会,老师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仅在思想观念中教育我们,更从实际中引导我们做人,去学会感恩。
  我相信汪老师的教诲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化成一种信念。像老师一样,我们会做一个有感恩的心、能回馈社会的人。时间会使老师变得愈来愈苍老,可老师给我们留下的信仰永远不会被时间磨灭。
  曾令信写道:老师请珍重
  22年有什么?破布鞋,掉色西装。22年有什么?米饭馒头酸菜汤。22年有什么?每每工作到深夜。不,其实你很“富有”,天下桃李尽芬芳。老师请珍重,我们还想站在你的肩膀,让你给插上翅膀,去更远的地方飞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高霞)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