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散文

更多

母亲的孝与我的家

发布时间: 2010-08-23 17:38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姓名:梁晓宇   性别:男

  提起笔写我的母亲,不知写什么好,因为我要写母亲的事太多了。妈妈,亲爱的妈妈,儿在天涯把您牵挂,敬爱的妈妈,您的恩情儿懂得如何报答。母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这不仅仅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因为我的母亲本身就是我的小学老师。
  从我记事那天起,母亲就给我上课了。我五岁那年进入小学就读,连续三年的班主任都是我的母亲。母亲管教很严格,我一旦犯了错,或者与同学们发生了纠纷,母亲第一个责怪的就是我。儿时的趣事很多,记得当时我问母亲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母亲说希望我和妹妹都能考上大学。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母亲对自己孩子最大的期望。母亲十八岁那年准备高考时恰逢文革,由于外公年轻时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过职务,母亲便永远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从那时起,母亲便成了我们村的一位代课老师,她这一走上三尺讲台便是三十年,到母亲下岗为止她的月工资不足六十元,母亲在那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着,无怨无悔,三十多年来,他的学生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母亲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村里的许多人,包括和母亲同龄的农村妇女们通过经商等手段富了起来,他们早在数十年前便腰缠万贯,可他们还是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母亲。母亲和父亲都是共产党员,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我于2003年1月15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儿时的许多记忆都那么记忆犹新,而这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大都来自我那善良,高洁而又有传统美德的母亲,这种亲子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我敬重我的母亲,则是由于她高尚的人品和德行。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伴们去学校都去得早,如果是夏天也罢,迎着凉凉的西风。哼着歌儿,手拉着手一会儿就到了。要是冬天可就惨了,大伙顶着寒冷的风儿,我们都冷的发抖。我们家当时还有一辆自行车,母亲为了赶时间每次去学校都骑着,但是我却很少能够享受到坐车的特殊待遇,母亲总是让走得比较慢或者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坐她的车。冬天的时候,母亲总是把它房子的炉火烧旺,下课后孩子们就跑到她的办公室取暖。母亲是很爱孩子们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当一个村里的代课老师可真不容易,人活在世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母亲一个月几十元的工资能干什么呢?母亲的许多朋友都曾经劝她改行。是啊,村里的人花点时间随便做点什么事情都比村里的代课老师挣得钱多,可是母亲舍不得孩子啊。人是生活在精神和物质两个世界里的,当村里欠了母亲三年的工资时,母亲并没有上门要钱,更没有提出辞职,我知道,母亲是舍不得孩子的,也离不开孩子。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她说:咱村穷,村里没有多少钱。有的话会给我们发工资的。母亲身边的同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代课老师这个工作岗位。由于母亲工作勤恳,任劳任怨而且热心助人,她在村里享有极高的威望。但是许多机会和荣誉却与她无缘,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与世无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她在利益面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比他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早在多年前母亲就失去了一次晋升为民办教师的机会,她将难得的机会给了一位生活上更困难的老教师。自那以后母亲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民办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一名公办教师了。母亲是一位共产党员,她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她找出了一套师生互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她还借了大学生的书来自学,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母亲从事教育事业一生无怨无悔。2004年,学校引进了一批大中专学生担任老师,母亲从此就下岗了。从母亲那里我知道了,人首先要想的是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然后才是你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
  如果说母亲教书育人是在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的话,那母亲视祖母为亲生母亲又是在尽一份没有血缘的孝心。由于历史时代,传统观念的差异,母亲和祖母之间的摩擦是难免的。祖母的脾气不太好,但是母亲从来没有计较过。2003年5月18日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这一天身体健康的祖母突然中风,当日即送往医院抢救,后来得知是脑出血,出血量多大九十毫升,这意味着出血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必须立即进行开颅手术,但是不管手术成功与否,生存的希望都是非常渺茫的。祖母被推上手术台时早已不省人事。那时,父亲坚强而有力的声音回响在人群周围: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我的母亲,就算我的母亲成了植物人,我也要养活她。后来祖母的性命时保住了,但是由于手术进行得不彻底,祖母全身瘫痪了。在医院的两个星期里,母亲四天四夜没有合眼,她和父亲一直轮流看守在祖母身旁。父亲是独生子,父亲是找不到自己的亲戚来帮忙了,母亲就叫来了我的小姨。祖母全身上下插着各种管子,呼吸机,尿管,胃管。由于医院方面认为祖母已经没有希望生存下来,一星期后祖母出院回到了家里。父亲和母亲便担负起了照料祖母的重任,家里从此也负债数万元。祖母出院时主治医师对父亲和母亲说:"你们倘若在中风病人的应急期,也就是两个星期内对病人的照料稍微有一点闪失,老人家的姓名就不保了!"拯救祖母当然是父亲义不容辞的责任。父亲也征求了母亲的意见,母亲说到:"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不但会支持你,也会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治好妈妈的病,哪怕有一线希望,花在多的钱也要治。祖母离开医院到家里时已经是一个植物人,他老人家将来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从那以后,母亲便成了一个兼护士,教师,厨师为一体的三重职业的人。为了照顾祖母,父亲和母亲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定时给祖母输液,打流食。母亲还让民间有名的中医为祖母做针灸。所谓的中风病人的应急期过后,祖母的病情稳定下来了,父母为祖母去掉了呼吸机,祖母的右胳膊也有了知觉。为了给祖母治病,母亲翻阅了许多医学书籍,还专门订阅了《家庭医生报》。脑出血的病人出院后是要绝对卧床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母亲起早贪黑,她和父亲每天的睡眠时间仅仅五个小时左右。母亲是一个细心的人,为了更好的观察祖母的病情,她将祖母每天的体温,进食量,饮水量都一一作了详细地记录。到了2003年九月,祖母可以去掉胃管了,她还可以将以两个字出来。祖母不会说话,这在中医上被称为失语。父母治疗祖母的失语和偏瘫是同时进行的。到了10月份,父亲和母亲就开始对祖母进行语言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训练。由于祖母的出血量实在是太大了,能保住性命已经不错了,她老人家在那时只有右胳膊和右腿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就连头部也不能动。父亲和母亲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以后就开始了各自的工作,父亲洗祖母的被单,衣服,还有被祖母弄脏的床上用品,母亲则为祖母刷牙,洗脸。做完这些后,母亲就开始教祖母说话了。患有中风的病人失语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智力低下,智利低得甚至不如一个儿童。母亲河祖母说会儿话,她老人家就累了,便睡着了,母亲这时候就去做饭。父亲和母亲在祖母的饮食方面采取了多餐少食的策略。为此,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就被打乱了。
  祖母是不幸的,可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更有一个难得的好儿媳。祖母有时候一天拉四五次,有时又一连几天都拉不出来。有一次祖母七八天没有大便,用了两瓶开塞露也不管用。情急之下,母亲用手指一点一点往外抠,总算让祖母顺畅排泄。
  父亲和母亲每天为祖母定时翻身,按摩。他们都把自己锁在了家里,那时候正值卖棉花的好时节,父母都管不了那么多了,用母亲的话讲就是:"一切为了你奶奶,一切服从你奶奶。"那年我在读大学一年级,妹妹正读高中三年级。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祖母可以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了,她的右胳膊也可以稍微活动了。当母亲告诉我祖母要和我通电话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当我在电话的那端听到祖母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艰难的育出一两个字,一句不完整的话语时,我潸然泪下,心如刀割。这是我的奶奶吗?这是我昔日劳苦奔波,为了孙儿,为了这个家一刻也闲不住的奶奶吗?祖母在中风后的康复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都对父亲和母亲是一个莫大的鼓励!祖母只有父亲一个独生子,但是她还有一个比亲生女儿亲千倍,万倍的好儿媳!在母亲眼里,那些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子女,是大逆不道的,母亲对那些来探望祖母的亲朋好友,邻里四舍说:"天下所有的儿女,都应该多抽出时间陪陪年迈的父母,陪他们逛逛商场,聊聊天。这是老父老母最大的心愿和幸福。如果只把"孝"挂在嘴边,总觉得以后有机会,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母亲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那年我已经上了大学,妹妹再读高三,家里只有父亲和母亲照顾奶奶。奶奶的主治医师指导祖母的情况后对同事们说:老人家能活下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她能够说话,肢体也能够活动,这简直是奇迹里的奇迹。"为了给祖母治病,我们家已经负债数万元,我和妹妹上学的费用没有了着落,在我无助之时,当我在痛苦中挣扎之际,耳边便会想起了母亲铿锵有力的声音:孩子,只要妈妈在,你们是一定有书读的。父亲不会做饭,母亲便包揽了家里的大部分事务,给祖母做完按摩之后,她就和父亲轮流着去田地里干活。祖母以前总是要求母亲按照自己的心愿和意志办事,母亲总是以理解的心情去和祖母沟通,遇到冲突时,依然以礼相待,以情相待。当别人问母亲:"你觉得倾家荡产换来一个全身瘫痪,需要你长时间照顾的植物人,这样做值得吗?"感恩的心是没有距离的,更何况赡养老人是我们做晚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起初,祖母浑身上下不能动弹,语言,知觉和记忆力几乎完全丧失,如果不是父亲和母亲照顾得好,她的后半生会永远像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祖母病倒之后,母亲和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连过年也不出门了。到现在为止,母亲的活动范围也局限于家--医院--农田。在家里母亲为祖母一口一口地喂饭,清理祖母的大小便,为祖母洗被单,按摩。祖母是片刻也离不开人的,她现在就像一个婴儿。母亲去医院则是为祖母买药,长期的护理使母亲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堪称一绝,她比专业护士还专业。
  母亲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平凡的一举一动却感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由于长时间的操劳和睡眠不足,母亲多次病倒,但她还是坚持照顾祖母。母亲将祖母的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各种摆设非常整齐。有时候邻里乡亲来看望祖母时开玩笑的说:老人家的房间简直是一个医务所,你们夫妻俩都是优秀的专业护理人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感慨地说:"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尽孝,与亲人相处,向经营事业一样经营亲情,才能获得幸福饱满的人生。"母亲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爱自己的家,才会爱朋友,才会爱同事和我们伸出的世界。这是一个光荣与梦想永远让人热血沸腾的竞争年代,但也是一个草长莺飞儿女情长的温暖年代,孝是伟大人格的一部分,在这个温暖的家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使植物人奶奶苏醒过来,也使我们村,我们那个小镇,陕西省渭南市--我的家乡所在市所有人那颗尽孝的心苏醒了。不经意间,母亲原来的几个学生将母亲的事迹写成文稿发表在家乡的报纸上,从此来采访父母的记者络绎不绝,父亲被陕西省渭南市民政局授予"渭南市十大孝子"荣誉称号,母亲也被授予"渭南市十大好儿媳","陕西省模范好儿媳"的荣誉称号。
  母亲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三十年来,她培养出来的学生数以千计。她的学生,有的早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已经成家立业。而母亲却下岗在家,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闲着,她把自己的爱心,孝心毫不保留得给了我的祖母。多年以来,母亲面临着为祖母治病,为我和妹妹上大学筹学费的双重压力,而且这几年为了给祖母治病,我们家不仅负债累累,就连家里的农作物也荒废了。对于母亲来说,无论是在经济上,精力上,还是道德上她都有足够的理由放弃对祖母的进一步治疗和照顾,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承担。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
  在母亲身上,我看到了如大山般高耸的生命高度,如天空般宽广的生命宽度和海洋一样深邃的生命深度。我相信,家里只要有母亲,无论遭遇多大的狂风恶浪,我都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在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浊流中,母亲用她普通的话语,孱弱的双手给我上了一节又一节"敬老爱幼""孝顺父母"等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课程。母亲就是一所学校,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我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母亲用一颗感天动地的孝心和爱心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把已经生命垂危的祖母挡在了死神门外,又使已被医生判为植物人的祖母睁开了双眼并且恢复了语言功能和部分肢体功能。
  用阳光照亮别人生命的人,自己才会沐浴在阳光里。母亲用阳光照亮了祖母的生命,也给那些在尽孝与否之间徘徊的人照亮了一条通往爱的道路。母亲,就如我生命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我脚下的路,母亲又如一簇火,能够化掉我生命中的每一长海东,母亲又是一面旗帜,让我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母亲是我生命里最好的老师,让我学会了爱与被爱。世界上一切的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我的母亲。我爱你-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