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学院着力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
发布时间: 2010-07-28 17:0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孝感学院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从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立足地方孝文化资源优势,研究孝传统,开展孝教育,建设孝学科,弘扬孝文化,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提升软实力。该校孝文化研究与建设工作起步于1998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院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再添举措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07年10月31日启动了"孝感学院孝文化建设工程",深入系统推进孝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以研究为抓手推进孝文化学科建设。学院在"湖北孝文化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孝感学院孝文化研究中心",安排四名老师专职负责研究中心的工作。自2003年始,《孝感学院学报》创办"孝文化研究"专栏,该专栏2006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特色栏目。1998年以来,学院先后编辑出版了《孝感文化研究》、《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和《孝文化研究》四部共140万字的"孝感孝文化系列文集",目前正着手编纂《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艺作品新作》、《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书籍,计划于2008年一一2009年出版。同时,以研究为基础推动建立孝文化学科体系,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孝文化研究专家任"孝感学院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选送一批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教师到有关高校做访问学者,培养学科带头人。
二是以孝文化为养料丰富学校思想教育。学院一直把"人文关怀、孝亲敬老"当作必修课程, 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提出孝文化进书本、进思想、进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经常到幼儿园、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开展志愿服务。每年新生进校时,在报到现场就可以使用免费电话向家中的父母道一声平安,在随后的入学教育中,孝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学院坚持在学生中开展"青春与感恩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念亲恩,畅梦想"书信感恩活动,组织"孝行天下"绘画作品大赛等。学校还通过为校园景点命名征名,、营造孝文化氛围,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孝的魅力,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学院决定进一步整合学生德育实践资源,深入开展以"诚信"、"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教育及公益活动,聘请孝亲敬老模范做校外辅导员,建立固定的"孝文化实践基地"。
三是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增强孝文化辐射力。学院于2005年重阳节承办了"孝感动苍穹"一一中国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大型演唱会,2007年重阳节又承办了"中国·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研讨会"、孝文化诗词歌赋作品展,2005年、2007年连续承办两届"孝感市十大孝亲敬老模范"颁奖活动。尤其是开展孝文化国际研讨,吸引了来自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内地的专家学者,"以孝招商"、"以德引资",给"孝文化"安上"经济的翅膀"等孝德文化的经济学解读登上国际讲坛,不仅扩大了孝文化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孝文化的辐射力。
孝感学院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创新孝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孝德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007年,学院43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每人主动捐出3000元,帮助身边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城建学院土木系一位同学身患淋巴癌,并鉴定了遗体捐赠协议,学生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在学校自发地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为他募集医疗费,帮助他战胜疾病,重新回到学校;孝德教育坚定了大学生立志成才的信念。2007届2216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40人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的6。31%。2007年学院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在第五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组)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在湖北省2007届毕业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57篇。学院2007届共2865名本专科毕业生,截至2007年12月底,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45%;孝德教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2000届毕业毕业生徐金菊,在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不到七年的时间中,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7年初,教育系肖红卫同学荣誉当选"感动洪湖2006年度人物"。同时,组织孝文化国际研讨,拓展了学院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韩国、新力口坡、马来西亚、越南以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对学院的孝德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并接受聘书成为学院的客座教授。
目前,孝感学院对本校孝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作出了系统规划,建立在学校领导下,以孝文化研究中心。孝文化研究基地为依托,以文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研究人员为主体,其他相关人员适度参与(配备适量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体系。其工作目标是打造孝文化教育品牌并成为学院办学特色之一,构建孝文化研究学科体系,推进学科专业与硕士点建设工作,服务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战略,在全国孝文化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继续办好孝文化研究专栏的同时,建立孝文化研究资料(包括音频资料)室,建设中华孝文化网。发挥研究中心功能,积极组织申报孝文化专项课题研究项目。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时事三)
关键词: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