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疏堵仍是最大焦点
长江商报讯(记者 刘春燕)每年“两会”期间,武汉市政府都要承诺为民办10件实事。实事从哪里来?是否真正切合了百姓的需要?昨日,市政府邀请16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市民,面对面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市政府秘书长龙正才听了整整一下午。他承诺,将尽量吸收来自民间的声音,进而转化为决策。
交通:建议年底再启动单双号限行
当前困扰武汉市民最直接的问题莫过于交通大拥堵。座谈会上,大家在对重点工程建设表示理解的同时,提出各种治堵、疏堵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张忠华认为,堵车部分原因来自道路太窄,停车难、占道严重。他说,道路建设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治堵可以从解决停车难着手,对于重点城区、重点路段重点解决。
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骑自行车也是疏堵的办法。热心市民刘建国提出,公交刷卡9折还不够,应该8折甚至更低,以此吸引更多人乘坐公交车。另外,鉴于国庆前武昌小范围试行单双号限行效果显著,他建议年底车流高峰期再次启动此限行制度,同时取消路桥费。
对于公共自行车,大家普遍反映办卡困难。对此,龙正才表示,明年市政府将继续投入2万辆公共自行车,增加300个站点,进一步方便市民办卡和使用。
住房:廉租房申请门槛要降低
来自武昌区中南路街办事处的葛文凯直言,现在申请廉租房的要求“太苛刻”,建议降低门槛,让更多困难户居有定所。“以中南路街为例,今年有55个申请廉租房的指标,但是经过层层审核符合条件的只有9户。为什么明明有房,宁愿空着却不肯降低标准给困难户住?”
龙正才点点头接过话说:“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正准备降低廉租房的申请标准,明年全市廉租房申请、发放将以区为主,标准也不再统一。”
养老:倡导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
老龄化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与会市民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养老问题。刘建国提出,目前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私营养老院又有待规范。可以鼓励社区养老,完善社区的医疗、服务、饮食起居设施和制度,让恋家的老人在家门口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