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散文

更多

路边没了母亲在等我

发布时间: 2010-08-20 11:2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纪象启

  丁亥年的冬月,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在那个农家小院里生活了15个年头。中间,我曾几次想舍弃那个农家小院让母亲来滨州生活。但是,母亲不愿意舍弃这个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地方。这样,每隔十天半个月,我就回老家看望母亲。遇到清明节,我就和母亲一起去给父亲上坟。而母亲的去世,那种充满温馨的日子已永远地逝去了。
  母亲于1952年嫁给父亲。那时候国家困难,家中日子也困难,在长期的艰难日子中母亲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不论是在生产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她都坚持劳动,干完坡里的,又干家里的,从坡里回来后,父亲还可以上床歇一歇,可母亲不能歇,还要做饭,拾掇家务。但是,父亲也有个好处,像喂养家里的牛、猪、驴等活物,都不让母亲干。父亲去世后,喂养这些活物,母亲是干不了啦,于是只好守家了。母亲在家,我是十分的不放心,她有时候也来我这里住上些日子,但都住不长。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他说来到这里没有和她玩的,很闷得慌,尤其是外边的人不兴串门,甚至邻居之间互不说话。对于这些,母亲实在受不了,并且不断地感慨:哎,这个世道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得经常回家,自己没有交通工具,就坐公共汽车回家,下了大路,还得走上3里小路。许多时候,当我走到村头时,会碰上母亲在那里等我。我想,这是碰上了,那么没碰上的日子呢?就可想而知了。
  每当走进家门,母亲总是笑盈盈地迎我,问我吃了没有,喝了没有,累不累,说着就上厨房做饭。有一次,我吃着母亲做的面条,看到她在一旁端量着我,老半天嘴里不住地念叨,身体胖了瘦了,衣服薄了厚了,知儿莫过母,母亲通过对我脸部表情的观察,她就知我近来的工作顺不顺利,日子过得开不开心,经济富裕还是拮据。我要出门时,母亲总是陪我走过一段路,走到村东口的小桥边,等我上了车,我从车窗里看到她还未离开,一直等车走出很远,才看到她的身影慢慢地消失。
  每每离开家门,向母亲投向最后一瞥时,我心中会泛起一丝酸酸的苦涩:家庭的兴衰荣辱,酸甜苦辣,柴米油盐,冷热寒暖。这些会不时地涌上心头,犹如一只小蜜蜂爬到我的心尖上,痒痒的,酸酸的,我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家是什么?
  家如大树。这大树的根就是一架神经系统,直通着每个儿女的方方面面,不管儿女走得多远,飞得多高,这神经总是牢牢地连着你、牵着你,使你感到她的存在,接受到她传递的信息,以致于不幸时,你会感受到背后的温暖和力量。
  对于老家,我依然温馨如故,因为那里有我的根。如今的老家院子里还有我生活的一些痕迹。而且父辈在这里生活的一些痕迹还依然存在。尤其是父亲、伯父小时候用过、母亲过门后继续使用的那个木轮车如今还立在院子的一侧,它已经立在那里整整一个甲子了,它象征着祖辈的亲情在永续传承。人去景物在,情意依旧浓。如今来到这里,只是感到静悄悄的,心中剩下的只是不尽的回忆了。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