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农村新报)(记者安生永、通讯员王仑)“可别小瞧这地膜,它可以补充低温季节光照不足。”10月26日一大早,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胡学关在他的橘园里一边铺着反光膜,一边和记者聊开了。
“你看,这地上种的草也不是普通的草,它叫‘白喜草’,可以改善果园生态,调节温度和湿度。”胡学关告诉记者。
胡学关所在的王家桥村是湖北省科协、省财政厅批准认定的“脐橙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科普示范基地。秭归县特产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吴述勇介绍,王家桥村的脐橙无公害栽培技术概括起来就是“四挂一铺”,即田间挂杀虫灯、行间挂黄版纸、树上挂扑食螨、树内挂诱虫瓶和铺反光膜,通过专家的定期辅导和示范户的带头,橘农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
搭乘科普助农快车,王家桥的脐橙声名远播,橘农的收益也大大提高。王家桥产出的脐橙平均价格比本县其他产地高出40%以,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在全乡也是最高的。
王家桥村并没有“一花独放”。2008至2009年,县政府在示范基地连续召开了柑橘品改及无公害栽培技术现场会,推进全县柑橘品改和精品果园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无公害、标准化优质脐橙示范园3万亩,实施柑橘品改2.5万亩。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