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闻“孝”感苍生
发布时间: 2010-07-28 12:4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百善孝为先。"孝"乃立身之本,为人子女者之良心也。吾辈将秉承先遗,出乎于行,更出乎于心。
-题记
读古人书,观历史风云,知孝厚重,便深谙其道,欲学。却恍然大悟,"孝"需用学乎?吾等小辈,生在太平,乐享恩泽,父母之恩,无以为报。有感于先人《二十四孝》,"感动中国"孝之能人亦吾所敬重。纵览先贤董永,黄香,孟宗之典故,仰视吾辈谭之平,余汉江,何家坤之先进,无心感怀,皆欲效仿,此乃吾之笑闻"孝"感苍生也。
从古至今,"孝"本应该是中华儿女自觉履行的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中国人更是将其视作一种文化,典藏至今,潜移默化之中我们认可这种文化,将它作为一种道德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品质。尤其是在现今物欲横流,拜金思想严重的时代里,孝文化不失为一剂拯救心灵的良药,在点起孝文化的明灯之时,照亮人们回家的路。
我的家是标准的中国式家庭,父母健在,兄妹有爱。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也在父亲的"棍棒"下成长。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常常为了父母不给零花钱,而闹着不肯去上学,也常常因为大小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而受到父亲的责罚。前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上专科,填志愿也掉档了。几位叔父都说学点手艺谋生算了,险些读不成书,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手无足措,还是父亲深明大义,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决定让我参加补录。上了一所专科院校,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型人才。在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这段日子里,我深切的明白读这两年大学收获了什么。明年我将参加"专升本"考试,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更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像父亲期盼的那样学有所成。
我想孝是父母之爱如泉水般汇集之后的一次回流,回报父母之恩是自然之事。
前几年荣获"荆楚十大新闻人物"的恩施汉子陈立强,他独身侍母三十载,为母治病,遍尝百草的孝行事迹,感天动地。前年荣膺"全国道德模范"的大学生谭之平,她孝老爱亲,堪称典范,当年在我们身边掀起了一股热烈的学习风潮……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的身边孝子辈出。荆楚大地也因为孝文化而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透射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是的,社会缺失了这种精神信仰就像荒漠看不见一片绿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法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去身体力行孝老爱亲,而且还要发扬这种精神,让所有人在感悟孝道厚重的同时,也将孝文化传播的更远。
黑发变白丝,长髯变短须,直背变佝偻,纵然岁月不饶人,惟恐"子欲养而亲不在",也要从此刻做起,从点滴做起。孝文化应该是立足于行,感悟于心。小时候给父母洗脚,捶背,长大离家应该是对家的思念,一通电话报平安,一封家书诉衷肠。
"孝"字易写难做,为人子女者参悟半生切勿等到已为人父母时才想起自己的父母;孝子亦易亦难,将父母之爱双倍返还也不为多。
孝心是最好的宽心药,能让父母舒心,放心,开心;孝行是最美的风景线,能让天下苍生明白孝老爱亲是最美好的事。
欣闻"孝"感苍生,情澎湃于心,抒吾之劣作以应苍天,方能释怀。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时事三)
关键词: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