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红梅 年龄:45岁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都是幸福的。
我的娘住在我家,因为我没有兄弟,母亲养老只得靠我;婆母娘住在乡下,自己独居,由哥嫂照顾。最近几年,两个娘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太好,行动不方便,吃喝拉撒睡都得有人照顾。每天早晨起床,我的第一件事是快速跑到娘的房间,收拾换洗的衣服和床单,搀扶着娘上厕所,然后是洗脸梳头。等这些活儿干完了,我再快速地做饭,收拾给娘和儿子吃。我也匆匆地扒拉几口,抄起背包,不等饭咽下去,骑上自行车就奔单位而去。娘也总是说,上班的路上别急,小心点。
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娘总是说,你天天照顾我,可别怠慢了你的婆婆,她一个人过,也挺不容易的。于是,每到节假日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总是骑上自行车,奔走在两个娘之间。我也曾叫我的婆婆到我家住下,可婆婆总是说,两个娘还不把你累坏了,我还是自己住吧,不麻烦你啦。听了婆婆的话,心里怪难受的。
大年三十的早晨,在鞭炮的炸响中,我看了看年迈的娘白头发又明显地多了,行动也迟缓了,我正在犹豫今年的春节该怎么过的问题。娘又开始唠叨了,她说,早晨,做点现成的你婆婆喜欢吃的菜,带回家中午就可以吃,不必带生菜了。大冷的天,回家陪你娘说说话吧。我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你怎么办?娘说,我还是老习惯,一个人过年,我也习惯。把电视调到春节晚会,就行了,放心回去吧!看了看年迈的娘,实在不忍心让她一个人过年,可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陪她。两个娘,陪自己的娘又冷落了婆母娘,也不应该啊!于是,我们决定兵分两路,第一路丈夫和儿子先回家,把做好的饭菜大包小包地带回去。陪着娘说说话。我呢,稍晚一些,把娘中午的饭菜热好,让娘提前吃午饭,然后把一些熟食品放在桌子上,我才骑上自行车在公路上飞奔。近中午,路上已经很少有行人,车辆也不多了。到了村口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窗户已飘出年的味道,很香,嗅一嗅,让人回味无穷。鞭炮在空中此起彼伏地响着,被喜庆的气氛撑破了肚皮的爆竹碎屑,落满了大街,年真的来到了身边。
推开贴着红对联的大门,看见娘正把脸贴在窗玻璃上,鼻子也快挤扁了。看见我回来了,娘笑了,那脸就像是盛开的菊花。娘忙说,二媳妇,快进屋暖和暖和吧!我说,娘,不冷,我身上正出汗呢。娘又笑了,那脸上又像是开了一朵大菊花。娘又说,你们都回来了,你妈中午怎么办呢?她一个人过年该寂寞了。唉,人老了,真是给小人添麻烦。我把情况和婆母娘说了,她才稍稍放心了。吃饭的时候,婆母娘又开始唠叨开来,张家长,李家短,说个不停。一家三代人凑在一起,那时婆母娘最开心的时候,也是她最自豪的时候。吃了午饭,娘又催促我们三个媳妇赶快包饺子,并且反复叮嘱多包一点。包好了饺子,天还不是太黑,娘就催促我说,赶快吃饭。吃完了饭你赶快带上些饺子回家,你妈还没有吃上饺子呢!母亲就是母亲,什么事都替小人想好了,有娘真是幸福啊!晚上回到家,我拿出还热乎的饺子,娘说,你婆母娘身体还好吗?我说,还行。娘也笑了,脸上也像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娘笑了,我也笑了,不知是为什么。我说,你趁热吃饺子吧。娘就有滋有味地吃起过年的饺子,是啊,过年的饺子味道浓阿!
一连三天,我行走在两个娘之间,用脚步丈量着年的长度,用饭碗盛满年的味道。亲情和友情在欢声笑语中弥散着,乡村的年,在红对联和红灯笼的映照下,更加地温馨。
回家过年,是幸福的;而我守着两个母亲过年,也是幸福的。
过年,是一首绵长回味的诗,是一本厚重多彩的书。一个"年"字盘点着人生四季,在心中累积着往事和畅想,存留下多少温馨,多少眷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