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助农典型

更多

宣恩:“贡水白柚”科普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 2010-01-19 12:09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宣恩县“贡水白柚”科普示范基地

  项目名称:宣恩县“贡水白柚”科普示范基地

  申请单位:宣恩县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类别:绿色果树标准化栽培技术

  实施地点:宣恩县李家河乡青龙嘴村

  申报时间:2008年9月1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青龙嘴村现有村民小组11个,428户1797人,其中劳动力897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950亩,果园面积3000亩,山林面积1430亩。主导产业:柑桔、白柚等果品业。该村是宣恩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村级基础条件好,209国道横穿其境,生态能源、农村安全饮水等建设方面走在全乡乃至全县之前列,农业生产条件、村民生活环境较好。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480元,其中果业收入305万元,人均1700元。该村是县科协确定的科普示范村,村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并设有专人分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经常开展科技宣传、培训、推广活动,80%以上农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9%,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宣恩县属社会经济落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山区县,目前仍有近3万人未能脱贫。根据宣恩县的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县”和“烟、茶、畜、果、药、菜” 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拥有贡水白柚基地6万亩,计划到“十一五”期末达到10万亩。目前的难点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贡水白柚处理技术。在青龙嘴村示范推广绿色食品贡水白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贡水白柚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并对全县9个乡镇6万亩贡水白柚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预期效果:

  项目实施后,可生产无公害绿色贡水白柚5200吨,年产值1040万元,年利润780万元,该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4000元,增幅高出非项目区农民2倍以上;新建、改造1000亩贡水白柚,年减少水土流失量0.54万吨,增加蓄水量30万立方米,有效保持了水土,美化了环境,净化空气。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合作制

  项目辐射地区:60个村 9个乡(镇) 1个县(市、区) 1省

  聘请省级专家:0(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0(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实施有利条件

  一是价格优势。宣恩县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全县现有农业劳动力18.5万人,劳动力充足,成本低廉,仅相当于美国1/35,韩国、日本的1/25,相当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的1/3左右,水果种植及加工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加之水果价格比东部、中部地区低,我县生产的水果具有产品成本相对低,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二是品种资源优势。我县生产的贡水白柚具有外形美观、内质良好的优点,都荣获过国家级、省级评比大奖,在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贡水白柚较耐贮运,低温冷藏保鲜可达3~5个月,经冷藏保鲜后可“反季节”销售,有效延长了市场供应期;三是生态优势。宣恩县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46%,远离大中城市及工矿企业,水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顺应当前人们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消费理念;四是标准化生产优势。我省已制定了《无公害食品贡水白柚》及《无公害食品贡水白柚生产技术规程》两个省级地方标准,我县已被列入贡水白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标准全程实行无公害化控制。

  项目科普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宣恩县属社会经济落后、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山区县,目前仍有近3万人未能脱贫。根据宣恩县的地理、气候等诸多条件,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科教兴县”和“烟、茶、畜、果、药、菜” 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拥有贡水白柚基地6万亩,计划到“十一五”期末达到10万亩。目前的难点是无公害、绿色食品贡水白柚处理技术。在青龙嘴村示范推广绿色食品贡水白柚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贡水白柚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并对全县9个乡镇6万亩贡水白柚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预期目标、效果和产业链

  ⒈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后,丰产年份全村可生产无公害、绿色贡水白柚5200吨,年总产值1040万元,年利润780万元,投资利润率48.6%。

  ⒉示范作用效益。通过该项目实施,可为全县6万亩白柚生产起到一很好的示范作用。

  ⒊社会效益。实施该项目可带动农资、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发展,项目受益后,与非项目区比较,该村农民年均纯收入增加4000元,增幅高出非项目区农民2倍以上。

  ⒋生态效益。新建、改造1000亩贡水白柚示范基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年减少酉水流域水土流失量0.54万吨,增加蓄水量30万立方米,有效的保持了水土,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使山更绿、水更青。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10 30 30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3 15 15

  科普宣传栏可展示面积(平方米): 3 10 10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换次数(次): 1 2 3

  科普宣传员(人): 2 5 13

  科普图书(种): 20 30 50

  科普图书(册): 50 100 300

  电脑(台): 0 1 2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10 万元,其中:

  1、科普示范和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3万元。

  2、现代科普专用设备购置需2万元。

  3、用于各类培训、展览、研究、引进新技术需3万元。

  4、开展各种科技服务活动需2万元。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5 万元

  自有经费: 5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0 万元

  其 他: 5 万元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龚雪)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