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散文

更多

背着硬币回家

发布时间: 2010-09-13 14:56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的这篇小文曾经发表过。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让天下年轻人都能够真正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我斗胆投此稿参赛。 本次征文细则中只要求作者原创,并没有要求一定是首发。希望我没有理解错。
  宁波小苏


  背着硬币回家
  苏霁虹
  同事小江酷爱收藏硬币,他只收集最普通的一元钱。大家都劝他不如收藏古币,一元钱人民币发行量这么大,将来就是成了文物,也没多少升值潜力。小江不置可否地笑笑,依旧每天早晨拿10元、20元去买早餐,换回一把硬币;下班,又借口坐公交车到处找人换硬币。难道这普普通通的硬币有什么玄机?
  公司负责烧菜的李阿姨每天要去菜场,零钱自然不少,小江常常和她换硬币。看着他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样子,我们决定从李阿姨入手,挖掘小江的秘密。李阿姨禁不住我们的"威逼利诱",终于说出了实情。
  小江家住湖南山区,中专毕业出来打工。第一次回家过年时,他为了给家人备礼物,费劲了心思。看到城里老年人都穿的花花绿绿的,小江决定给母亲买件新衣服。李阿姨自告奋勇陪他去买,挑了一件宝蓝色的中式棉衣,绸缎面料的,一只金色的凤凰从下而上飞在胸前。小江高高兴兴背着那件新衣和一大包礼物回家了。
  母亲一辈子只穿过家织的土布衣服,几乎所有的衣服新的时候都是靛蓝色,逐渐掉色成灰蓝色,最后变得看不出颜色。如此鲜艳华丽的衣服,或许在她的梦里都没有出现过吧?果然,母亲见到那件棉衣,惊叹了一声,就不言语了。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刺绣的凤凰,无论小江怎么劝,她都不肯试穿一下,仿佛那衣服一碰即碎似的。后来,母亲把棉衣送给了新过门的嫂子,嫂子也舍不得穿,又送给了她妹妹。
  第二年,提前三个月,小江就开始向大家咨询春节回家要带的东西。有人提议,带海货。谁都知道,平时下馆子,遇到可口的菜,小江总要念叨,父母这么大年纪了,还从没吃过这样的美味呢。于是,小江主动给李阿姨打下手,努力学习烹饪技术。过年的时候,他给家人带回去几大包对虾、黄鱼鲞、鳗鱼干等干海鲜,还有10多只原本活蹦乱跳、到家已奄奄一息的毛蟹。
  小江做了一桌海鲜,父母没吃几口,只是憨憨地、满足地笑着。小江有点难过,他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深情。他给母亲一千元钱,一再嘱咐她想买啥就买,城里女人都爱吃零食,瓜子、花生什么的,母亲一定也喜欢。然而,节俭惯了的母亲舍不得花钱,都存下来,说是留着给他买房子娶媳妇。小江无法告诉父母,一千元在城里只能买一只脚那么大地方。
  小江是个有心的孩子,他觉得母亲舍不得花钱,主要是舍不得破开一张百元大钞。钱是让人享受用的,不是当画看的。如果他给母亲一千元硬币,母亲每天花两、三块就不会心疼了。于是,他打算积攒1000枚硬币,准备春节的时候送给母亲。
  听到这里,我们几个女同事眼圈都红了。以前,总以为给父母几张大钞就很孝敬了,完全没考虑他们有没有享受到这种"孝顺"。 "孝顺"不应该仅仅是让父母亲"感受"一下的美好词语,应该是能让他们真真切切享受到的实际行动啊。
  于是,大家都开始收集硬币,集体的力量大,临近过年,1000枚硬币终于找齐了。上称一称,足有6.5公斤。李阿姨帮小江把硬币包裹好,免得哗哗响引来贼偷。如果贼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孝心,估计不会对小江下手的。小江背着那一大包硬币上路了。
  那年南方大雪,火车滞留在半途中。为了能早点回家,小江提前两站下了火车,抄近路步行30多公里到了县城,再换乘乡下的农用三轮车到山边,最后一段山路只能手脚并用了。山路又滑又陡,小江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回到家。
  那1000枚硬币出现在父母面前时,他们都流泪了。


  作者:苏继红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