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中秋
发布时间: 2010-09-13 15:02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母亲托人带来口信,说中秋节快到了,如果没有时间,不能回来就算了,但一定要买几斤好一点的月饼给她吃。
听了这话,我心里很是纳闷。在我几十年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喜欢吃月饼的,每年的中秋节只是象征性地尝一点。时间一长,家人都认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渐渐地也就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只有父亲拉长脸说过这样的女人真少见。现在母亲突然说要吃月饼,我实在是难以理解。想了想,以为是带口信的人说错了,因此又仔细问了问,有鼻子有眼,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5年前父亲去世后,60多岁的母亲不愿随我和弟弟去城里生活,一个人守着乡下的老房子,养养鸡鸭,种种自留地,和乡亲们在一起过着那种自由、散漫的日子,一年到头都难得来一回我们这里,到了过年,我们会把母亲接进城里,住上十天半月,端午、中秋等节日母亲总是说家里种有这个养有那个,人走不开,怎么也不肯来,当然,我们也不一定会回去。
那天在街头遇到一位来城里办事的乡亲,和母亲同一个村民小组,我想离中秋节也只有3天了,于是就花了200多块钱,买了5斤高档月饼请他带给母亲。中秋节这天,弟弟打来电话,没想到他也说母亲要他买月饼回去,同时还告诉我,他已托人带了5斤回去。
放下电话,我彻底地糊涂了,像丈二和尚,一点头脑都摸不着。母亲要那么多月饼干什么呢?这一反常的举动如一个谜团一直扯动着我的神经,令我寝食不安。我越想越觉得古怪,慢慢地还感到有些可怕。一个星期后,我请了假,专程回去看母亲。
刚到村口,村民们一边和我打招呼,还一边不停地夸我买的月饼真好吃,说他们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月饼,我真有良心真有孝心。开始我不知怎么回事,后来才明白,中秋节的那天晚上,母亲没有盼到我们回来,伴着皎洁的明月,把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叫到家里,拿出月饼、花生、柚子来招待,大家围坐在圆圆的饭桌前,先后20多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月饼被一扫而尽才散场。
我的眼睛潮湿了,视线模糊了,两腿像灌满了铅,迈进家门的力气没有了,面见母亲的勇气也没有了。母亲,我明白了,您叫我们买月饼是借口是醉翁之意,目的是要我们回来过中秋节,这可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啊!母亲,我也清楚,您请人来家里吃月饼并不是本意,而是要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孤寂和空虚,虽然这是短暂的,但您的心灵却得到了片刻的安慰、片刻的忘却。这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无奈、多么的凄凉啊!我自责我内疚我惭愧,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中秋的月是圆圆的,中秋的饼是圆圆的,但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的中秋节永远都是残缺的!
邱朝平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