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散文

更多

揽卷读《论语》,掩卷思孝道

发布时间: 2010-08-16 16:3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姓名:李利    年龄:23  

  薄薄一册《论语》,积淀了中国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从中觅得一星半点便可以为德政、为君子。中国禅宗讲究顿悟须有"慧根",我认为读《论语》的"慧根"便是"人性"。《论语》之所以可以流传千载而历久弥新,关键便在于它以"人性"来维系的本真。
  何为人之本呢?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为文明礼仪之邦,道德观念甚强。古代有一首《劝孝歌》就说到"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句直白而深刻,将人区别于禽兽的根本定义为"孝"。孔子在《论语·学而》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孔子所说的"本"就是"孝"。"本立而道生",孝是一切道德和爱心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为人最基本的要求。试问一个对父母都不尽孝的人,还会对什么人付出真心呢?
  接下来,《论语·为政》中便出现了一组关于"问孝"与"答孝"的镜头。
  镜头一:行板悠悠,孔子漫步于鲁国的大道上。这时鲁国的大夫孟懿子正好碰到了孔子。他便问孔子何为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即不要违背礼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镜头二:孔子外出,正好是弟子樊迟驾车。孔子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便对樊迟说:"刚才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好学但又资质不深的樊迟不解了:"夫子,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所谓孝即是父母在时,依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死后,按照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镜头三:兴许是孟懿子把向孔子问孝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儿子孟武伯,孟武伯也很好奇,于是他也来向孔子询问什么是孝。孔子语重心长地回答孟武伯说:"如果你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生病时,父母的那种忧愁、担心、慌乱的心境,你便会懂得什么是孝了。"(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镜头四:夏日炎炎,苍天古木下一片阴凉。一方简席上围坐着孔子和他的一群得意弟子。这时他们正以闲谈的方式向孔子问教。子游第一个问道:"夫子,请问什么才是孝呢?"孔子回答说:"现在所谓的孝道,只看作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但是饲养一只狗、一匹马也都要给它吃饱。如果没有敬重、敬仰、敬畏父母的情感,那与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欣然点头。这时孔子的另一弟子子夏也来问孝。孔子捋捋胡须,颔首微笑道:"尽孝最难的就是在父母面前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子女效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仅仅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认为是尽了孝道了吗?"(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若有所思,恭敬地向孔子敬了一个礼,慢慢地退向一旁。
  以上几组镜头可以说是孔子对孝道的系统论述。先曰"无违",即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记得曾看过一部名为《孝子》的电视剧。剧中当婆媳之间发生意见不合时,男主人公乔海洋对自己的老婆说过这样一句话--孝顺、孝顺,这孝顺的关键就在于顺。诚然,乔老太太很固执,她所坚持的意见也未必是对的,但她的子女们却从不违背老人的意思。因为他们知道老人临近暮年,子女们能陪伴老人的时光已不多,何不让老人顺顺心心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不管父母的做法多么的不可理解,想法多么的古旧,但我相信他们做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对父母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违背;多一点谅解,少一点责备吧,让我们走好尽孝的第一步。
  其次,尽孝得"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现代社会有多少人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并付诸行动了呢?现代社会很多人早已到了不把"老子"放在眼里的地步了,更别说侍奉父母的礼节了。有这样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银发苍苍的老人流落街头,靠乞讨过活。这个老人不是没有子女,他一共有四个女儿。本来按时间轮流去每个女儿家住几天,可是适逢那年闰月多出了几天,二女儿死活要将老父亲赶出去,原因是日子住够了。而孤苦无依的老父亲却得不到三女儿的接纳,原因是"轮我家的日子还没到"。就这样一个说出去都让人觉得羞耻的原因,却成为了她们将老父亲拒之门外的正当理由。人性何在?试想当父亲死了之后,她们会否平分该为父亲掉泪的滴数呢?
  孔子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不懂得孝,以为只要养活父母便是孝了。想不到人类进化了几千年,把这孔子视为"不够孝"的东西都进化没了。2005年研究生英语考试的写作是图画作文。该图的标题是"养老'足球赛'"。画中间,一位老人缩成一团,呈足球形状。画上四角各设有一个球门,守门员是这个老人的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和小女儿。他们紧皱眉头,严防死守,决计不要让球进入自家球门。较之上则新闻所说到的,这幅画表现得更令人气愤。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而这幅画中的四个子女岂不是连犬马都不如了吗?一幅画虽不足以揭示社会全貌,但仍值得我们深深反思。
  最后,孝道的最高境界是"色难"。要做到内心的孝敬是很难的!最典型的例证便是中国古话所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年老多病的父母,当想到自己可能给子女造成拖累的时候,内心本已很愧疚,如果子女在照料的过程中还流露出嫌弃厌烦的情绪的话,父母的心里肯定很难受。很多人虽然表面上做得不错,但容易不自觉地抱着一种"我做得已经很不错了"的心理,无形中给父母以不好看的脸色,以"孝"来折磨老人的心灵,增添老人的愧疚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爱要及时,爱也要用行动来表达。当亲人逝去,当你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时,这种感觉会比知道明天是世界末日还要可怕。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句让我深深感动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
  尽孝要及时,让父母晚年过得幸福是我们为人的本性和责任。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